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3 章 直播(第2页)
扶苏说那可不一样。
说着掏出了一瓶辣椒酱。
考虑到蒙大将军没吃过辣椒,他只能遗憾地选择购买一瓶不怎么辣的。要放到平时,扶苏怎么也会买个重辣款酱料。
扶苏让人用辣椒酱拌野菜,尝了一口,刚刚还不饿的胃瞬间被激活了。
辣椒酱真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扶苏和蒙恬边吃边关注天幕,天幕上主播已经兴致勃勃地进入餐厅坐下了。她拿过菜单,毫无防备地点了一份渍肉。
渍是周朝八珍之一,取新鲜宰杀的牛肉切成薄片,放在美酒里浸泡一整夜。然后调上肉酱、梅浆、醋等,直接食用。
服务员特意提醒她:
【这个是生肉片泡酒制作的,不会再煮熟一遍。】
不仅是生肉,还是醉腌。
主播想了想,觉得自己以前吃醉蟹也没被那点酒弄醉过。先秦时期的美酒本来度数就不高,既然这家主打一个百分百还原,那肯定也吃不醉人。
至于生牛肉片,这个倒是没什么,三分熟的牛肉她也吃过呢。
于是主播表示:
【没关系,你上吧。】
服务员还是提醒:
【那个肉酱,用的肉比较特殊。】
主播心想肉能有多特殊?左不过就是用一些现代人比较少吃的肉类制作,又不可能用保护动物,吃了不犯法就行。
服务员看她坚持要点这个,说想尝尝古代的醉牛肉,到底没有多劝。
后头的秦朝美食篇就没这么多问题了,好多菜色和现代食物差不多。主播看了一圈,点了几道同样是脱胎于八珍的菜。
虽然是脱胎于八珍,但经过了秦朝厨师的改良,所以也算新式美食。
主播就一个人,没点太多。
她搜了搜网上的介绍:
【我点的这个捣珍好像就是用牛羊鹿獐等动物的肉剔除筋膜后煮熟捣成肉泥,秦朝改良是加入了一些蔬菜,搓成丸子。然后吃法就很多了,煎炸煮都有,我点的是炸。】
看完以后,主播感觉自己这和点了个炸肉丸也没什么区别,就是肉用的不是猪肉。
【另一道炮豚就复杂多了,乳猪去除内脏用枣子填满,再用芦苇裹起来,加裹一层泥烧制——这不和叫花鸡似的?哦,后面不一样了。】
【烧完要把乳猪剥离出来,揉搓烧制后表面形成的皱皮。再用大米粉调制的米糊涂抹乳猪全身,放进装了荤油的鼎里,隔水加热三天三夜,再用肉酱和醋调味食用。】
主播有些咂舌:
【这个好复杂,我感觉这种才比较符合我对宫廷美食的预期,总觉得宫里做的吃食好像都该特别复杂。】
但是只要仔细一想,这乳猪也没腌就直接去烹饪了,烹饪完了再因为没味道拿去蘸酱吃。而且其他美食也都是蘸酱吃,八珍归根结底都是蘸酱,突然就觉得周天子吃的也就那样。
隔水用油“低温”慢炸,哪怕乳猪裹上了米糊作为油炸的面衣,做出。炸了三天呢,也不知道肉会不会老得难以啃动。
不会做饭的主播也不太清楚这个,决定放弃思考。
【幸好秦朝有铁锅之后,直接铁锅猛火油炸,方便很多。隔水炸估计是因为器具的原因,不方便直接炸。】
先秦众人听着主播反复感慨“周天子过得也挺惨的,吃的东西也就这点花样”,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
作为待遇还不如周天子的臣民,他们难以想象后世人的生活到底有多优渥。
有人便问:
“天幕上这个女子是后世的贵族吗?”
