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3 章 直播
扶苏为了脱身,不得不扯了个借口出来。
他对蒙恬说道:
“陛下即将抵达,孤要抓紧时间去将那《商战论》写出来。这些事情日后再聊,不着急。”
蒙恬一听也是,等陛下,明显是浪费时间,而且他也不一定能听懂。
还是等朝中群臣抵达了再谈吧。
扶苏顺利脱身,跑回了屋内。
今日份的直播已经结束了,倒是不用继续留下看天幕。
介于扶苏之前已经光明正大地弄了糖果出时他也就没再勉强自己非要用侍者提供的竹简。
说真的,这种书写载具用起来确实不如纸张好用,何况扶苏从功德商城还能买到最好的纸。
既然纸都用最好的了,笔墨自然也不能将就。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纸好笔好墨,写作时也舒畅一些。
侍者替公子研墨:
“也不知按那造纸的法子,还要多久才能制出纸张来。”
公子书写速度极快,没多久就写完了一张。方才他小心地揭下那张纸放到一边去摊晾墨迹,只觉得这纸轻薄细腻,不由畅想起自家位面制出的纸来。
扶苏随口回道:
“那可有得等了,而且如今造出的纸恐怕十分粗糙,书写时也会晕墨严重。”
侍者遗憾地叹气。
他还以为照着那个法子制作,就能做出如公子今日所用的好纸呢。
这边扶苏在写书,那头秦政处理国事之余也不忘给儿子发一些消息。大多都是和经融相关的后世政策,给儿子做个参考。
之前在沙盒世界时,秦政日常就研究这些东西。
虽然他金融水平一般,不见得能把所有经济政策全部研究透。但他政治敏锐度高,哪怕不能彻底看懂这些玩法,也能大致猜到这么做的目的。
秦政从治国角度给出点评,扶苏则从金融角度进行分析。综合父亲的指点,写出来的东西便能更加深入。
不过扶苏得写秦隶才能叫大家看懂,而且这里的秦隶还和扶苏生前的不同,而是和扶苏前世那会儿的差不多。
一不小心就容易写错字。
到最后扶苏烦了,决定还是用秦篆写。
秦国的大篆是肯定不会存在写法不同这个问题的,只是笔画太多,写起来很费时而已。
这么写出来的作品,无论哪个时期的秦人基本都能看得懂。不然为了省事,扶苏肯定直接用简体字了。
太子殿下伏案创作,从白日写到黑夜。如此勤奋,倒叫蒙恬有些不好意思了。
天黑之后他还特意来了一趟。
蒙恬劝说道:
“殿下还是早些休息吧,点灯熬夜容易坏了眼睛。此书也不急于一时,白日再写吧!”
他不说扶苏也不会熬夜写的。
开什么玩笑让他晚上不睡觉加班加点写书?又不是写给他阿父的,他才不干这种委屈自己的事情呢。
扶苏其实正想命侍者去备水洗漱,闻言从善如流地应下,做出一副“孤没有想要偷懒的意思,都是将军劝孤,孤才停笔”的模样。
蒙恬还是太不了解太子殿下了。
他见太子依依不舍地放下毛笔,心里还感慨了一句殿下真是勤勉。想到对方助大秦千秋万代,便彻底忘了这位殿下之前到底有多不做人。
在优点的衬托下,那些小缺点也就不算什么了。
蒙恬又劝了两句殿下注意休息:
“明日千万莫要早起写书,写这些东西耗费心神,还是要好好休养。”
扶苏:蒙将军真是体贴入微!
太子殿下于是理直气壮地睡到了日上三竿,要不是第二日的天幕快要开始播放了,他还不想起床呢。
秦政猜到了儿子会借口写书使人疲乏,可能会睡过头。特意卡点提醒了一下,借消息的提示音给儿子当闹铃。
扶苏窝在床榻上懒洋洋地给阿父回信:
“已经起来了!没有赖床!”
秦政半个字都不信:
“再不起床洗漱,你就要一边洗漱一边看天幕了。你也不想让人端着水盆站在室外侍奉你洗漱的,对吧?”
扶苏:……
扶苏到底还是有那么一点形象包袱的,他不情不愿地爬了起来,迅速完成了漱口净面和束发。更换衣裳的时候,外头响起了熟悉的天幕片头曲。
侍者一时紧张起来。
扶苏安抚了一句:
“不要紧,迟一些也无妨。”
侍者飞快给他穿戴整齐:
“公子还未用膳呢!”
