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退后让贫道来 作品

第30章 彼之蜜糖,我之砒霜

王双喜大姐夫是个能人,粮库的一个小干部,同时也兼任质检员。

粮库质检员在这个年代可是妥妥的实权派,牛到不行。

无论哪个大队交公粮都要经他的手,他说谁的粮食不合格,谁的粮食就不合格。

都不用怎么使绊子,只要随便找个借口打回去两次,就能把人折腾到崩溃了。

借口很好找,都是现成的——

粮食太湿了,水分大就不能往库里存放,回去晒干了再来。

粮食不干净,沙土太多,回去收拾干净了再来吧。

粮食等级不够,要扣重量。

粮食发霉了,不收。

折腾几次,保证再牛的大队支书也得挠头。

此外还有发放救济粮的权利也在粮库,谁和我不对付,我就给哪个大队发糜子、高粱,给别人发黄澄澄的小米。

反正权利在他们粮库手里,只要数量对了,发什么还不是粮库说了算?

粮库更有普通人家想都想不到好处,比如粮库年年都有一定的损耗量,有老鼠霍霍的,也有粮库底部那些沙土比粮食还多的不干净的粮食。

特别是那些掺了沙土的粮食,收拾一下也是可以吃的,这种一般都是粮库职工自己内部消化了,便宜买去自己吃。

谁家若是有关系,能够买到这些低价粮食,那还真不愁吃不饱饭,也难怪双喜两口子看不上队里那点儿工分。

路平安认了认门,都没进人家家里,和双喜约定好三天后过来汇合,识相的背上东西走了。

路平安并没有走远,把东西收进空间后就潜伏在乡公社附近,一边啃着硬得仿佛石头蛋似的窝头,一边安静的等待天黑。

……………………………………………………

乡公社革委会在上级政治处领导的指导下成功组织了斗争大会,此时正在乡公社食堂开庆功会。

几个干部陪同着县里过来的年轻干部推杯换盏,桌上满是杯盘碗碟。

也不知道啥时候开始,这边流行起了八大碗、八大盘的招待规格,这在陕北这地界儿可以说是相当奢侈了。

桌子上鸡肉、猪肉、羊肉,应有尽有,甚至还有一条鱼。酒是西凤,烟是带过滤嘴的好烟,充分展示了乡公社对于领导的重视。

那个女干部,就是狠狠收拾过路平安的那位,此时尽显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气,拉着县里那个干部连连敬酒,没有二两肉的腮帮子一片酡红,显然是没少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