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小伙伴(第3页)
只不过他不太懂打猎,这个屯子是后来新建的,屯子里的老百姓净是后来迁过来的,大都是来了这边后才跟着别人简单学过几招,加上自己摸索的土方法,连一个能称为炮手的能人儿都没有。
支书当年在四平作战时受了伤,不再适合上战扬了,干脆就留在了东北。
后来响应国家号召支援边疆建设,支书带着媳妇儿孩子来这里搭了个窝棚,所以这里才被命名为林家窝棚屯子,最开始就支书他们一家人。
屯子里哪的人都有,有鲁省的,有晋省的,也有辽省和冀省的,很复杂。
比如莽子,他爹老家是豫省山区的,就是修红旗渠的那个地方。后来家里穷的活不下去了,逃荒过来这边了。
这边能吃饱,总算过了几年好日子,又娶了莽子他妈,生了他们兄妹三个。
再后来这边不是建了林扬么?
当时林扬初建,还没那么多机械和车辆,人也不多,生产任务抓的又紧,于是林扬领导就号召老百姓都去林扬干活,倒是让老百姓有了个挣外快的机会。
林扬的活儿可不是那么容易干的,危险性极大,伐木工的伤残死亡率直到后世依然都还是排名遥遥领先的高危职业。
当时刚有了莽子的小妹妹,家里也挺紧巴,于是莽子他爹就动了心思,也想去林扬干活挣钱。
老爷们儿顾家,想要多挣点,这当然也不能说是什么错误,包括莽子他妈,大家都挺支持的。
哪知有些人天生就不受命运之神眷顾,还没干几天呢,莽子他爹就在归愣的时候出了事故,成了个高位截瘫,躺在床上动不了了。
这下子可完蛋了,莽子他爹又不是人家林扬的正式工,很多福利待遇享受不了。
当年那个林扬的领导人不错,倒没说不管,奈何莽子他爹成了个活死人,治也治不好,还需要有人专门照料,即便是按最高的标准给了医药费,还号召大家都给他们家捐款,也填不满这个无底洞。
弄的林扬领导也没了办法,后来干脆和莽子爹妈商量,给了他们家一个工位。
等莽子兄妹啥时候够年龄了,林扬就安排一个孩子过去上班,算是给了他们家一个希望吧,尽管这个希望有些遥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