扶苏便说将膳食摆在庭院中,如今这天气也渐渐暖和起来,又不是寒冬腊月,在户外用膳不要紧的。
蒙恬早就过来等待公子了,被请进院内时就见殿下坐在案几前用膳。脚步一时顿住,有些进退不得。
扶苏招呼他一起坐:
“将军还未用朝食吧?来人,赐膳。”
蒙恬:……末将已经吃过了。
扶苏不管。
他一个人吃着,蒙恬在旁边围观,显得他很不着调。不如赐个膳,这样大家一起吃,就谁都不尴尬了。
蒙恬只好意思意思吃了几口。
今日的天幕依然抽取到了梓桑位面后世的相关内容。
第一次或许是巧合,第二次还抽中这个,那就绝对是有人干预了。扶苏猜测是阿父想看这个,所以今天左右了抽取结果。
俗称,搞了暗箱操作。
今日抽中的不是提前制作好的视频,而是真正的直播秀。昨天的那种所谓的天幕直播应该称之为录播,内容是提前录制好的。
之所以确定是梓桑位面的直播,是因为扶苏看见主播后方背景里出现了“大秦共和国”字样。
应该没有第二个位面存在这个国家了。
直播开头是女孩子在调整镜头。
调整完她冲镜头笑了笑:
【大家好呀,我们今天要去打卡的旅游景点是秦始皇陵博物院。先去快速过一遍兵马俑,重点是逛博物馆。】
同一时间,各界众人眼前弹出一个操作界面,可以发送弹幕。但是发弹幕有时间间隔,一刻钟才能发一次。
由于各界观看的人数众多,所以不可能谁的弹幕都被展示出来。有些人发的弹幕不合时宜的话,会被系统自动屏蔽。
合适的弹幕会随机投放到直播间,让主播看见。而各界这边,也只能看见被挑选进入了主播直播间的那些弹幕。
扶苏一看到“随机”两个字,就知道此事与他无缘。
不过没关系,他真想说什么也能让阿父帮他发。且不说阿父发的大概率能被选中,就是选不中,那不还能黑箱吗?
各界众人被新出现的弹幕模式吸引了注意力,可秦人、尤其是始皇一朝的众人,却不可能忽略主播说的重点。
——逛始皇陵?参观兵马俑???
嬴政:…………
当事人嬴政感觉他现在很不好。
当事人秦政倒是还能稳得住,而且秦政明确知道主播嘴里说的那个始皇陵其实是他的皇陵,毕竟是梓桑位面的未来投影。
蒙毅见他表情冷静,很是忧虑:
“王上?”
秦政端起茶盏抿了一口:
“逛逛丛葬坑而已,不是什么大事。”
去过现代位面的陛下当然见识过后人拿皇陵当旅游景点,他的皇陵好歹没被人开启过,只挖了点兵马俑出来,问题不大。
想想隔壁的汉武帝刘彻,据说东汉末年被董卓把地宫都打开了,尸骨拖出来曝晒,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秦政去汉末位面那次董卓都死了,错过了董卓开皇陵的盛景,后来也忘了询问。
扶苏也很冷静。
他不冷静不行啊,在沙盒世界的时候,年幼且失忆的太子殿下可是说过“清明节到了,我想去骊山陵看看”。搞得他阿父还以为儿子想把亲爹的皇陵当景点逛,细问才知道是想去祭拜始皇帝。
秦·始皇帝本人·政:朕就在你跟前,不用跑去那么远的地方祭拜。
太子殿下冷静了,蒙恬冷静不起来。
蒙恬大受震撼:
“这、这、这成何体统!”
哪怕大秦灭亡了,也没有叫人公然去陛下皇陵游玩的道理。何况他也瞧见了大秦共和国的字样,既然大秦仍在,怎么能如此不敬先祖?
扶苏安抚了将军一句:
“只是去看看兵马俑罢了,不会进入地宫的。”
也进不去,现代人怕汞中毒。
蒙恬不可置信地看向殿下:
“殿下怎么能说出这等言辞?!”
那是你亲爹的陵寝!
扶苏:那还是我的陵寝呢,我作为主人为什么不能说?
扶苏想了想,换了个说法安慰将军:
“这个应该是我那个位面的后世,你放心,不是你们陛下的陵寝,是我阿父和我的陵寝。”
蒙恬:那也不能去啊!
