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强相互作用力材料(第3页)
超算解码: 我们将数百万次实验的数据,与“神引之泪”内部符文结构在受激时产生的、飞秒级别的能量辉光模式,输入“全球大脑”进行关联性分析。这是一次穷举式、对“神之代码”的暴力破解。
成果: 经过数周不间断的计算,我们成功分离出了42组、共计679563个基础符文构成的、具备完整g-field生成效应的三维符文序列。我们初步拥有了那段创世的“代码”。
第二阶段:“模仿”与“打印”——构建符文催化基底
此阶段的目标是将这段“代码”从概念变成可以作用于物质的实体。
挑战: g-field符文序列是三维的、动态的,其精度要求在原子级别,传统的雕刻或蚀刻技术完全无效,因此我们采用了最顶尖的材料科学与制造技术。
基底材料: 选用地球上最致密、最稳定的元素之一——锇。
通过分子束外延技术,我们制造出一块绝对纯净、原子以完美晶格结构排列的“锇晶圆”。
这块晶圆,就是我们将要“书写”神之代码的“纸”。
量子打印技术: 结合量子点沉积和飞秒激光蚀刻技术,我们将那679563个基础符文构成的三维结构,以原子的形式,一层一层地,打印和渗透进锇晶圆的晶格内部。
这并非简单的表面镀膜,而是将符文结构与物质基底在原子层面进行“缝合”。
第三阶段:“激活”与“相变”——创造“水滴”
这是最后,也是最危险的一步。
我们将“激活”符文,引导物质进行终极的相变。
将“打印”好符文的锇晶圆,置于月球背面的“幽灵”基地核心的、接近绝对零度(0.01k)且接近绝对真空的“寂静之井”中。
然后用一台由符文处理单元精确控制的同步辐射光源,向锇晶圆发射一束持续皮秒,携带了特定能量信息的x射线激光。这束光,就是启动g-field的“点火器”。
成功点火后,晶圆内部的符文序列被激活,瞬间在整个材料内部生成了均匀、稳定的“胶子扩展场(g-field)”,
在g-field的作用下,锇原子核之间的强相互作用力力程被宏观化。原子核之间的“斥力墙(库仑势垒)”和“距离墙”同时消失。
数以亿亿亿计的质子和中子,不再属于各自的原子,它们在无处不在的强力作用下,向材料的几何中心坍缩、挤压,最终形成一个整体,无分彼此巨大的“超流体核子汤”。
随着原子核的消失,束缚于核外的电子失去了吸引中心,它们要么被巨大的能量辐射抛离,要么被挤压入质子,发生逆贝塔衰变,形成更多的中子。
当相变最终完成后,原来的锇晶圆己经消失。
取而代之的,是一滴没有了原子间隙,只有一个连续的核力表面、密度接近原子核、硬度由强相互作用力定义,表面核对光滑的强相互作用力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