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字惊鸿 作品

第 69 章 郭奉孝

曹操知道这个时候不能跟扶苏陈述自己选择屠城的利益考量,因为那样只会适得其反。

想让扶苏消气,只有诚恳认错才行。

但他再怎么诚恳,也不是因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才诚恳的。他是为了挽回自己的谋臣,顺便做戏给秦正和其他谋臣看。

在场的都是聪明人,哪里能看不明白他的意图呢?

在主公没有踩到自己的底线时,这样的处理方式他们不会觉得惺惺作态,反而可能会认为主公放得下身段,值得追随。

可惜,这次的事情实在叫扶苏不满。

所以扶苏似笑非笑地看了曹操一眼,也没说原谅,也没说不原谅。

扶苏只道:

“曹州牧胸有乾坤,很多事情自有决断,想来是用不着我们父子的劝诫了。”

曹操听得压力极大:

“梓桑何出此言?操已经知错了!”

而后用眼神示意荀彧等人帮忙劝一劝,他依稀记得扶苏和荀彧家的小崽子玩得挺好的,想来和文若关系应当也不错。

荀彧无奈地摇了摇头。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

赵俨也眼观鼻鼻观心,假装什么信号都没接收到。

他忍不住回忆起之前自己劝曹操的时候,曹操说过的话。当时曹操信誓旦旦,认定梓桑心软,很容易就能哄回来。

结果呢?

结果现在还不是要找文若帮忙说情?

可惜,赵俨并不觉得文若能说动梓桑。他们君郎主意极大,除了主公谁也别想说动他,求他不如去求主公。

但——

曹操还真去求助始皇了:

“还请先生替操美言几句。”

说罢连连作揖,摆足了礼贤下士、知错就改的姿态。

始皇定定地看了他一眼。

这家伙能这么给他家阿苏面子,并不是因为舍不得扶苏这个谋臣。曹操说到底还是冲着他这个当爹的来的,想着通过善待儿子交好亲爹。

所以,曹操实则并不觉得惹怒了秦梓桑是什么大事,只要秦先生不生气就行了。

被始皇这么看了一眼,曹操有一种自己的小算计都被看透了的感觉。背后冒出了不少冷汗,正想说点什么补救一二。

却听始皇开口对儿子说:

“梓桑,来,随为父出去走走。”

接着起身,摆出要和儿子去园子里散心聊天的架势。曹操以为始皇这就是要帮他当说客了,稍稍松了口气。

赵俨则悄悄和陈群等人交换了一个视线。

果然,他们主公还是舍不得宝贝儿子受委屈。既不想帮忙当说客,但为大局计又不能现在就不给曹操面子,便就这么将事情糊弄过去。

郭嘉将全场的反应尽收眼底,不由微微挑眉。

有意思,曹孟德居然当真没发现自己快被偷家了。文若好像察觉到了异常,然而文若太忙,每日要思虑的事情也太多,根本没有功夫去抽丝剥茧。

郭嘉眼珠子一转:

“文若,你我好友许久不见,晚间我们叫上志才,共饮一杯如何?”

戏志才跟随曹操出征,回来的路上终于受不住颠簸病倒了。

好在曹操也不着急赶回来,他们就放慢了行军速度。抵达昌邑时,戏志才的病才痊愈。

不过戏志才今日还是没什么精神,就没有过来集合。晚间的宴饮叫上他倒是没什么影响,反正盯着不许他喝酒就行。

郭嘉认为,自己和好友们喝酒,志才只能看着,一定非常有意思。

荀彧看透了他的险恶用心,拒绝了:

“志才病才刚好,你不许故意拿美酒去引诱他。”

之后荀彧就叫上几位好友一起去处理公务了,也没管闲溜达的郭嘉。一直忙到了深夜才各自回到宅邸中,又是一天过去了。

因为忙碌,难免将曹操和扶苏间的那点小矛盾抛之脑后。

左右明公已经承诺日后绝不轻易做出侵犯黎庶之事,想到做到,秦氏父子也不会再有意见。

如今天下掌控一方的诸侯,又比曹操好到哪里去呢?

幽州的公孙瓒会放任手下将士抢劫治下的村庄,冀州的袁绍也没好到哪里去。豫州的袁术更离谱,横征暴敛、使得江淮地区残破不堪。

天下乌鸦一般黑,相比之下曹操肯认错、承诺不再犯都算好的。

荀彧将目前雄踞一方的天下豪杰都扒拉了一遍,认为其中暂且没出现爱民如子的州牧和刺史。秦氏只能矮子里拔高个,应当不会立刻弃曹操而去。

至于日后,他最近太忙没空思索对策,等他腾出手来再慢慢思量。

曹操大军刚回昌邑,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处理。不仅荀彧很忙,曹操自己也很忙。

那天请秦先生帮忙美言两句后,他试探了一番发现秦梓桑对自己的态度恢复如初,彻底放下了心来,安心地去折腾公务了。

始皇刻意减少自己的工作量,让曹操和荀彧都忙得脚不沾地。清闲下来就把儿子捉来陪自己下下棋,钓钓鱼。

有一群谋臣帮忙打掩护,加班二人组完全没发现府衙里有两个能干的人闲着。

不,应该说是三个。

郭嘉游手好闲地溜达过来:

“梓桑,你怎么又没钓到鱼?”