等等,什么叫“我阿父和我的”?
蒙恬还待细问,主播已经排队检票入场了。
主播举着手机,笑吟吟地解说:
【想必大家都知道,秦始皇陵,也就是骊山陵,是我国古代唯一一座父子双帝陵。之所以加上前缀‘父子’,是因为后来还有个夫妻双帝陵。】
【不过人家夫妻合葬很正常,父子合葬就很少见了。根据史书记载,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我们陛下担忧太子,觉得哪里都不如他的地宫安全,于是收留了爱子一起住进去。】
蒙恬闻言微微一愣。
不过想想昨日直播里父子情深的感人场面,又觉得并不叫人意外。不过陛下为何会觉得只有他的地宫安全,难道二世陛下的地宫就不安全了吗?
这个问题,也是其他秦人疑惑的。
主播:
【可能有人就要问了,那二世为什么不自己修个很安全的地宫呢?当然是因为时间不够、材料也不够啦!】
【骊山陵从陛下还在当秦王的时候就开始修建了,一直修到了陛下驾崩还没彻底完工。随后后头都是搬陪葬品和进行软装,但严格算下来确实就是没完工嘛。】
很快有人发布弹幕,但似乎并不是各界中人发的,而是主播的真正粉丝。
网友1578:「我记得秦始皇好像活了八十岁吧?那岂不是修了六七十年?」
嬴政:?
等等,秦政他活了多久?!
都是始皇帝,为什么秦政就能多活三十年???
主播毫无所觉地回答网友的问题:
【是呀,修了六七十年呢!光里头那个水银河就是个非常恐怖的规模了,刚开始还只有巴清献上的丹砂。后头几十年一直在攒水银,最后硬生生把“东海”都造出应该只有个湖的规模。】
【考古学界不敢开地宫不就是因为这个水银吗?而且现在也不提倡打扰死者安眠了,哪怕没有水银也不会开。但在这个规定出来之前,骊山陵没人动还真就是因为水银的关系。】
始皇的太阿剑:「那是现代顾虑这个,古代好像因为皇帝都认他当祖宗,所以不能乱动他的皇陵。就算是秦末大动荡的那两百多年,大家也担心骊山陵联通龙脉,怕会损伤龙脉什么的。」
网友1578:「那这么看的话,确实骊山陵比较安全,也难怪陛下觉得太子葬在别的地方都不安全了。」
话虽如此——
远在咸阳的其他公子们:父亲为何只关心大兄的陵墓是否安全???
主播去买了一份景区地图册,说是地图册,其实包含了很多景区的介绍图文。她特意翻了翻,翻到了地宫布局的复原图。
主播把那个复原图展示给镜头:
【喏,这就是骊山陵地宫的布局。最中间这个是仿雍都蕲年宫建造的,据说是陛下和太子的停灵之所,棺椁就在这里。】
【周围一圈是大秦皇宫,比如正北边是玄宸宫,东边是咸阳宫。依旧是仿皇宫制作的宫殿群,只是砍掉了一些不必要的宫室,规模稍微缩小了一些。】
【这些都属于内城区了,一道城墙相隔,外面就是中城区。中城区据说复刻了天下山川,水银河就在这里。】
【前些年考古队用专业仪器检测过了,按照汞分布的测算,可以确定史书记载无误,水银河确实是照着大江大河分布的。】
【往外再过一道城墙,是外城区。这里有陪葬坑和丛葬坑,陪葬坑就是臣子们的墓葬区域,丛葬坑就是兵马俑这种。】
【最外头还有一道城墙,用来防御鬼界的外敌。这就是整个骊山陵的格局了。】
复原图上画得清清楚楚,一看便知。
但是秦人气傻了都。
李斯气得手都在哆嗦:
“岂、岂有此理!陛下的陵墓格局怎能如此直白地公告天下?这岂非在给盗墓贼指明方向?!”
这次倒是嬴政不怎么生气了:
“那又不是朕的皇陵布局。”
李斯:……啊?
