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2 章 起义(第2页)
带着那两个货色滚远点?[(.)]???♂?♂??()?(),
少来祸害中原。”
言下之意不要给他们过来的机会()?(),
这样就无需做选择了。
嬴政则道:
“哪怕这次他无法从宋人手中讨到好()?(),
回金国之后,依旧可以传国书,以人质威胁赵宋朝廷给他们进贡。”
所以得让那对父子的皇帝身份彻底没了用处,无法再对中原形成威胁。
比如,另立新君。
新皇帝只要强硬一些,就可以不给金人送东西。
但问题又回到原点,新君要得到朝廷承认,就得是赵宋血脉。可他们折腾这么久,不就是为了叫赵宋断绝统治吗?
始皇慢悠悠开口:
“也是时候该称帝了。”
让新朝廷掌控中原,这样赵宋的愚忠臣子手里没什么筹码,想给金人送好东西都拿不出来。
一提到称帝,刘彻神色就是一变。
国号这个还没商量好呢!
李世民不在,他一人势单力薄。然而对面有三个大秦之人,占尽优势。
刘彻状似不经意地提到:
“也不知系统何时会发放那十抽的奖励,届时我们就能多一些帮手了。”
这是威胁。
地府里那么多朝代的人都看着呢,等十抽过后他们就会来到阳世。大秦如果现在就仗着人数优势把国号强行定下来了,那等他们来了,秦人就是众矢之的。
扶苏眨了眨眼:
“其实,那十抽也不是非用不可。如今只有我们五人,竞争稀少,反而占便宜。”
刘彻心道如果没有你们父子两个,他肯定不想着再抽人。秦汉唐三个皇帝互相牵制也不错,确实不需要进新人了。
可秦朝优势太大,刘彻没得选。
想到这里,刘彻越发狐疑。
他明白的道理,这对父子怎么可能不明白,他们当初到底为什么任由宿主使用第二次抽卡机会?
其实原因很简单。
父子俩是半路插队的,压根不是正经卡牌。作为外来者还想扰乱系统的正常运行,系统不可能坐视不理。
要是他们强行阻拦秦将闾抽卡,说不准以后系统的奖励就不是抽卡机会,而是直接送随机卡牌了。
既然如此,不如就主动配合系统,说不定还能争取更大的自主权。
刘彻和扶苏你废话。始皇一锤定音,表示先不定国号。
他们完全可以先以起义军的名头起事,然后推举一个“首领”出来。等到收复大半国土之后,再商议国号也不迟。
这个折中方案,刘彻是可以接受的。
而扶苏又提出了另一个缺德计划:
“既然这样的话,不如把徽钦二帝的价值都榨干吧。不必阻拦金军来开封,就让他们过来,然后叫开封众人看看这对父子的嘴脸。”
数日后,金军大军兵临城下。
完颜宗翰以二帝为筹码,要挟李纲开城放他们进去。李纲左右为难,
并没有直接答应下来。
金军于是退而求其次,又要求李纲给他们搜罗金银美女等物。还说给足了数量,他们就会放二帝回朝。
朝中如今没有主和派搅局,就剩主战派被气得咬牙切齿。
一时间谁也不敢提不送东西的话,那样会被打成不忠。但又实在不甘心被金人牵着鼻子走,何况这些要求委实过分,实在难以满足。
众人紧急商议对策。
李纲问道:
“太后等人还未被接回京中,此事我等如何做主?()?()”
但凡有个地位尊贵的人在,他们都知道该听谁的。现在留下的全是臣子,真是左右为难。
他们不知道,太后什么的基本是回不来了。
即便兵马俑救下了女眷老弱,可也掩盖不了这些人同样选择了南逃的事实。只不过是他们这样的人落到金人手里下场会很惨,兵马俑才把他们抢了出来,不代表他们就是完全无辜的。
里头当然也有做不了主,只能被迫跟着南逃的人。但大部分还是自己也怕了,弃城而去。
始皇一行就没打算送他们回京。
不是要南逃吗?那就去南边待着吧。
如今人已经被遣送去了南边,不出意外会一直送去最南端的广南沿海。这里保证不会遭遇金人劫掠,特别安全,就是日子可能没那么好过。
享受了这么多年优渥的生活,压榨着民脂民膏,后半辈子当个寻常百姓也不算委屈他们了吧?