父子俩并排坐,一个鱼桶快满了,还都是大鱼。另一个桶里干干净净,小鱼苗都看不见一个。

扶苏早就习惯了:

“阿父把我的鱼抢走了。”

身边有个运气逆天的人,还指望鱼会来自己这边咬钩吗?

始皇听着他小孩子一样幼稚的话,但笑不语。将新钓上的鱼放扶苏的桶里,替儿子撑撑面子。

扶苏就不是来认真钓鱼的。

他过来打发一下时间,困了就往阿父身上一靠。这会儿日头正好,非常适合晒太阳睡觉。

然而郭嘉跑来凑热闹了,扶苏就不好拿阿父当靠垫了。只能端正做好,把钓竿往他手里一塞,请奉孝表演。

郭嘉立刻烫手一样把钓竿还了回去。

他才不会在主公身边自取其辱呢,谁跟主公一起钓鱼都钓不上来。

扶苏伸手逗着桶里的鱼:

“奉孝如此清闲,若是被文若知道了,定要抓去干活的。”

郭嘉振振有词:

“所以嘉跑来此地与梓桑一同偷懒,这样便不会被文若抓到了。”

同僚好友不一定肯帮他郭奉孝打掩护,但绝对会尽心尽力帮主公和君郎打掩护。那么他只要跟在两人身边,就不用担心上班摸鱼的事情露馅了。

已经入冬,冬天正适合躲懒。

郭嘉假咳两声,做出一副自己身体不好需要修养的模样,理直气壮地留了下来。

始皇多看了他一眼:

“奉孝日后还是少喝些酒吧。”

他听郭嘉这咳嗽声不太对。

虽是假咳,但因爱子前世体弱多病,始皇见识了二十多年病弱之人的情况。什么样的咳嗽声是健康人的咳嗽,什么样的咳嗽声可能携带什么病症,其实他都略知一二。

郭嘉此人酗酒严重,每日饭前饭后必要狂饮,便是病重时也离不得酒。不仅如此,这家伙还风流成性、懒散贪睡,生活习惯极其不健康。

始皇是养生惯了的,看他这样就觉得他这是在往猝死的路上狂奔。

虽说自家爱子日常也懒散贪睡,可扶苏在他的强压下,每日都有坚持习武强身。且扶苏不喜酒气也不爱女色,总体来说比郭嘉健康多了。

既然两人合得来——

始皇便叮嘱儿子:

“你闲着也是闲着,不如盯着奉孝戒酒好了。再让涉隙压着他习武,想来奉孝很快就能健壮起来。”

郭奉孝:???

郭奉孝超大声地拒绝:

“不行!酒是嘉的命啊!”

扶苏充耳不闻,欣然应下了阿父安排给自己的任务。

“父亲放心,一定盯紧他。”

扶苏行动很快,当即就让涉间叫上一堆亲卫跟他来。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郭嘉府里内内外外都搜了一个遍。

郭嘉珍藏的美酒就这么一坛不剩,全部被搬去了府衙。说是要请荀彧陈群他们帮忙盯着,不让郭嘉多喝,每日只给一点点。

曹操听到动静出来一看,见几十坛美酒被送入衙中,大吃一惊。

他连忙拉住涉间:

“这是发生了什么事?”

涉间简明扼要地将事情说了。

曹操赞同地点头:

“还是先生考虑得周到,文若也同我提过此事,奉孝确实要好好养生了,免得和志才一般病弱。”

涉间便问他:

“那要把戏先生的酒也搬走吗?”

曹操:……也不是不行。

郭嘉哭丧着脸跟在亲兵身后,试图找机会抢救回一坛美酒。但是跟着跑来跑去好几趟,愣是一点空子都没钻到。

不仅如此,没一会儿戏志才也到了。

戏志才一把扯住郭嘉的衣袖:

“你给我过来!”

郭嘉眼巴巴地看着酒坛子,被扯去一边的时候,脑袋还一直追随他的美酒,根本没意识到发生了什么。

等看不见了,才终于回神:

“志才你怎么来了?”