哦,懂了,又是其他始皇帝的。也对,他们陛下肯定不会和公子合葬,约莫又是秦梓桑那边的东西。
蒙恬忍不住频频看向殿下。
扶苏依旧十分淡定,还有心情吃早餐。
这种消息在现代根本不是秘密,网上一搜就能看见了。不曾直播给梓桑位面的古人看见就行,何况阿父要是觉得不妥,肯定直接就把直播掐了。
扶苏猜测阿父可能想看看那个博物馆是什么模样的,才一直按兵不动。
说实话扶苏也好奇。
其他位面的后世,逛始皇陵主要是看兵马俑。唯独这里说主要逛博物馆,可见博物馆里肯定有一些特殊的东西。
扶苏左思右想,也没觉得他们皇陵里有什么特殊的。丛葬区都是些寻常物件,哪里值得细细观赏了?
主播带着大家走入兵马俑展馆:
【目前只挖了一个兵马俑坑,好像是说准备挖第二个坑的时候,突然出土了《骊山陵志》,得知丛葬区还有个藏书坑。】
【藏书坑里什么书都有,想研究秦朝军队的话直接去藏书坑找书就行了,所以就没再祸害兵马俑。这些兵马俑本来颜色很艳丽的,接触空气后氧化褪色了,很可惜。】
扶苏:这么巧的话,那孤就要怀疑是不是我们地府里的人干了什么。
扶苏感觉这像是自己能干出来的事。
毕竟藏书坑本来就是他和阿父留给后人的后手,担忧后人哪天文化断代了,还能靠挖藏书补上。所以他绝对干得出来用藏书坑拯救兵马俑,把考古学家吸引走的操作。
主播在展馆里被人流推着走,胡乱逛了一圈,感觉也没看到什么。这种远距离围观也就是走个过场,真想看细节还不如上网找图片和视频资料。
好不容易走出展馆,主播松了口气。
【好了,逛完兵马俑了。要不是来一趟骊山陵不看一眼兵马俑觉得有点浪费,其实我是不太愿意进去挤的。】
【接下来我们就去博物馆,那边……唉?我突然发现直播间热度怎么这么高?】
主播可算发现在线观看人数不正常了。
数了半天发现人数显示好几亿,这个数值明显不对劲。忍不住吐槽了一句平台又出bug了,这次的bug有点离谱。
他们平台的用户总人数都没这么多。
算了,不管它。
随手向签约自己的经纪人反馈了一下这个问题,主播很快就把它抛之脑后,继续直播。
【骊山陵这边的博物馆有好几个,最不出名的那个就是展览一些陪葬品的。大部分都是挖兵马俑坑的时候挖出来的,还有一些是从周围的丛葬坑里零星出土的。】
【剩下的几个博物馆就比较有意思了,我们第一个要去的是秦二世画作展。】
扶苏:?
扶苏仔细一回忆了一下,他应该没多少画作流落在外吧?这还值得单独弄个博物馆出来展览?
怀疑自己记错了,扶苏还发消息问阿父。他的作品99%都陪葬地宫了,成为了地宫里宫殿中的装饰挂画来着。
秦政也有些疑惑:
「朕记得,你只有寥寥几幅画作传世,其中有些还是阴嫚他们说要陪葬的。」
该不会是他其他儿女孙辈的墓被挖了吧?!
好在主播很快给出了解答:
【前些年官方派遣最新的小型探测机器人进入地宫,录制了里面的影像。大量只存在于史书记载的二世亲笔画终于重见天日,让我们可以一睹太子的画技。】
【不过正品肯定还是在地宫里没动的,机器人只是进去拍摄了一下,拍完就出来了,没有打扰老祖宗们。所以博物馆里的那些画都是仿品,通过电脑技术还原修复,再打印出来的。】
提起这个,弹幕就跳得飞快了。
「打印的可还行,好歹找人照着画一幅啊!」
「你说得倒是轻巧,太子几十年里画了几千幅画呢,复刻得过来吗?」
「这个得复刻得很像才行吧,不然就失去了展览的意义」
「别争了,已经有大佬在学了,你得给人家点时间」
「我听说现在展览的大部分还是打印画,偶尔几幅替换成了亲笔绘制的高仿」
「是这样的,那高仿防盗措施做得,我差点就以为是真品了」
「害,好多文物的展览也是用的仿品,不照样上一堆防护吗?正常的啦」
嬴稷看得眼花缭乱:
“梓桑画了几千幅画啊,他怎么那么闲?”
嬴柱:……重点是这个吗?
嬴柱义正言辞:
“画这么多画一定很辛苦吧,梓桑这孩子就是不知道好好爱惜身体。”
看他,他这样才是个慈爱的长辈。不像他爹,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下回见到梓桑一定要好好说道说道。
嬴政也在疑惑:
“他怎么那么闲?”
