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4 章 大忽悠
多了个小跟班之后,扶苏老实了几天没再闹幺蛾子。恰逢蝗虫群进入兖州的消息传来,朝中又多了一州的事务需要忙碌,扶苏便安安分分地回去给阿父帮忙了。
如今的兖州牧是荀彧,经过上回被兖州士族背刺的事情之后,荀彧已经有了防备。所以他将兖州当地压制得还算不错,士族暂时不敢给他小鞋穿。
从直隶传来的蝗虫消息抵达兖州后,荀彧对此十分重视。毕竟兖州也是产粮大州,要是不早做准备,一年的辛苦全部白费,损失可就太大了。
消息传到士族耳中时,族中有些心高气傲的年轻人还不肯听。
说什么现在就把粮食收起来会减少产量,谁知道蝗虫来不来。就算来也不一定是马上来,可以等几天再收割。
确实,直隶的消息传来时,其实蝗虫还没冒出来搞事情。始皇只是根据大旱后大概率会有蝗灾,且史书记载此次闹了大蝗,才提前预警的。
当时还是八月中旬左右,而最佳的收割时间则在八月下旬到九月上旬,还真就是多拖几天的事情。
然而这种拼运气的事,世家敢做,庶民却不敢。万一为了那点收成拖到蝗虫过境,可就什么都没有了。
所以得到消息的黎庶们立刻动了起来,几乎没什么人敢赌这个概率。
士族中那些不着调的年轻人也被长辈教训了。
为了和秦正争一口气就拿自家的粮产来赌,实在是太不稳重了。利益利益,利益才是最重要的,面子的账可以日后慢慢算。
因而兖州的粮食收得也比较早。
收粮之后足足十天蝗虫群都没来,直到十多天后蝗灾才过境。
蝗虫这东西每日能飞至少100公里,遇到顺风甚至能飞200公里。横穿直隶来到兖州境内,也不过就是三五天的功夫。
加上之前等待的十天,士族中年轻气盛的那群人顿时有话说了。
他们认为之前就该听他们的,晚几日收割,这样也来得及。不像现在,提前收了,结果蝗灾拖了十多天才来。
秦正定然是故意的!
这次族中长辈没再说什么,只道既然自家因为直隶的错误消息造成了损失,那当然要找秦正问责。
一般来说世家间出现这种情况,肯定是互相找彼此的家族商议。大家私下里谈谈,看该怎么补偿。
不过也不一定会补偿,毕竟蝗虫这种事情说不好的。人家愿意提前提醒你是人家好心,大家都是凡人又没办法确定虫群过境的具体日期。
但发难嘛,本来就是找个借口,他们只需要一个由头就好了。
于是兖州士族开始寻找秦正的家族了。
非得和秦氏的人说道说道不可,没有这样欺辱世家的道理。
大家都是世家子弟,应该互相帮助。尤其还都是兖州人,秦正怎么能一点情分都不顾?
想想对方之前杀了多少兖州士族,如今又带了多少颍川人士去小皇帝身边任职。前者也就算了,过去的事情都过去了。后者实在不能忍,秦正为什么只招揽颍川
名士?
众人一直在等着秦正派人来兖州()?(),
好声好气地邀请各家送人去直隶。
毕竟要是朝廷一发征召他们就自己过去的话?()_[(.)]???*?*??()?(),
在和秦正有旧怨的情况下()?(),
这样显得很不值钱()?(),
最好还是等秦正递个台阶来。
结果秦正好像把他们给忽略了。
兖州士族左等右等,也没等到秦正跟他们服软。
不行,这口气咽不下去!
兖州家主问下属:
“查到秦氏一族的去向了吗?”
下属摇头:
“不曾,各地战乱流离,消息太难打探了。”
家主顿时皱眉:
“迁居避祸必然是往太平的地方迁,如何就战乱流离了?且此前秦氏曾经派人护送秦正的长孙来兖州,期间途径徐州,救下了曹孟德的父亲。可见秦氏不是去了徐州,就是去了扬州。”
只有从这两个地方来兖州,才会跟曹嵩遇险的位置撞上,所以秦氏一族的去向应当很好查才对。
他们是举族搬迁又不是一两人行走,大部队迁移,动静不可能瞒过所有人。尤其世家大族迁移时,还会携带不少家资,车队必然浩浩荡荡,一看就不寻常。
下属苦着脸说:
“可当初秦氏一族从兖州撤走时,我等也没收到消息啊。”
还是秦正横空出世之后,他们才知道原来本地隐居了一个大族,而且已经离开了。谁知道是不是秦氏有什么特殊的本事,能悄无声息地出行。
或许是伪装成了商队之类的?
兖州士族怎么打探也没打探出踪迹来,偏偏从秦正到底下的部曲秦信等人,又确实是凭空冒出来的,符合隐居世家的特点。
寻常人家绝对养不出这么多饱读诗书的大才,还能保证个个能力不俗。所以他们必定出自世家,秦氏是真实存在的。
什么都查不到,就是最恐怖的事情。
士族们很快就把爪牙收了回去,意识到秦氏比他们以为的还要难搞。对方不知道藏了多少底牌,再这么查下去或许会得罪这个家族。
“那秦正——”
家主立刻让人闭嘴:
“被秦正处决的家族与我们一族也没什么姻亲往些有的没的给家族招来祸事。”
下属:……
现在不是说全兖州世家都是荣辱与共的时候了是吧?
拥有灵活底线的士族们选择了滑跪,也没再等着始皇来主动服软。不多时,各家就派了精心培养的子弟前往洛阳授官,口称要为陛下光复汉室出一份力。
虽然陛下根本没有心情去见他们。
刘协自从上次被蝗虫吓着以后,好像患上了密集恐惧症。尤其怕虫子,有时候看见烛光下飞舞的小飞虫们都会发抖。
幸而他是皇帝,身边的侍从会尽心尽责地给他点驱虫的熏香,别宫中很快就见不到什么蚊虫了。
扶苏的吓唬计划非常管用。
就是缺德了一点,十三岁的小少年
他都下得去手,可见政治生物的心有多脏。
?本作者无字惊鸿提醒您《大秦地府日常》第一时间在.?更新最新章节,记住[(.)]???.の.の?
()?()
但这还没完。()?()
扶苏很快又带来了南边益州的消息。()?()
扶苏对刘协说道:()?()
“昔年刘焉割据一方,不许旁人进入其中,独自在益州过逍遥日子。可惜他入益州时只带了三子和幼子,剩下两个有本事的儿子都留在了直隶。”
“后遭逢董卓等贼子犯上作乱,直隶生灵涂炭。便是官员也有不少遭其毒手,刘焉的长子和次子都被李傕所杀,而三子则因狂疾而死。”
刘焉就四个儿子,三个都死了。前两个是被杀的,第三个是因为精神疾病死的。
所以刘焉就剩一个懦弱多疑的幼子,而他自己今年也因为儿子死亡的事情受不了打击。再加上原本的居所发生大火,被迫将益州治所搬迁到了成都,最终背疮发作死了。
扶苏便和刘协分析,说现在是拿下益州的最佳时机。趁着益州牧刘璋是个废物,赶紧攻取下来,免得夜长梦多,益州世家重新扶持出一个厉害的州牧来。
刘协不懂这些,听得头大。
他问道:
“益州牧刘璋不曾冒犯朝廷,直接发兵攻打他是否不妥?”
扶苏便笑了:
“陛下贵为天子,要裁撤官员的职务不都是一句话的事情?刘璋若不肯乖乖交还益州牧的官印,便是他有不臣之心,自然可以随意征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