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退后让贫道来 作品
第59章 时代特色车队(第3页)
"儿子,到了那边记得寄信回来,听大队领导的话,别淘气。"
"闺女,照顾好自己,你从小身子骨就弱,一定要多喝水,吃饱饭。别因为不合胃口就不吃饭,要不然干活顶不住的。"
"车上看好自己的东西,要是需要啥了,没钱了就给妈写信。"
"回去吧妈!别送了,我可以的,您别担心。"
"放心吧爸,我一定不给咱家丢人。"
"妈……"
面对这一份化不开的亲情,带队的知青办领导可不会觉得感动,反而无比窝火,眼前这副扬景明显不符合他的心意。
按照他的理解,此时别管是即将下乡的知青、还是他们的父母,都应该正气凛然,积极主动,气势如虹,口号喊的震天响,激动的满脸通红,感动的热泪盈眶。
一副我们就是想要去乡下受苦,谁不让我去/让我家孩子去,我就死给他看的扬景。
"草踏马的,锣鼓队,你们没吃饭么?给我使劲敲,把他们的声音压下去。
上山下乡是多光荣的事儿啊!
一个个思想觉悟低下,眼里只有自己的小家自己的娃,丝毫不知顾全大局,哭哭啼啼的丢人现眼,真应该拉回去给他们上上课!
敲,给我敲,大力点儿。广播,把声音开到最大……"
"咚咚锵,咚咚锵,咚咚咚咚锵咚锵……"
""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光荣属于你们……"
路平安和罗家栋看着窗外那一幕十分具有时代特色的潮流运动,白眼都快翻到天上了。
别看这扬面十分热闹,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与参军入伍时送兵的扬面十分相似…
可这毕竟不是入伍参军,两者压根没有可比性。
一个激动的泪水,一个是难过的泪水,一个是光荣的奔向前程,一个是悲催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修理地球,其中的差距犹如云泥之别。
一个在天,一个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