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垦荒点

"别说,还真有政策,只不过那活儿也不轻松,就怕你受不了。"

"有啥受不了的?再怎么的也比饿肚子强吧?"

"保证吃得饱,三五不时还能沾点荤腥,就是苦。"

"啥活儿啊?"

"回来前我去公社请假,听说我们那边要建新的垦荒点儿。

垦荒点儿你知道是干啥的吗?就是到山里、河边儿、水泡子边儿上屯田垦荒。

那活儿特别累,一开始连个房子都没有,啥都要自己建。

不过好在上面支持头一年的粮食、种子和一部分生产工具,还有一些补助什么的。

这个条件还是比较吸引人的,我插队的那个屯子,家里兄弟多的几户人家都已经报名了。"

"苦一点儿我不怕,就怕饿肚子。

大伟,你是不知道啊,这大半年,我正经吃饱肚子的时候都没几天。

要不是家里给了点儿支援,唉……饿死都有可能。"

"你们没发知青补贴粮?"

"公社说要先紧着五保户和军烈属的口粮,知青的先欠着,等粮食没那么紧张的时候再发。

这种事就是去县里告也没用,上面知道了也只是批评一下,总不能让那些确实更加困难的人饿死吧?

支书家吃的也不比社员好到哪去,都在苦挨,过的一天算一天。

唉~~靠天吃饭的地界儿,你就是再努力也没用,老天爷不下雨,辛苦全白费。"

"我干爹就是老陕北,正儿八经从小在窑洞里长大的,后来从部队上转业去了北大荒。

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他们家祖祖辈辈都傻透了。

明明老家都已经很难养活人了,还抱着故土难离的老思想,犟着头守着窑洞和一亩三分坡上的旱田不肯离开。

等他从老家出来,才知道不仅是陕北的荞麦、糜子和小米养人,人家川省的稻米、豫省的麦子、东北的苞米,哪个差了?京津、沪市、羊城,不比老家繁华得多?

我干爹告诉我,男子汉大丈夫,不能老想家,得多出去走走,长长见识。

要不然,还以为自己家的一亩三分地比紫禁城还阔气呢。"

"大伟,你干爹是个文化人吧?他这番话,真是太有哲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