很快,嬴政就想明白了:
“秦政活了八十年,他又那么纵容孩子,想来太子确实该是很清闲的。”
言下之意事情都被当爹的大包大揽了,儿子可不就有的是时间摸鱼划水了么。
主播站在展馆门口:
【来逛画展,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几千幅画虽然没有全都展示了出来,相似度高的那些里只挑了一幅展示,但剩下的数量也很可观。】
她一指前方的几座仿古建筑。
【看到了吗?这些都是!】
【最左边这个是专门展览巡游画作的,都是陛下和太子巡游时期的见闻,这个是一定要看的,千万不能错过!】
【家人们,你们想想,我们平日都是从影视剧里了解古代的街景环境,或者从纪录片里看看专家复原的古建筑。】
【但是还原度到底有多高,真的说不好的。不像这个,这可是当代人的亲笔画,还是写实派,据说走在里面跟穿越了似的!】
主播说着说着,甚至都顾不上介绍其他几个建筑都展示哪些主题的画作的。她迫不及待地进入了巡游主题,进门先是一个仿古的城门。
室内建个城楼大门看起来不伦不类,但城墙头上的牌匾写着“第一次巡游”,给人的感觉就不一样了,仿佛进入了巡游现场。
博物馆搞得像模像样的,还弄了几个穿着卫兵衣服的守卫塑像立在两侧,仿佛在检阅来往行人。
主播今天特意穿了初秦制式的裙子,周围好多跟她一样穿传统服饰的,大家都在排队进城,氛围感拉满。
刚踏入城门,主播就没忍住“哇”了一声。
她只听说过这个展馆,没去网上搜过照片。网友都说别搜照片直接去,不然惊喜感会大大降低。
现在踏入其中,主播才知道网友为什么这么说。
——她以为里面是挂了一排排的电子打印画作,其实是画作被等比例放大了,然后贴在了墙壁上。
画里的人和真人差不多大,走在里面真就感觉自己进入了古代街道。要不是周围有警戒线拉着不让靠近,还有玻璃墙贴在画上隔绝氧气,沉浸度还能更高。
天幕外一群古人是感受不到主播有多激动的,这些街景他们早就看惯了。见主播激动得小脸通红,还很疑惑她在激动什么。
主播简直流连忘返:
【我听说这些画作里有小彩蛋,让我绝对不能错过骊山陵的博物馆。】
很快,主播在里头找到了她想要的彩蛋。
【快看!这个在和老妇人交谈的像不像李斯?】
镜头对准不远处一个站位原因只露出半张脸的老者,对方一身低调的衣衫,但仔细看还是能看出布料其实很精贵。
主播没忍住拍了好几张照片。
由于这个展馆展示的不是真正的文物,很多其他博物馆禁止的东西这里都是不做限制的,这大大方便了来往的游客。
李斯看着天幕上的那个画中人,忍不住摸了摸自己的脸。好像真的是他,居然画得如此之像。
不过,倒是比他现在看着年轻很多。
想想也是,这是第一次巡游,那时都是十年前的事情了。
冯去疾羡慕地说道:
“有了殿下的画作,后世人竟然对李兄的长相如此熟悉,光看一个侧脸就能认出你来。”
不像他们这些人,画师的画作还原度非常有限。他们自己有时候对着画作都认不出来是自己,而且还不见得能传到后世。
这会儿大家都顾不上后人派什么机器人进地宫的事情了,机器人到底是什么他们都不晓得。
李斯强压下嘴角的笑容:
“殿下不可能只画了在下一人。”
确实,主播很快又找到了其他臣子,俱是始皇一朝的名臣。
但这些都比不过另外两个。
主播一回头,发现市集区域的画作中,有两名男子站在某个摊位前相谈甚欢。他们微微侧身,头偏过来,面对面聊着什么,相处的氛围看起来异常融洽。
主播差点激动地尖叫出声,努力了再努力,才成功压低了声音:
【那两位是陛下和太子!】