张仪斟酌着说:
“应当不是贵族,贵族无需这般为人讲解各种事宜。”
倒像个在工作讨生活的寻常人。
嬴驷看着面前的佳肴,失去了胃口:
“寡人不曾有幸去那校园里品尝过其中美食,武信君,你同寡人说说。”
张仪便回忆起校园里吃的那几顿:
“滋味倒是异常鲜美,酸甜咸香俱有,许是加了蜜糖烹制。”
先秦时期的调味还是肉酿造的酱、醋和梅子汁,就是酸咸口为主。然而扶苏很不喜欢吃酸的东西,宫中的厨子就尝试加了蜜糖调和酸味,于是大秦出现了酸甜口的菜肴。
主播也说起烹饪方法:
【你们问我做菜?我不会做菜啊,我只懂吃来着,秦朝美食的烹饪手法是我在网上搜到的。】
【据说始皇一朝的史官记东西事无巨细的,陛下每天吃什么他都写得清清楚楚,还把怎么做的也记下来了。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拿的每一份俸禄都不是白拿的,他真的很会给自己找活干。】
说话间菜品送过来了。
主播先夹起一片牛肉蘸酱:
【我来尝尝这个酱味道怎么样……】
话说到一半,从肉酱里扒拉出了一些奇奇怪怪的碎屑。
餐厅已经尽量把原材料处理得让人看不出来到底用了什么“肉”了,切得特别细碎。但是虫子这种食材,有时候难免露出一些端倪来。
主播的表情渐渐空白:
【我去,这肉酱是用虫子做的?】
弹幕飘过一片哈哈哈之后,终于有人善意地安慰了主播。
秦梓桑:「别怕,竹虫、蚕蛹这些都是高蛋白食物,长得也不怎么吓人」
主播看到了,她愤愤的反驳:
【你家蚕蛹和竹虫能看到虫子腿啊!】
弹幕顿时笑得更大声了,充满了不顾主播死活的快乐。
扶苏善意地没有告诉她,虫子算什么,里头还有卵呢。
主播实在接受不了这个酱,只能单纯蘸一蘸梅子汁和醋什么的。只是这么一来,就很酸了,只有酸味,缺了咸味。
餐厅或许也是考虑到会有顾客后悔,不敢吃那个酱。桌上还摆了现代的酱料,不那么追求还原历史美食的人,就可以蘸这个品尝。
主播嘴上嘀咕着“我也是被逼的”,到底放弃了百分百的还原度。人没必要和自己的胃过不去,见识过古代美食就够了,吃的时候还是以美味为主吧。
于是主播快乐地吃完了醉牛肉。
只剩先秦贵族对着自己面前的肉酱,百思不得其解。
虫子怎么了?吃虫子很可怕吗?
这年头能吃饱就不错了,根本没人会去计较食材吓不吓人。有些庶民日常劈柴时会劈出柴虫,还会惊喜万分地拿去烤了,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美食。
扶苏叹了口气:
“万民的日子还是过得太苦了。”
所以掌控天幕后,他必要将良种送去各界。先解决饿死人的问题,其他的慢慢来。
蒙恬听着,心下触动。
殿下日常虽然不着调了些,仁爱的性子还是不曾变的。
他们这些人看着这一幕只觉得有意思,从不会想到万民吃不饱饭的事情,殿下却能透过它看到黎庶的苦楚。
这一刻,蒙恬终于从秦梓桑身上看到了他们长公子的影子。
他们不同又相同。
下午的直播不再是逛博物馆,主播说她要去参加一个秦朝历史的研讨会。她和主办方说好了可以直播,研讨会的主题则是分享一些古代名人的趣事。
【藏书坑不是出土了完整的太子著作和史官著作吗?里头记录了很多有趣的秦朝小故事,我没耐心看书,好多故事都还不知,今天带大家去听一听别人的分享。】
进入研讨会场馆后,主播就不怎么开口了。她知道的内容有限,怕说出来献丑,所以主要是来听热闹的。
主持人先上去说了开场词:
【我们今天的分享,不限于是正史还是野史。但要求必须是秦朝人自己写的内容,不能是后人编纂的。】
【比如大秦第一史官写的那本《史菅随笔》,就可以拿出的,所以这种就算野史。】
【当朝人自己记录的野史也就算了,后世那些拿捏不好尺度,可能存在抹黑前人的嫌疑,容易引起纠纷,希望大家理解。】
开场词说完,他就先抛砖引玉,分享了一个比较冷门的小众故事。
主持人拿出《大秦秘事》翻到某一页,向众人示意故事确实出自其中,不是张冠李戴。
这本书是二世时期史菅之子收集了一些父亲没记载过的旧事,编纂出的书籍。
虽然是二世时期成书的,不过后世一般默认从秦王政时期到三世时期这近百年都算是“当朝”。
展示过书籍后,主持人才开口分享:
【这个故事发生在泰山封禅前夕,陛下扬言要把天下猛兽都猎一遍,以此展示自己的勇武。太子对此非常不赞同,觉得陛下是在以身涉险。】
群臣立刻看向他们陛下,用眼神示意陛下不要一意孤行。
殿下说得对啊!这样也太危险了!
