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字惊鸿 作品

第 73 章 吓唬

东汉时期,三公九卿制度的三公不再是汉初的丞相、御使大夫和太尉,而是司徒、司空和太尉。()?()

其中,司空是由御使大夫更名的。不过两者职权略有不同,比之御使大夫更多了工程建筑的修筑职责,算是扩大了权力。

?想看无字惊鸿的《大秦地府日常》吗?请记住[]的域名[(.)]?▉?♂?♂??

()?()

反观司徒和丞相,则是司徒只掌丞相一部分的职权。有些朝代的司徒可以勉强被视为宰相之一,但在东汉肯定是不够格的。()?()

东汉时期将相权进行了划分,所以在曹操称相之前是没有丞相的。()?()

始皇为天子除去心腹大患,获封司徒,又兼任录尚书事。

所谓的“录尚书事”,是给原本有官职的人增加特权,让他可以监管尚书。初设是在汉昭帝时期,算是给权臣霍光、金日磾与上官桀的特殊优待。

那个时候叫做“领尚书事”,后来以领为录,录是总领之意,意味着权力更大了。

尚书掌管群臣奏章和文书,算是皇帝的高级秘书。汉武帝时以宦官担任,不让三公碰这些东西。

东汉起初刘秀打压相权,才给三公改成如今的模样。结果他孙子倒好,又给三公增加职权,而且从这时候起,三公基本都会加录尚书事。

削权削了个寂寞。

刘协询问过老臣们的意见之后,才按照王允的旧例给始皇封了司徒加录尚书事。他对始皇还是很有期待的,希望始皇不会和王允一样居功自傲、妄图掌控皇帝。

为了拉拢始皇,其他功臣也获封了不同的官职。

譬如秦正之子秦梓桑,获封九卿之一的太仆,管皇帝的车马和军队的马匹驯养。在东汉,这是司徒下面的属官。

司徒手下三个卿,太仆、廷尉和大鸿胪,分别管马政、刑狱和礼仪。

刘协见过秦梓桑,觉得他是一个柔软的谦谦君子,送去管刑狱肯定不合适。大鸿胪又是个权力比较低的官,不如太仆实在,所以便封了太仆。

扶苏去看过廷尉的工作量之后,认为太仆也挺好的。这个官职很适合他偷懒,而且对他来说很容易做出业绩。

扶苏直接征用了蒙英他们的汗血宝马,往负责马匹培育的小吏跟前一丢,示意他们随便折腾。

小吏们看到宝马眼睛都绿了,哪里还管顶头大长官每天只来官署点个卯其他啥事不管?

只要太仆能经常给他们弄。要不是点卯须得本人前来,他们都肯帮忙答道。

不过除却马匹选育之外,太仆还要管皇帝的车马出行。所以扶苏也不能太闲了,还得时不时去刘协跟前晃悠一下。

正好,可以借此机会给刘协洗脑。

始皇对儿子很放心。

他家太子最擅长这个,其他位面的始皇帝都差点被这小子说服,更何况一个不谙世事的小皇帝。

扶苏就借着太仆的职责时不时出入宫闱,偶尔还会带桥松一起过去。

刘协如今开始学习理政了,正是苦于学业烦闷的时候。只要能休息偷懒,哪怕是和小孩子玩他都乐意。

这一年刘协才13岁,然而忠心的

群臣对他期待值过高,给了他极大的压力。()?()

士孙瑞劝说:()?()

“老臣观秦司徒并无对陛下不敬之意,难得有忠心臣子愿意辅佐陛下亲政,陛下自该好好进学,不要辜负列祖列宗打下的基业啊!”

?无字惊鸿的作品《大秦地府日常》??,域名[(.)]???♂?♂??

()?()

不趁着现在臣子忠心好好学,等以后万一又出个特别能打的诸侯,打进长安把他们这批忠臣一锅端了。到时候皇帝又一次成为了傀儡,汉室还能好?()?()

士孙瑞期待着刘协能成长为一个优秀的帝王,哪怕再遇到董卓那等乱臣贼子,也能有抵抗之力。

总不能回回都指望外头有忠臣救驾,还得陛下自己成长起不准可以韬光养晦,暗中布局,最后一举翻盘。

刘协压力更大了。

他只是个资质平常的少年人,从小也没学过这些。就像一个十三岁才开始上学的少年,结果你跟他说“我希望你几年后就能考上清华北大”,简直强人所难。

但大家都觉得,你是皇帝,你就得做到这些。司空士孙瑞是这么说的,太尉杨彪也是这么说的。

就连始皇也告诉他:

“陛下迟早要学会这些,便是如今不学,以后也得学。”

三公都这么说,刘协也只能埋头苦学。

这就导致他特别期待扶苏来找他玩,只有扶苏不会劝他学习,还会想办法偷渡玩具给他。

刘协也知道三公是为他好,可他真的学得太苦了。担忧扶苏给他带玩具的事情败露之后会遭到三公的训斥,刘协特意叮嘱了身边的侍从不许往外说。

梓桑人美心善,他是好意的。而且每次给他带玩具,梓桑都会叮嘱他不要玩物丧志,绝对不是某些小人说的那种秦梓桑想带坏陛下。

这天扶苏入宫来:

“这几日秋色正好,陛下日日关在别宫中实在苦闷。我已经说服了太傅,允许陛下出宫走走,也免得闷坏了。”

刘协眼前一亮:

“当真?”

