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扮演神明(第2页)

所有人都看到,那颗星球上那厚重的黄色毒雾,如同被阳光驱散的晨雾般,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稀薄、透明。最终露出了星球地表那早己被遗忘、蔚蓝色的海洋和褐色的陆地。

这个过程,在模拟中只用了不到一分钟。而在现实中,周博士给出的时间是:“五个标准地球年。”

“第二个功能,是水循环重建。”

画面一转,来到了一颗地表干旱、如同红色沙漠,但两极却拥有着巨大白色冰盖的星球。

这是无数个在恒星宜居带边缘、差一点就能成为生命摇篮的星球的共同写照。¨暁^税*宅. /已¢发′布?醉~欣/璋.洁~

“生命,离不开水。一个稳定、覆盖全球的水循环系统,是一切生态恢复的基础。”

“世界塑造者”卫星,再次展现了它那神明般的力量。它调整轨道,飞临到星球的极地上空。

其底部的微波发射阵列,开始向着那片广袤无垠的冰盖,发射出一道道经过精确计算的、低功率的微波。

“我们并非暴力地用高温去融化冰川。”周博士解释道,“而是利用水分子的共振频率,以最高效的方式,将能量首接传递给冰层最底部的、与地壳接触的部分。

这会形成一个巨大的、由融水构成的润滑层,让整块冰盖在自身的重力下,缓慢地向着赤道方向滑动。

同时,表层的冰会因为能量的传导而被蒸发,形成足够的水蒸气。”

画面上,巨大的冰川,如同活过来的白色

巨兽,开始以极其缓慢、却又不可阻挡的姿态,向着温暖的低纬度地区进军。

而大量的水蒸气,则升入高空,形成了第一片白色的云朵。

“然后,是播种。”

卫星的另一侧,发射出了数百枚小型、如同炮弹般的“云种”。

“这些云种,内部装载着经过特殊处理的、可以作为凝结核的尘埃颗粒,以及经过基因改造的、能够在高空中生存的嗜冷微生物孢子。

它们会在指定的大陆板块上空引爆,从而在那些我们希望出现降雨的地方,形成第一场甘霖。”

模拟画面中,一场跨越了整个大陆连绵不绝的雨,开始落下。

干涸的河床,被重新注满了生命之水。

龟裂的大地,开始变得湿润。

“当第一条河流,重新汇入干涸的海洋时,这颗星球的心脏便会重新开始跳动。”

“而最后一个,也是最关键的功能,是生态修复。”

一颗颗如同导弹般的、通体翠绿色的物体,如同神明播撒的种子,从卫星上被精准投向了那些刚刚被雨水滋润过的广袤褐色土地。

“这些,是我们称之为生态炸弹的修复工具。”周博士的语气,第一次,带上了一丝难以察觉、属于创造者的激情,“每一个,都装载着一个完整的、经过精心设计的先驱生态系统。”

他调出了“生态炸弹”的内部结构图。

那并非简单的、装满了苔藓和地衣的容器。

而是一个拥有着独立能源、可以自我展开的微型生态培育基地。

“当它接触到地面后,它会像一朵花般展开,将内部数以亿万计经过基因改造的特种苔藓、地衣和固氮菌,均匀地播撒到周围的土地上。

同时,它内部的微型反应堆,会为这个初生的生态系统提供为期三个月的能量和水分,首到它们能够独立进行光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