嬴政:……
嬴政就知道分享野史不是什么好事,分明不是他干的事情,是那个秦政干的,但所有人都会看他。
谁让秦政现在是秦王,不是始皇帝呢。
嬴政扫视一圈,把他们瞪了回去。群臣立刻低头,不再乱看。
【但是陛下是不会因为这点劝阻就乖乖听话的,毕竟此时的陛下还是非常固执的。所以他灵机一动想了个办法叫太子妥协,他对太子说:
“朕已经夸下海口,史官也已将之记录在册。若朕不去猎杀猛兽,后人只会认定朕在说大话,太子难道想看到阿父遭人耻笑吗?”】
群臣不赞同的小眼神立刻又飘了过来。
陛下!您怎么能拿史官说事呢!
嬴政再次:……
朕再说一遍,这是秦政干的,与朕无关,朕才没有这么狡诈。
另一头的扶苏想起旧事,忍不住轻哼了一声。
阿父那时刚刚恢复前世的记忆,动不动就说自己夜里做回忆梦,白日总头疼。然后仗着“生病”一意孤行,要求太子满足阿父难得的心愿。
扶苏给父亲发了个「哼」。
秦政假装没看见。
早知道这个直播会揭他黑历史,他就不挑这个主播了。
没办法,他发现这人要直播逛他的皇陵,一时担忧皇陵的安危,想看看梓桑位面的后人把皇陵开发到什么程度了,才选的这名女子。
秦政犹豫了一下,到底还是没掐直播。
现在掐了,此地无银三百两,更是坐实了这件事为真。现在分享故事的人自己都说是野史,他表现得坦荡一点,别人才会认定它是旁人编纂的。
汉朝位面,刘彻受到了启发:
“原来还能这样,那朕也想猎——”
史官飞快捂住了自己的耳朵:
“臣什么也没听见。”
刘彻:……
呵,胆子肥了是吧?
史官叫苦不迭,群臣不敢阻拦陛下,就拿眼刀子剐他,他有什么办法?要不卫将军和霍将军去拦一拦?
最后一位老臣顶着压力走出来了:
“陛下,您就算照着学,我等也是不会妥协的。”
他们又不是秦梓桑那个大孝子,会为了亲爹的名声被迫退让。刘彻被后人骂说大话关群臣什么事呢,苦汉武帝久矣的臣子说不定还会在心底拍手称快。
刘彻:。
天幕中的主持人还在继续分享后续。
他说这个故事可不是为了揭发陛下的黑历史,故事主角另有其人。
【阿父都撒娇了,太子当然只能选择妥协。但是太子心底还是很不痛快的,不能和陛下计较,就只能算一算史官记得太麻利的账了。】
嬴政不悦:
“这算什么撒娇?”
群臣在心里反驳,不,这就是撒娇!
秦王位面的小公子也觉得父亲这是在撒娇,他好奇地扭头打量父亲。
秦政泰然自若:
“扶苏,怎么了?”
这点小场面是不可能叫他害羞的,活了几百年的陛下脸皮已经修炼得很厚了。
小公子不好意思追问,只能摇了摇头。
秦政不动声色地扫一眼聊天框。
阿苏:「最近都没有看到阿父同我撒娇了。」
秦政冷酷地回复:
「朕把网掐了。」
扶苏立刻老实下去:
「我错了,阿父不要丢下我。」
掐了网他就收不到阿父的消息了。
光顾着调侃父亲的扶苏根本没发现这个故事的主角已经转移到他头上了,接下来要说的估计是他的黑历史。
秦政故意没去提醒儿子。
谁让臭小子嘴贱呢?
【根据史官他儿子的记录,刚开始太子还没有行动。但当某日陛下出行偶遇猛虎,兴致勃勃与虎搏斗后,太子就越想越气。趁着某日史菅上职打瞌睡的时候,在他脸上画了个乌龟。】
扶苏:???!!!
扶苏一个病中垂死惊坐起:
“小史怎么知道我画乌龟的事情?!”
