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字惊鸿 作品

第 44 章 拉拢(第3页)

天他也会体会到那些臣子的无奈。

始皇开始反思自己了。

反思完他觉得,

太子政说的没毛病。阿苏是个有分寸的好孩子,

他只是稍微欺负一下李斯而已,

不会把人欺负坏的。

于是始皇也没管,

随他去了。

时间一晃,到了秦王扶苏九年。

这一年,太子政十八岁了。

九年过去,六国之间依然流传着“秦王被相邦架空”的洗脑包,并且大家越来越对此深信不疑。

这里头当然少不了父子三人的推波助澜。

因为大家都觉得秦王没实权,所以秦国这些年不怎么东出发动大型战争,大家都觉得非常合理。

有人觉得是秦正没有遗传历代秦王的好战天性,有人觉得是秦正只爱玩弄权术。但不管如何,反正秦国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小日子了,也不碍着谁。

反倒是楚国很不安分。

以前是秦国太跳,大家合纵攻秦。现在是楚国太跳,大家合纵破楚。

楚国偶尔会在攻打中原之余,来打一打秦国。可惜每每都无功而返,秦国哪怕不主动发动战争,你打他的时候你也讨不到好。

将军们表示:本来就没仗可打了,你送上门来,那肯定不能放过啊!

王上不肯发兵,他们就没法赚军功。好不容易遇到个立功的机会,大家都很珍惜。

于是秦国把上门挑衅的打了回去,顺手抢楚国两座城。混在合纵的队伍里,一点都不起眼。

最近赵国甚至都来游说秦国正式加入合纵的联盟,去给楚国一点颜色看看了。

始皇和扶苏:……

赵王的使者侃侃而谈:

“我们大王预备要令老将庞煖作为合纵的纵长,届时一定能大胜而归。”

庞煖八十多了,仍旧老当益壮。

反而是廉颇,几年前赵悼襄王继位,他彻底失了宠。当时赵王突然下令,让廉颇把所有军权都转交给乐乘,廉颇因此大怒。

接着他和乐乘闹了一场,自己投奔魏国去了。之后秦国贿赂郭开,让赵王彻底放弃任用廉颇,如今廉颇已经郁郁而终。

同样是老将,境遇完全不同,令人唏嘘。

太子政摇了摇头:

“廉颇一心只有赵国,阿苏派人尝试去拉拢他,可他宁愿投奔魏国也不愿投奔我大秦。”

扶苏颇有自知之明:

“毕竟他会有现在的下场,明显是我大秦在背后挑拨离间。他若是肯来大秦,那才奇怪呢。”

太子政问道:

“在你们那个世界,庞煖合纵对付的是我大秦吧?”

扶苏点了点头。

始皇为他梳理道:

“庄襄王继位之后,先是信陵君合纵攻秦,威震七国。而后庄襄王使反间计令信陵君被魏王厌弃,自此郁郁而终。”

“朕继位后不久,春申君又合纵攻秦。但此次合纵失利,春申君与楚王因此生出了嫌隙。此事本应发生在去年。”

“今明两年,则是庞煖合纵攻秦。起初战事顺

遂,攻到了咸阳附近,已经进入关中了。不过秦军以逸待劳,依然成功破了他们的攻势。”

扶苏补充:

“再之后便是即将灭韩之时,赵燕楚魏四国试图合纵。然阿父派遣姚贾出使四国,最终姚贾说服四国俱都不出兵,联盟土崩瓦解。”

自此后,再无合纵。

因为庞煖也被称为战国时代最后的合纵家。

太子政若有所思:

“如此,赵国这一次合纵攻楚,或许能力挫楚国。”

扶苏赞同这个观点:

“楚国哪有我大秦难打?楚赵在六国中实力最强,它们互相消耗,再好不过。”

阿父当初灭赵和灭楚时十分费劲,这回应该可以轻松不少了。

正说着,又有一名使者前来。

这次来的是楚国的使者:

“大王莫要信了赵人的鬼话,那赵人想一举灭我楚国。秦楚交好多年,互为姻亲,难道秦王您不想想唇亡齿寒的道理吗?”

楚国使者义愤填膺,斥责赵国简直就是狼子野心。

以前都是他们跟其他国家说“大秦狼子野心,大王您要想想唇亡齿寒的道理啊”。

这还是头一次,轮到他们大秦成为那个被劝说的一方。

扶苏觉得这个场景有些滑稽。

奈何他身为秦王,不能这个时候笑出声来。他只好轻轻推了推太子,让太子去吸引使者的注意力,自己偷偷笑了一下。

太子政很有义气地掩护了阿苏:

“楚使不必着急,我秦国自然不会偏帮赵人。”

秦赵世仇了解一下?