戏志才气死了都:

“你和秦御他们说了什么?他们没收你的好酒也就算了,怎么连我也没放过?”

郭嘉大惊失色:

“什么!梓桑这也太赶尽杀绝了!把我的没收也就算了,连你也不放过!”

他还打着偷偷去志才家中借酒喝的主意呢,毕竟文若长文他们是肯定不会借的。还会打小报告告诉梓桑,只有志才会帮他。

一对难兄难弟很快过上了每日只有三樽酒的日常。

郭嘉特意让人为他淘换了一个巨大的樽回来,看着特别像是祭祀用的那种。然后拿到负责分酒的赵俨面前,等着赵俨给他开后门。

赵俨:……

赵俨铁面无私地没收了这个一看就规格超标的酒樽,拿出一个巴掌大的小酒樽,给他倒了一杯。

郭嘉失望地看着赵俨:

“伯然,你就一点都不顾念好友情谊吗?”

赵俨嘴角一抽:

“我要是当真不顾念你,我现在就去找君郎告状了。”

郭嘉立刻闭上嘴。

可惜扶苏到底还是知道了这件事,因为戏志才气愤于郭奉孝连累自己,非要找个机会报复回来不可。

扶苏笑吟吟地去郭宅登门拜访,替郭嘉将他家中的仆从都叮嘱了一番。之后再没人敢帮郭嘉阳奉阴违了,郭嘉偷偷给他们塞钱让他们出去买酒,都没人答应。

郭嘉:这日子没法过了!

然而比起克扣酒水,对懒散的郭奉孝来说更可怕的还是习武强身。涉间这家伙执行起来一板一眼,根本不给郭嘉任何偷懒的机会。

一个冬天过去,某人的脸上肉眼可见地多了不少血色。看得曹操十分眼热,但又不好强迫戏志才也跟去一起训练。

所以曹操只能明示暗示,希望志才能为自己的身体考虑一下,主动报名。

戏志才:我拒绝!

这天荀彧约了郭嘉一起用膳,席上问起郭嘉怎么任由涉将军折腾他的事情。

荀彧总觉得里头有问题:

“我倒是不曾料到你与梓桑关系会如此之好,被他强压着习武也不生气。”

他们这些人再是好友,日常里也顶多规劝一二。好有不肯听从,便无可奈何了。

世家子之间的交往一向如此,奉行着君子之交,不会随意插手别人的生活。像这样跟后世死党那般直接登门把人从被窝里拖起来,压着锻炼身体,根本不可能。

因而比起认为梓桑和奉孝关系亲近,荀彧觉得里头更像是另有隐情。

郭嘉心道自己哪里敢生气。

主公平日里看着高冷出尘的,其实曹孟德不在的时候威慑力极强。反正郭嘉是不敢在他眼皮子底下公然反抗的,当然只有乖乖听话的份。

但这话不能往外说,只好拿别的话搪塞文若了。

郭嘉于是吹嘘起自己和秦梓桑到底有多一见如故,反正咬死了他俩就是关系好,所以他才任由梓桑管着自己。

哪知荀彧的表情越听越古怪。

荀彧欲言又止:

“奉孝,你,唉,这个……”

郭嘉:?

郭嘉不明所以:

“文若有话不妨直说。”

荀彧摇了摇头,心道这种话题怎么好直说?

还是只能委婉暗示:

“你与梓桑还是收敛些吧,也不知秦御是什么态度。我见他对儿子十分在意,梓桑仿佛不曾娶妻,许是还未到加冠的年岁。他年纪小,你——”

接下出口了。

郭嘉后知后觉地听明白了荀彧的未尽之意。

古代南风盛行,尤其是从老刘家的皇帝除却个别之外,剩下的几乎个个都有男宠开始,这种龙阳之好在贵族间就彻底不算什么大事了。

但有一个前提,是男子彼此都已成家,有了血脉传承。要是没成婚的这么玩,开明点的家长或许不会管,不开明的直接就会被棒打鸳鸯。

而其中,未加冠,也就是未成年的男子折腾这种事情,最容易遭到长辈的反对。生怕孩子为此闹得不肯娶妻纳妾,以后没了香火传承。

因为郭嘉一通嘴上没把门的胡扯,荀彧顺利产生了误解。以为奉孝和梓桑可能私底下有那样的关系,所以梓桑才会无所顾忌地去管束奉孝。

郭嘉听得汗毛都竖起来了:

“文若切莫胡言!”

这话要是被主公听到了,爱子如命的老父亲能揭他一层皮。

郭嘉赶紧出言打消荀彧的误解,然后灰溜溜逃跑了。

他得回去和梓桑好好说说,让对方帮忙劝一劝主公。免得日后主公听到什么风言风语,信以为真,把他郭奉孝给收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