第21章 新拐杖与旧怨
三个月。?5/2.m+i¨a*n?h?u^a+t^a+n_g·.\c¨o-m/
黑石镇的街巷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狠狠捋过一遍。曾经盘踞在犄角旮旯、散发着馊腐气与绝望眼神的污衣乞丐们,踪迹变得……有序起来。
年轻力壮、眼神里带着点狠劲的,腰间或手臂缠着块染了色的破布条子,三五成群地在几条特定的、不那么光鲜的街巷里巡弋。
他们眼神警惕,驱赶着零星的、不守规矩的野乞丐,动作麻利地清理掉墙角的污物,甚至偶尔会“热心”地帮某个被小贼摸走了钱袋的倒霉蛋吼两嗓子
——当然,事后那倒霉蛋得“识相”地给巡街的“污衣卫”兄弟递上几枚铜板当“辛苦费”。秩序,带来了另一种形式的盘剥,却也带来了表面上的“清净”。
那些老弱病残,则被集中在城隍庙后街、破败的观音堂附近,像被摆出来的破烂物件。断腿的、瞎眼的、浑身溃烂流脓的,在指定位置铺开破席烂碗。
旁边偶尔会有一个同样挂着破布条、但眼神精明的“管事”,低声呵斥着他们摆出更“凄惨”的姿态,或是教他们几句更“打动人心”的哀告词。
他们的存在本身,成了一种被精心管理的“景观”,一种博取富户太太小姐们偶尔施舍的“资源”。少了许多漫无目的的哭嚎和纠缠,多了几分麻木的“专业”。
至于那些会点小把式的,更是被集中“培训”。耍猴的、翻跟头的、唱莲花落的,各自划分了表演区域,按“规矩”上缴每日所得的大头。
街面上少了些无谓的喧嚣,多了点……被驯化后的娱乐噪音。
变化是显著的。县衙的衙役们惊奇地发现,街面巡逻的差事似乎轻松了不少。
往日堵在衙门口哭天抢地的没了,偷鸡摸狗的小案似乎也少了许多。虽然空气中那股底层特有的酸腐气并未散去,但至少,那些碍眼的“污垢”被收拢、归置,藏在了更“合适”的地方。·微^趣!晓/说* ?庚.芯?嶵_筷,
县太爷的眉头,也因此舒展了几分。他不在乎洪彪用了什么手段,他只在乎结果。街面太平了,这就是政绩。
当洪彪在王幽的点拨下,主动将“污衣卫”管理下收上来的“份例钱”,美其名曰“乐捐”和“义丐济贫款”,每月初准时送到县衙后堂时,县太爷脸上的笑容就更真切了。
“洪香主,有心了。”一次非正式的宴席上,县太爷捻着胡须,对着作陪的王幽微微颔首,
话却是对着主位的洪彪说的,“如今这黑石镇,街面清朗,民生安泰,洪香主功不可没啊。这‘丐帮’,果然比某些只盯着码头的,更懂得为朝廷分忧,体恤民情。”
洪彪被捧得红光满面,光头在灯下油亮,几杯酒下肚,更是豪气干云:“都是县尊大人领导有方!我老洪是个粗人,就知道替大人把那些碍眼的东西收拾利索!
往后大人有什么吩咐,只管开口!我洪彪和丐帮,就是大人手里最趁手的拐杖!”他拍着胸脯,唾沫星子差点溅到桌上的菜肴。
王幽坐在下首,脸色依旧苍白,眼底的阴翳在暖黄的灯光下反而显得更深。他面前只放着一杯清茶,指节在桌下无意识地轻轻摩挲着,缓解着那丝挥之不去的滞涩隐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