况且宋朝百姓还算富庶,比前头不少朝代好得多呢。宋人不是自得于他们经济繁荣、文娱兴盛吗,那就别抱怨当普通老百姓日子苦。
嬴政眉头微皱:
“旁人也便罢了,那些人里有皇室的男童,若被宋人寻到……?()???♂?♂??()?()”
斩草不除根,恐怕赵宋会复国。
所以当年嬴政把六国的几个亡国之君都弄死了,甚至没有留到大一统之后再杀。
扶苏的阿父却不同,留了他们一条命。
始皇受到爱子的影响,行事作风上与嬴政略有不同。
他说自己这边有这么多厉害人物,难道还怕赵宋复国吗?哪怕杀了这些人,宗室子弟那么多,想复国的随便找个赵家偏远旁支也会蹦出来,没必要对什么都不懂的幼童下手。
扶苏也轻描淡写地说:
“实在担忧,还能送去海岛上。()?()”
有些岛屿也有人定居,在海岛上与外界隔绝,想来复国的人也没本事找到人、还把人带回来了。
去哪里当平民不是当呢,海岛上日子也能过得下去。能留一条命就算不错了,何况他们也没把人弄成阶下囚。
那么多百姓一辈子都没离开过家乡,他们也一辈子离不开海岛,待遇都是一样的。
嬴政认可了这个处置方式:
“也好。()?()”
梓桑既能坐稳皇位,说明他的政见哪怕和父亲不同,也没什么大问题。这样的处事原则继续维持下去并不要紧,嬴政已经学会了不再强行把儿子掰成和自己一样的人。
秦将
闾听他们聊着聊着,话题又跑偏了,急得抓耳挠腮。
他忍不住问道:
“你们到底有什么计划?现在金人都堵在大门口讨要好处了,你们怎么还坐在这里什么都不干?”
万一李纲答应了,立刻就去开了城门怎么办?
刘彻啧了一声,觉得系统非要逼着他们辅佐这样的人实在糟心极了。卡牌真的不能取而代之,自己当这天下之主吗?
刘彻不耐烦地提醒:
“现在守城门的是平定军。”
李纲要想开门,也得平定军答应才行。
而平定军,实际上就是听从始皇号令的兵马俑。
秦将闾还真不知道这件事:
“什么时候换人的?!”
他颇为震惊,守城门这种事情不是应该让心腹去做吗,李纲怎么放心让平定军插手的?
扶苏好心为弟弟解答:
“原本守城门的是皇帝的心腹,但皇帝南逃的时候把他们带走了。这里就空缺了下服’了一下李纲。”
原本李纲应该会派自己的心腹守城,扶苏每天不厌其烦地用技能去给李纲洗脑。李纲每天心里都会冒出“其实用平定军守城也不错”的想法,时间长了他就软化了。
平定军出了名的忠君爱国,肯定是可信的。加之之前他们哪怕当逃兵都要回来保卫开封,实在让人感动。
最终,扶苏达成所愿。
顺便解锁了技能新用法。
原来这个血脉压制还可以这么用,每天给人洗脑一点点,就能慢慢把不可能变为可能。
扶苏跃跃欲试想给刘彻洗脑,看看时间长了,刘彻会不会产生“其实国号叫大秦也不错”的想法。
始皇摁住了蠢蠢欲动的儿子。
别去作死,刘彻会发现不对劲的,到时候太子怕是得挨打。
既然城门是自己人看着,秦将闾就不担心了。他想起之前没说完的话题,发现一个漏洞。
秦将闾担忧地问:
“平定军分支不是在南边的县城护卫那些权贵的亲眷吗?现在亲眷都被你们送去沿海开荒了,回头李纲问他们要人怎么办?”
嬴政无奈地看着蠢儿子:
“我们都要造反了,造反之后当然会把人送走,李纲也说不出反对的话来。”
只要不杀这些人,李纲应该就不会不识趣地和他们对着干。
秦将闾挠挠头:
“这样啊……那之前平定军不是还有一支队伍护卫着皇帝吗?后来遭遇土匪的时候带着皇帝跑了,接着遇到了金人,剩余的平定军不会都死了吧?”
想想人数还不少呢,有些心痛。
本是要收回去再重新召唤,可这个操作需要父皇在兵马俑附近,不然没办法收回。
结果父皇一直就在开封没走,岂不是没有进行收回了?
这个倒是扶苏忘了跟他说了:
“原本是准备收回的,不过计划有变,我们发现了更好的处理方式。”
劫匪把老
弱妇孺带走之后,皇帝身边剩下的就全都是会被金人掳走的男丁了。既然如此,兵马俑也没必要再假装,直接离开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