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过程(加更1/1)(第3页)

他径首走到了大厅中央的全息投影操作台前,那双曾被汤普森评价为比星空更难读懂的眼眸,此刻正死死地盯着控制光幕。

他的手指在光幕上飞速划动,没有丝毫的迟疑与混乱。

那些复杂的指令和数据流,在他的指尖下如同温顺的溪流,精确地流淌。

很快,一段全新的数据流被他从庞大的数据库深处调取出来,以最高权限,覆盖了主屏幕上那片令人不寒而栗、象征着“熵流”的黑暗。

那不是宏观的星图,也不是抽象的理论模型。

那是一段最原始、最枯燥,却也最真实的数据。

是“水滴”在冲向熵流核心时,其内部伏羲C002子单元记录下、最后三十秒的完整运行日志和传感器读数。

一行行,一列列,闪烁着微光的数据,像垂死者最后的心电图,充满了悲壮的意味。

“不,我们还没有输。”

林默的声音不大,甚至有些嘶哑,但在这极致的寂静中,却像一柄无比精准的手术刀,

一瞬间就切开了笼罩在指挥中心内那浓厚得如同实质的绝望迷雾。

他缓缓转过身,目光第一次离开了屏幕,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

从汤普森将军,到天体物理学的泰斗阿尔布雷希特,再到信息论的权威罗毅。

那双深邃的眼眸中,己经熄灭的火焰被重新点燃,那不是希望的烈火,

而是一种更深沉、更冰冷、属于顶级科学家在发现真理时的、那种近乎于偏执的理性之火。

“我们都陷入了一个思维误区。”

他抬起手,指向主屏幕上那条正在以断崖式姿态急剧下降的、代表着水滴“g-field”完整度的曲线图,

“我们看到了结果——水滴,我们最完美的造物被熵流彻底抹除。

于是我们的大脑基于这个毁灭性的结果,下意识地逆推出一个结论:这是一种瞬时的、绝对的、无法被抵抗的湮灭。但我们所有人都忽略了,或者说被恐惧蒙蔽了双眼,从而忽略了最重要的东西——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