虽然早就知道太子能画出第三视角的自己,可亲眼看到还是觉得很震撼。这种走在大秦街道上偶遇两位的惊喜感,谁懂啊。
弹幕里已经柠檬一片了。
「呜呜呜,早知道博物馆是这样的,我早去咸阳了!」
「不行,今年的假期必须去咸阳旅游」
「本咸阳人一直没去过始皇陵,觉得皇陵能有什么好看的,对不起,是我太孤陋寡闻了」
「摩多摩多,主播赶紧再找找别的彩蛋,听说太子很喜欢搞这种画里藏人」
主播依依不舍地和陛下太子合了好几张影,这才继续往前走。
这些画作是按照巡游路线挨个展示的,刚刚她看到的就是武关中的模样。后头还有山水、村庄等各式各样的场景,虽然切换时没有那么丝滑,但大家可没心思挑刺这个。
主播捕捉了从车窗里探头的太子,合影+1。又捕捉了坐车太久出来骑马因而混在马队中的陛下,合影再次+1。
她像个掉进米缸里的老鼠,忙得晕头转向,根本拍不过来。
【不行,我回头还要再来逛几次。我觉得一两次根本没办法找出所有彩蛋,肯定会有遗漏的!】
「建议做成vr游戏,我一定拿到全彩蛋成就!」
「臣附议!」
第一次巡游的画展最后一组图是泰山封禅图,博物馆特意安排了一个圆形的大厅,周围一圈墙壁还原了整个封禅时的站位。
参观者就仿佛站在人群中,四周都是臣子,最前方是两位君上背对着他们,站在供桌前,向天地念着祭词。
主播十分惋惜:
【可惜只有背影,如果有正面的话,一定非常适合合影。】
这话秦政听了还能端得住,毕竟在现代待了十多年。嬴政却感觉到了冒犯,表情很是不悦。
正面面对的方向是天地和泰山神,后世人要是站在那里,岂不是不敬仙神?弄得好像自己祭天是在祭她一样。
嬴政当即发出弹幕:
「主播慎言!」
可惜这么一条“秦始皇:主播慎言!”迅速淹没在了粉丝的弹幕里,没有被主播注意到。
主播光是把八次巡游的展区全都逛一遍下来,就花了半个上午。这还是后面几个区域走马观花才能达成的,要是和之前一样挨个找彩蛋,那一天都出不来。
主播到底还记得自己在直播,答应了要带大家把几个博物馆都逛一遍。
离开巡游画展时,她还解释了几句:
【其实一共是九次巡游,但第九次太子没有作画。据说第九次是凑数的,为了凑够九这个极数,去的地方正是骊山陵。】
【《始皇帝传》记载,当时陛下感受到大限将至,就叫停了太子对皇陵的吹毛求疵,告知工匠可以开始收尾了。然后陛下带太子来了一趟,视察骊山陵建造得如何,看完之后非常满意。】
【可能因为陛下身体衰败的原因,也可能是太子觉得皇陵一行没必要画,所以这一趟没有任何画作,博物馆才只展览了前八次的画。】
有当事人在场的情况下,真的很难忍住不去问对方为什么。
蒙恬可以忍住。
侍者却没忍住:
“殿下缘何最后一次不曾作画?”
扶苏倒是好脾气地回答了:
“你不觉得画地宫中的场景,再把画挂在地宫作装饰,看起来很奇怪吗?”
原因就是如此简单。
侍者:……
主播来到了下一个展馆前:
【这个展馆里全部都是太子给陛下画的肖像画,全!部!都!是!】
说着,镜头贴到了展馆门口的介绍上。
上面明明白白写了秦梓桑给他爹画了上千幅肖像,有单人有合照。这还不包括那些被放到巡游区域展览的,不然数量还得翻个倍。
【据说太子殿下闲得没事就给阿父画一张画,谁看了不夸一句父子情深?】
主播踏入室内,带大家亲眼看看始皇帝陛下从幼年到老年的岁月变迁。博物馆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一路看过去真的冲击力巨大。
嬴稷一看就觉得不对:
“别的先不说,怎么还有幼年时期的政儿?”
