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风扶摇九万里 作品

第885章 长安布道 百姓归心(第2页)

"可天下悠悠之口......"马超的声音忽然低哑,目光落在舆图上长安宫城的标记处。那里被李儒用朱砂圈成个醒目的圆。

"百姓只看实惠!"李儒猛地将手拍在舆图中央,朱砂笔迹恰好穿过未央宫的正殿,"当年董公焚烧洛阳时,百姓可曾为汉室流过一滴泪?所哭的不过是流离失所罢了"老狐狸的指甲刮过舆图上的渭水,发出刺耳声响,"即使大王占据皇宫,只要能护得百姓安居乐业,再有天师道为大王造势。"

"——谁还管这龙椅坐的是刘姓还是马姓?"贾诩接话时,鎏金腰带扣在烛火下闪了闪。他指向窗外宫城角楼的轮廓,"至于那虚名......"

董白忽然松开拽着李儒的手,玄色披帛扫过案几上的青铜樽。忽然轻笑出声:"姑丈早备好了算计吧?"

马超望着图纸上蜿蜒的朱砂线条,不由得心中暗自惊叹,这李儒真是把步步都算了进去,一心继承董公的遗志,推翻这腐朽的大汉。而此刻李儒竹冠下的笑意里,分明藏着更狠的盘算:与其做个名不正言不顺的凉王,不如直接住进这空壳龙庭,让天师道的符水替他洗白僭越的罪名。

马超指尖划过未央宫图纸上的鸱吻纹样,忽然将狼毫笔搁在"太极殿"标记处:"就依先生之计占了宫城,"他抬眼望向窗外,皇宫的亭台楼阁,在此也能看到,"但对外仍称'凉王府'。"

李儒闻言心中暗喜,竹冠下的老眼眯成缝。"既然如此,那老臣告退。"

李儒赶紧给贾诩使眼色,二人便躬身告退。已经退出房外,却在廊间转身处,被董白揪住了胡须。

"姑丈想溜?"董白的手攥着他的山羊须,玄色裙裾扫得廊柱铜铃叮咚乱响,"平白添了两个妹妹,当我好搪塞?"

老狐狸哎哟一声弯下腰,竹冠险些撞落廊下灯笼。"疼疼疼!"他感觉胡须根根发颤,瞥见董白鬓边因用力而晃动的珍珠钗,"傻丫头!"

"还敢骂我?"董白手上加力,李儒疼得都跟随着力道弯了腰。

李儒疼得龇牙咧嘴,却凑到她耳边压低声音:"你以为我费劲巴拉的是图什么,姑丈替你揽下这摊子事,费尽心机为大王谋划,"他眼角余光扫向书房方向,马超正用朱砂笔圈改宫城图纸,"我这边越尽心尽力,日后大王登极,你这皇后位才更稳当!"

董白指尖猛地一松,珍珠钗险些掉在青砖上。"皇后位?"她望着李儒被揪得乱颤的胡须,忽然有些不好意思,"你早就算计好了?"

"自然!"李儒揉着发疼的下巴,竹冠下的老脸挤出谄媚笑意,"为什么我费尽心机要大王对大汉朝廷不再留有妄想?为什么我要费尽心机将太平道绑上西凉战车?为什么我要鼓动大王来占据皇宫?就是要让他逐鹿中原,问鼎天下,完成董公未完成的事业,让你这丫头到时候能够母仪天下,如此,我才算对得起董公对我的知遇之恩!”

董白忽然噗嗤笑出声,"好啦好啦,是我错怪你了,算你还有些良心,依然想着爷爷。"她甩了甩衣袖,略带不好意思的关心道:"姑丈弄疼了吧?这也怪你,你早些说嘛!"

李儒说道:“小姑奶奶,你气消了吧?气消了我就告退了。”董白这才收起假惺惺的关心,满意的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