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美日安保条约(第2页)
他对着喉部的麦克风,用平静不带一丝感情的日语说道。
在他旁边的观察手,正捧着一个军用平板电脑。
屏幕上,是由高空中的美军“全球鹰”无人侦察机和日本自身的侦察卫星,
实时传输下来的高清晰度的战场热成像与电磁信号图。
整个涩谷地区,在屏幕上被划分成了一个个精确的网格。
每一个活动的卡萨尔战士,都被标记成一个明亮的、不断移动的红色热源。
它们的位置、移动方向、甚至根据其热量特征判断出的个体实力,都一目了然。-三·叶,屋_ -罪?欣`璋¨結/埂¢鑫?哙.
“下一个目标,坐标g7-3,敌方‘符文祭司’,正在对建筑物进行无差别破坏。
‘鹰眼’,你有射击窗口吗?”
“没有,目标在建筑后侧,存在遮挡。” 狙击手通过瞄准镜观察了一下,冷静地回答。
“收到。”
观察手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在平板上切换了一个通讯频道,用流利带着军事术语的英语说道:
“‘游牧者’呼叫‘蝰蛇’小队,请求对坐标g7-3高价值目标进行外科手术式打击。
目标为敌方能量单位,重复,外科手术式打击。”
“‘蝰蛇’收到。‘小牛’(指Agm-65空对地导弹)己在路上,预计三十秒后送达。”
一个同样冷静的美式英语,从频道里传来。
这就是,东京的战场。
它没有纽约那种毁天灭地般的饱和式轰炸,也没有伦敦那种阿帕奇盘旋的暴力美学。
这里的战斗,更像是一
场…无声高效、由信息主导的——猎杀。
美日安保条约,在这一刻,不再是一纸文件,
而是化作了一个高度整合、无缝衔接、恐怖的战争机器。
美军,提供了无与伦比的“眼睛”和“大脑”—
—覆盖全球的卫星网络、不知疲倦的高空无人机、以及强大的电子战与指挥控制系统。
它们负责“发现”和“分析”。
而日本自卫队,则化作了最锋利、最精准的“手术刀”。
他们是土生土长的猎人,熟悉这片名为“东京”的、由钢铁和水泥构成的丛林里的每一条小径,每一个角落。
他们负责“执行”。
当狙击手因为一个微不足道的射击死角而无法动手时,
远在数千米高空的、由美国空军飞行员驾驶的f-2战斗机(日本基于f-16研制),
便会接到指令,送上一发恰到好处、能精准清除障碍的空对地导弹。
这种配合,流畅得如同一个人的左右手,默契得让任何敌人都为之胆寒。
那些陷入了信息单向透明的卡萨尔战士,彻底沦为了这场猎杀游戏中的…猎物。
它们刚刚集结起一个小队,准备强攻一栋大楼,
还没等靠近,一枚由自卫队“01式轻型反坦克导弹(LmAt)”发射、具备红外成像引导能力的导弹,
便会从某个意想不到的窗户里飞出,将它们连同队长一起,炸上天。
它们试图分散开来,利用巷战的复杂性来躲避。
但它们不知道,在“全球鹰”那双不知疲倦的眼睛下,
它们的每一个动作,都清晰地呈现在jsdf地面部队的战术平板上,只会让它们被分割得更彻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