弹幕也在问。
主播回答:
【这是太子根据自己的想象、结合陛下的相貌,艺术加工出见过陛下当年模样的侍者和臣子都坚称画得很像,陛下以前就长这个样。】
幼年公子、少年秦王、青年秦王、壮年帝王、暮年帝王,一路走过来,仿佛亲眼见证了陛下的数十年成长。
每一个形象都是鲜活的,有笑有怒,有悲有喜。有私下里放松亲近的模样,更有朝会上威严庄重的姿态。
而大部分画作里,还有一个从稚童渐渐长大成人的太子陪伴着。
主播停在一张年轻秦王陪幼子堆雪人的画作跟前,喜欢得不行。
【太子小时候好可爱啊!】
秦梓桑作画喜欢在一侧留下一整条的空白区域,用来题字。一般会写下作画的前因后果,或者画作内容具体是什么,还有作画时的心境。
但这一幅除却写了这是哪年父亲陪自己玩雪之外,只额外题了一首诗。
【看到这首诗了吗?这首叫《新雪》,和诗经一样的文体,是太子自己作的,描述的就是幼年父亲带他玩雪。】
【太子的文采还是很不错的,这首诗一直在语文教科书里,但是作者标的是佚名。要不是藏书坑里出土了太子的诗集,我们都不知道这就是太子写的。】
「我以前超喜欢这首诗的!」
「我记得必背古诗里还有两首也是太子写的,一首是歌颂父亲的《山岳》,另一首是表达出门在外对父亲思念的《飞雁》,都是特意写给阿父的」
「陛下当初看到这几首诗不得幸福得昏过去」
「不至于,也就是拿着爱子的诗作翻来覆去看几百遍而已」
「《飞雁》好像是当年灭赵时太子跟随大军在外时写的,传记里说传信兵快马加鞭将家信送回咸阳,赵国灭亡后陛下就亲自去邯郸接儿子了」
「陛下:太子说他想朕了,朕得去接他回家」
从没收到过儿子写诗的嬴政:……
可以了,不用再说了,这种事情有什么好反复拿出来提的?朕已经知道他们俩父子情深了,朕一点都不在意。
偏有人哪壶不开提哪壶。
蒙毅安慰陛下:
“长公子不擅写诗,许是因此才未曾给陛下写过这些。”
嬴政面色不变:
“无妨,朕不需要。”
李斯偷瞄了陛下一眼,没敢说他觉得陛下那个表情分明就是很想要。
李斯想到他该怎么自救了。
等长公子回来,他就去用尽解数提点公子,帮他们父子修复关系。比如告诉公子,陛下超级想要您给他写首诗。
嬴稷就没这么口是心非了:
“寡人也想要。”
嬴柱十分为难:
“父王,我写不了这些。”
嬴稷嫌弃地看了他一眼:
“谁要你写的?寡人想要梓桑写的,你写的不行。”
嬴柱:。
那你梦里想去吧。
嬴稷还在那边自顾自感叹:
“唉,这种东西叫你们去写,你们乐意写,寡人还不乐意收呢。看你们写的寡人觉得别扭,还得是梓桑来。”
公子子楚心想,梓桑怕是不会写给你的,他毒死你都不带眨眼的。
可惜上次安国君提这个旧账,就被大王给收拾了。子楚可不敢说出口,顶多在心里嘲笑一下祖父。
无独有偶,嬴渠梁也想要。
而且嬴渠梁觉得他和昭襄王不同:
“梓桑应该愿意给寡人写一首,寡人如此慈爱,不像稷儿那般,总是惹人生气。”
公孙鞅:……非要自己人内部拉踩吗?
嬴渠梁:没办法,全家也只有稷儿能稳定垫底了。
参观完始皇帝画像之后,接下来还有一些其他人的肖像画展。除此之外,秦梓桑还画过一些零散的画作,比如花鸟风景,名剑宝器等等。
主播仔细阅读了画作旁边的题字:
【我发现,太子画这些物品,大部分情况下都是随便画一画练手。而画风景,则大多是陛下突然提起想看什么风景,但因为太忙没时间去,太子就画出来哄陛下开心。】
说着,她发现一个盲点:
【你们看这把剑,和刚刚陛下肖像画里的剑是一样的。我算是知道为什么说画东西是练手了,合着这些单独的物品是陛下县制画里的配饰。太子为了能一口气把肖像画画得完美,提前练习了配饰和背景的画法。】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再对比一下县制,就能找到很多类似的例子。比如某个很空的场景图,看起来不起眼,其实在另一幅肖像画里作为背景出现过,而且画得更精美。
可惜博物馆太大了,想要对比这个有些麻烦。主播决定等回家之后用电脑下载这些图的高清扫描照片,再去细细研究。
逛完秦二世画作博物院之后,接下来主播要去的是陶展。
【看过《始皇帝传》的大家应该都清楚吧?太子曾经命人制作过陛下的小陶俑,非常精致可爱。后来机器人在地宫的隐藏隔间里拍摄到了,我们才能一睹真容。】
进入陶展博物院,就有卖纪念品的地方了。纪念品是用现代材料仿制的小陶俑,虽然是机械化流水线产品,但也非常可爱。
主播没忍住先去买了个纪念品:
【都想买,但是太贵了。这次先买一个这个,三头身小太子站在凳子上给阿父束发,可爱死了。】
巴掌大的陶俑捧在手心里正正好,拿回家当摆件也非常不错。
当事人扶苏:……
虽然是他做了自己和阿父的陶俑收藏,但这不影响他觉得别人收藏他和阿父的陶俑哪里怪怪的。
扶苏撑着下巴:
“阿父怎么不管管他们?”
