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0章 金陵的发展(下)
“要给底层士兵足够通畅的上升路线,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挖掘出愿意做事的人。无论如何贪腐都是无法完全避免的,所以要建立严格的监督体系。
兵团的制度决定了大部分人都能参与监督,但又没有决策权,这是优点也是缺点。人人监督意味一件事每个人都会在自己的角度看到不满的地方。
切记众口难调,极有可能会出现少部分人强烈反对某条政策而形成阻力。做事让民众看到好结果就行,至于过程中采取了怎样的手段,是没有必要让每个人都知道的。”
陈守义顿了顿,继续说道:“灾后的经济体系已经完全改变,不要过度依赖以往的经验,我们在早期就犯过类似的错误,你一定要时刻搞清问题的根本。
短期来看我们缺的是粮食,但长期来看真正的问题是能源,各国都是依赖现有的化石燃料库存、核能及部分可再生能源在维持运转,人口太多能源太少,能源的枯竭只不过是时间问题,现在的战争也都是在围绕能源展开争夺。
最优的方案当然是通过技术革新来改变现状,比如加速核能跟地热开发,冰下甲烷开采等等,国内有很多研究所一直在这些上方向努力,但物理规则并不是我们能改变,有些事短期内做不到就是做不到。
社会结构的重组也很有必要,把人口向地热活跃区或核电站周边迁移,实行能源配给制,优先保障食物生产和安全问题。但是这需要很大的疆域才有足够的选择,我们手上只有很小一部分区域有这个条件,而开发建设的过程需要的时间太长、资源也太多,目前来看兵团不太可能实现。
即使是集合整个大夏的力量,想要保证所有人的生活供应也是天方夜谭,内部不足就只能外求,所以我们选择发动火种计划。我无意自我粉饰,这项计划本质上就是掠夺和换种,充满了血腥杀戮,我想救他们,我没得选。”
说到这里,陈守义的神情有些萧瑟。
“扯远了,我们继续谈眼下的问题。”他调整了一下情绪,重新开口,“这两年来我总结了一个最重要的经验,那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做事一定要放开手脚,为谋长远必先短视,欲全大局必先拾小利。”
林枫抱着胳膊沉吟两秒:“既然图的是长久之计,为什么又说要短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