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5章 长安布道 百姓归心
马超指尖轻叩着书案,目光落在墙上悬挂的西凉舆图上:"依先生所言,张鲁竟连汉中故土都可轻弃?即便本王挥师取他城池,他也未必会全力抵抗?"
李儒捻着胡须微微一笑:"大王只需允诺天师道在西凉辖地的传教之权,张鲁便不会执念于汉中太守的虚名。但是他是否会拼尽全力,那就在两可之间。"他顿了顿,指尖轻点在舆图汉中郡的朱砂标记上,"唯有将张鲁的两个女儿都迎娶入府,让天师道的传承与凉王霸业深度绑定,他才会毫无保留地动用教中符兵为您造势。"
董白轻轻蹙眉,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玉佩:"姑丈这番话听着神乎其神,这天师道当真有如此翻云覆雨的力量?"
贾诩替李儒回答:"董姑娘莫要小觑了教义的力量。以大王的武略,开疆拓土本是易事,难就难在如何收服治下百姓的心。如今中原诸侯连年混战,百姓今日归附这家,明日又投降那姓,究其根本是心中缺乏信仰寄托。"他端起茶盏轻抿一口,继续说道,"但若大王在攻占新地后,借天师道传播教义给百姓以'太平盛世'的盼头,日后即便有敌军来犯,治下百姓也能万众一心共御外敌;哪怕一时失地,只要民心未散,待我军再度收复时,百姓自会箪食壶浆相迎。"
董白静静听完这番话,只觉后颈泛起一丝凉意——原以为只是桩普通的政治联姻,却不想背后竟牵扯着如此宏大的权谋布局,这盘棋的精妙程度远超她此前的想象。
李儒望着马超指尖无意识摩挲的玄铁镇纸,竹冠下的老眼眯成缝。
"大王可还满意老臣的盘算?"老狐狸拱手时,竹冠上的玉簪擦过屏风上的麒麟纹,惊得檐下铁马叮咚作响。
马超点头,他暗自松了一口气,便想告退。忽然感觉衣襟被拉扯,他眼角余光瞥见董白拽住自己衣袖的手。
"满意?"董白忽然冷笑,玄色镶金裙裾扫过李儒的竹冠,"你可知为了扩建王府,我让工曹改了多少版图纸?"她指着窗外四进院新搭的凉棚,红绸嫁妆在暮色里晃成一片碎光,"如今又添两个妹妹,难道要让符宝睡在游廊下喂蚊子?"
李儒抚掌大笑,震得梁上悬挂的铜灯爆出灯花。"这有何难!"他忽然指向窗外宫城方向,未央宫的鸱吻在残阳下映出冷光,"现成的皇宫龙庭空着,大王何不直接搬进去?"
马超捏着镇纸的指节骤然泛白,"先生糊涂了!"他望着墙上悬挂的天下舆图,"本王如今只称凉王,若占了皇宫......"
"不过是座空壳罢了!"贾诩忽然插话,锦袍袖口的云纹擦过砚台里的浓墨,"大王自称凉王时,天下谁不知已是僭越?"马超面色一变。
贾诩不等马超说话,抢着说道:“如果说先帝活着大汉尚有五成气运,如今,在许都登基的新帝,不过是世家把持下的傀儡,又有几分气运保留,更何况,传国玉玺早已丢失,哪有什么气运可讲?”
马超面色古怪,传国玉玺是丢了,但是他知道在哪,之前可是在孙策手中。是他不敢轻易说出,若是让这些老狐狸知道,又不该要有多大的底气鼓噪着他称帝。
董白的指尖在李儒袖上顿了顿,忽然想起白日里灞桥百姓望着绍车的眼神。那些艳羡目光背后,原是李儒用美人计铺就的登极之路——当符宝的嫁妆里抬进天师道秘箓时,未央宫的鸱吻便成了顺理成章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