扶苏笑着引他出门,车马已经准备好了。随行护卫的是超级能打的吕大将军,还有沉稳持重一看就很靠谱的蒙英将军。

刘协记得吕布,当初就是吕布替他除去了董卓。可惜吕布斗不过王允,不仅被王允排挤得根本见不着皇帝的面,后来还遭到部下的背叛,导致郭李攻入了长安。

从王允到郭李,全都在说吕布坏话。各种叙说此人如何如何不服管教,怎么怎么背信弃义。

一开始刘协还会相信,但随着这几人自己不干好事,刘协就逆反了。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敌人讨厌的肯定是好人。而且吕将军还跟着秦司徒一起解救了他,这是吕将军第二次解救他了。

刘协于是对吕布观感极佳,亲切地和吕布打了声招呼:

“温侯!许久不见了!”

吕布有点意外这个小皇帝对他这么友善,难得给了个好脸色,抱拳行礼口称见过陛下。

刘协顿时确定了,吕布果然是个忠耿臣子。

这次始皇入长安后,除却扶苏被封了九卿之一

,其他人也各有斩获。()?()

吕布的官职没什么好加的,之前和王允分庭抗礼的时候就已经大权在握了。虽然后来郭李撤了他的封赏,不过现在已经恢复,要再加封也只能加些食邑户数。()?()

然而大汉如今连州郡都管不了,还给人封地呢。封再多也只是面上好听,能正经拿到封地上贡的税粮的,屈指可数。()?()

其他将军也被加封了一些军中官职,表现格外好的还增设了食邑。

?无字惊鸿的作品《大秦地府日常》??,域名[(.)]?14?♂?♂??

()?()

始皇带来的谋臣们则被填充进了各个官署之中。

正好经过董卓一党的摧残,官署十个职位里少说也空了五个。只有人不够的,没有官职不够分的。

三公便以皇帝的名义广发征召,邀请各地的大才入京任职。已经有主公的不管,主要是面向那些隐居避世的人才。

不过暂且愿意过来的人不多。

秦正刚刚平定直隶的乱象,谁也不知道太平能持续多久。

而且秦正是刚冒出来的,无论是能力还是他的人品,都得打个问号。万一这人是董卓二号,他们这个时候过去投诚岂不是羊入虎口?

暂且观望一番吧。

就连颍川士族都没动,因为颍川的世家们基本都各自有一个族人去了秦正身边。世家永远不会押宝在一人身上,所以其他子弟自然各有去处。

只要每个势力身边都有自家人就行,没必要一股脑都去一个地方。

荀氏原本是无人前来的,荀家长辈都来询问荀彧是否要派一名子弟过去了。结果没等他们商量出结果,荀家那个游离在外的荀攸已经在洛阳领了尚书令。

荀彧有些讶异:

“公达何时去的直隶?”

之前荀攸密谋刺杀董卓,和众人商议说现在杀了董卓,我等就可以效仿齐桓公、晋文公那样挟天子以令诸侯,成就一番霸业。

可惜被董卓提前识破,一群人全部下狱了。毕竟大汉有个“密谋就必定会败露”的debuff在,无人幸免。

入狱没多久,董卓就被杀了。荀攸得以释放,之后他就弃官返乡。

之后荀攸的行程十分飘忽,先是被征召升迁为任城相,没去赴任。后来又自请去当蜀郡太守,结果道路不通没去成,就一直在荆州待着。

——道路不通是因为刘焉要在巴蜀当土皇帝,让人把入蜀的路都封了。

如今听闻直隶的变故后,又收到了赵俨等人的来信。思索良久,还是选择亲自前来一看,结果来了就走不脱了。

荀攸有大志向,不是荀彧那种循规蹈矩的臣下。他野心勃勃,正适合加入造反小团体,所以赵俨极力劝说他前来。

此前颍川遭逢大难时,颍川士族纷纷选择迁居避祸。其中赵俨起初就是去的荆州,还在那里待了不少时间。

赵俨在荆州结识了和他同为颍川四大名士之一的杜袭,还有他们的同乡繁钦,三人因此结为莫逆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