未话的吗?难道是两千年过去,已经无所谓了,懒得管那些难以约束的后世人?
嬴政有些无法理解:
“梓桑为何要做这种东西?”
即便看着可爱,可陶俑他都是拿来做陪葬品的。
冯去疾小声提醒:
“殿下也是拿去做陪葬品的,这不是陪葬到地宫去了吗?”
所以应该问后世人怎么陪葬品都买,带回家也不嫌晦气的。
嬴政:……
无法反驳。
陶展的规模明显小很多,因为只有那么点。一个展馆就能展示完毕了,不需要像之前的画展一样安排很多间建筑。
逛完陶展,主播都饿了:
【我看旅游攻略里说,博物馆附近还有个特殊的餐厅,是还原初秦时期贵族日常饮食的。不过那个餐厅规模不大,座位有限,要提前预约。幸好我预约到了位置,带你们去见识一下。】
主播边找路边介绍。
【其实在太子长大之前,先秦的食物烹饪手法还是比较单一的。而且很多作物也还没从丝绸之路传进来,像是辣椒这些就都没有。再加上冶铁水平不够,没有铁锅自然也就难以发明炒炸等烹饪方式了。】
【这次要去的餐厅有两种餐点,一个是先秦‘美食’,一个是秦朝美食。我打算两类都点一几道,做个对比。】
各界观众看到这里还没觉得有什么。
亲历过饮食变迁的扶苏却很是佩服现代人的好奇心,真是什么都敢尝试。
他自己这个秦朝人都不想吃先秦美食,后世人锦衣玉食长大的,居然能为了满足好奇去自虐。果然,生活太富足了就容易滋生猎奇心理,还是饭吃得太饱了。
扶苏给阿父发消息:
「她会后悔的。」
秦政回忆起用青蛙卵和各种虫子制作的酱料,沉默了一瞬,回了一句:
「朕也觉得。」
虽然秦政过了几十年吃这些东西的日子,但重生后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后来去了地府更是什么好吃的都享受过,他已经不愿再去体验当年的悲惨日子了。
最近在秦国位面待着,别说扶苏用膳很痛苦了,他自己用膳也相当痛苦。好在秦政没有太子那么重口腹之欲,日常吃着清蒸鱼和白灼野菜也能过得下去。
想起这个,秦政就关心了一下儿子:
「你在边关可能吃到鲜鱼?」
清蒸鱼总不会出错,即便吃多了会腻,可他和扶苏都爱吃鱼,倒是不那么容易吃伤着。
扶苏难过地回复道:
「阿父你别说了,这里哪有什么鲜鱼?咸鱼都没几条。」
他们所处的地方河网比较少,也不方便去捞鱼吃。扶苏被迫吃起了他不爱吃的野菜,不然就又要去吃酱油拌饭了。
本来还能打点猎物改善伙食的,可去过现代一趟之后,扶苏加深了野味不能吃的印象。他本就嫌弃猎物不知道是不是带病的,光看外表又看不出来,现在更不乐意吃。
边郡条件不太好,又没多少养殖的牲畜能够供他享用。幸而王驾快要抵达了,到时候可以蹭着陛下的供给改善伙食。
父子俩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着,看了一眼侍者刚刚呈上的午膳,着实没有胃口。
扶苏左右看了看。
蒙恬默默地说:
“殿下想拿什么出来就拿吧,不用顾虑末将。”
扶苏诚恳地表示:
“孤觉得吃独食不太好,但孤也不知你吃不吃得惯这些。”
蒙恬表示都可以尝试,上次去校园怪谈副本他不也吃了很多没吃过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