楚国使者觉得这下稳了,他又想起这位太子后院中有不少楚女。虽然秦王本人没和楚国联姻,但太子联姻了,那他们就是自己人。

于是楚国使者神色缓和了许多:

“还是秦王和太子深明大义!”

接着,使者试探着询问秦国会不会出兵协助楚国抵挡合纵的联盟。这次太子政选择打太极,不给出确切的答复,推脱说要看王上的意思。

扶苏当然是表示:

“大秦多年不兴兵戈,军队疲敝,实在是没什么战斗力。即便打起来,只怕也无法取胜,还是不参与你们的攻伐了。”

楚国使者:别啊!我们楚国不嫌弃你不能打!

而且这些年别国打你们的时候,你们反击得不是很厉害吗?现在说军队不能打,傻子都不信好不好!

楚国使者到底是没能说服秦王扶苏,只能无功而返。

楚王有些失望:

“罢了,只要秦国答应不加入合纵的队伍,对楚国来说就是好事。”

剩下的国家里头,齐国也不爱打仗,那家的军队是真的没什么战斗力。韩国弹丸小国,没必要放在眼里。燕国六十万打不过赵国八万,水货一个。

算来算去,也就赵国和魏国能打一点。楚王觉得没有秦国搅局的话,他还不至于抵挡不了赵魏的联军。

关外合纵打得热火朝天,关内——

太子政小心翼

翼地伸出手指()?(),

轻轻触碰了一下小婴儿软嫩嫩的脸颊。

小宝宝好像感受到了阿父的疼爱()?(),

睁开了眼睛。然后他伸手握住那根手指2[(.)]2?2。?。?2()?(),

发出了咿咿呀呀的婴语。

太子政心都要化了:

“我的阿苏终于出生了。”

扶苏趴在阿父肩膀上()?(),

探头探脑:

“我小时候真可爱,难怪从小阿父就最疼我。”

始皇担忧自己亲近小宝宝,身边的大宝宝要吃醋。所以克制住了自己靠近的冲动,只伸手轻轻拍了拍爱子探出来的脑袋。

扶苏伸出手,趁其不备突然捏了一下小孩的胖拳头。

太子政一惊:

“你轻点,他骨头还很软呢。”

小宝宝倒是没被吓着,还好奇地看向扶苏的方向。

扶苏轻哼一声:

“太子有了别的阿苏,就开始凶我了。”

太子政:……

太子政想起自己以前让阿苏夹在他和仲父之间端水的过往,心道果然来了,终于也轮到他开始端水了。

“他年纪小,所以我才多照顾他些。”

然而这个解释并不能安抚幼稚的成年扶苏。

扶苏对始皇假哭:

“阿父果然有了幼子,就不疼我了。多子女的家庭都是这样的,年纪大的就得让着年纪小的。”

太子政被噎住了:

“阿苏,你怎么连自己的醋都吃?”

扶苏假哭的时候还不忘回一句:

“跟你学的,你不是也吃阿父的醋?”

好的,父子俩谁也别说谁。

始皇泰然自若地看着他俩你来我往地闹腾,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反正火烧不到他身上,他可以安心看戏。

太子政第一次当父亲,对养小孩十分上心,一天要过来看孩子好几趟。后来干脆让人把孩子抱来章台宫了,美其名曰让小扶苏早点接触朝政,可以尽快开智。

于是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小宝宝就成为三人处理朝政之余,用来玩的工具人。

扶苏不时溜达过去,捏捏他的胖手臂。

然后感慨一句:

“他怎么胖成这样了?喝奶居然能养这么胖的吗?”

始皇就会给出回应:

“远不如你小时候胖。”

扶苏就不乐意了:

“阿父明明说过您当初忙着布局扳倒王叔成蟜和嫪毐等人,每日只能抽出一会儿来看我,肯定早不记得我小时候多胖了。”

太子政便问:

“成蟜?嫪毐?那是谁?”

扶苏这才想起这些事。还有赵姬,好多年不见了,也不知道赵姬如何了。

他于是给太子政分享了一下赵姬他们的骚操作,末了让人去打听赵姬的下落。

过了些日子,消息传回来。

说是赵姬早在之前公子异人成功归国的消息传来之后没多久,就改嫁了。

大约赵姬是猜到了那个公子异人不是她的丈夫异人,而真正的异人既然一直没出现,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