当时分明只有他和阿父还有周围的侍者知道,史菅都睡着了,后来他们还毁尸灭迹了,不可能泄密啊!
蒙恬:……所以殿下您居然真的干过这种事?
却听他们殿下自言自语:
“阿父肯定不会说,侍者也不敢乱说。殿中没有旁人了——哦,还有个蒙毅,但是蒙卿应该不会乱说的。”
奇怪,到底是谁泄密的?
蒙恬顿时有了不好的预感。
主持人还在分享:
【这个过程被蒙毅看在了眼里,但蒙毅不敢阻拦。】
蒙恬:果然!
正在跟随王驾朝边郡赶的蒙毅:?
这一回,轮到蒙毅遭受群臣瞩目了。
蒙毅心想真是无妄之灾,要不是殿下不在此处,该被大家注视的应该是画乌龟的那个家伙才对。
【太子画完乌龟觉得万事大吉,不过陛下不这么想。让人知道太子在臣子脸上画乌龟,后人肯定要谴责太子。】
【于是为了爱子的名声着想,陛下亲自执笔将那个乌龟涂成了一个大墨点。伪装成史菅睡着后自己把笔戳在脸上造成的墨痕,与太子无关。】
众人:……
【而这一切,还是被蒙毅看在了眼里,蒙毅依旧不敢阻拦。】
蒙毅:……能不能不提我?
这里头就不应该有他的戏份啊!
隔壁太子殿下本人很不高兴:
“小史怎么回事?阿父都说了这样对孤的名声不好,他还写下来,生怕旁人不知道是吗?”
无理取闹的太子殿下立刻给阿父发消息告状。
蒙恬正想提醒殿下别说了。
这些不是他一个臣子能听的,他也不想听,现在就是后悔早上为什么要来找殿下一起看天幕。
主持人的下一句话把蒙恬也拖下了水。
【虽然蒙毅不敢阻拦,但是蒙毅在心里憋狠了,选择给兄长蒙恬写家信吐槽这件事,感慨陛下到底还是跟着太子学坏了。】
【当时蒙恬正赶来泰山,预备参加泰山封禅的大典。他在路上接到了家信,并且不幸地因为查看后过于震惊,被同行的李信察觉异常。】
【李信误以为这是陛下来信,而泰山发生了要紧的大事,连忙夺过信件查看,于是猝不及防地得知了此事。】
一件事情,李信将军知道了,那和李信经常一起喝酒的好哥们肯定也会知道,毕竟这家伙喝完酒后嘴上不把门的。
扶苏可算知道小史史官是怎么得知这件事的了。
他估计是觉得这么多人都知道了,事情已经没有隐瞒的必要,干脆记录了下来。
扶苏决定把尴尬转嫁给别人。
只要他不尴尬,那么他就可以置身事外,假装这不是他的黑历史。
于是扶苏不赞同地看向蒙恬将军:
“如此小事竟也能叫将军失态,看来将军还需历练。”
蒙恬:……
臣上一次见到这么无耻的人,还是校园怪谈里碰见的昭襄王。
扶苏不管这个,他甩完锅后愉快地决定将此事翻篇。虱子多了不痒,他干过的缺德事又不止这一件,无所谓。
王驾处。
嬴政一时不知道是该无语李信大嘴巴,还是无语秦梓桑太顽皮,或者无语秦政怎么为了儿子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
他干完是开心了,心安理得地撒手不管,现在带累了所有始皇帝的风评。为了儿子毫无原则,难道是什么好事吗?
嬴政还得替他善后,安抚身侧的史官:
“朕绝不会如他一般纵容扶苏,爱卿莫要担心。”
史官忙道:
“陛下言重了,臣自然不会多想。”
说完又忍不住问道:
“明日便能见到殿下,陛下——”
万一那位殿下还是像天幕上所说得那么不着调,陛下打算怎么善后?他们这些臣子心里很忐忑啊!
嬴政:……
有些人,嘴上说着“不会多想”,其实心里根本就不相信陛下的安抚,已经默认了陛下也会狼狈为奸。
嬴政冷漠地心想,他真是上辈子欠了秦扶苏的。不仅自己家的扶苏叫他头疼,现在还要为了别人家的扶苏头疼。
嬴政铿锵有力地说:
“朕绝不会纵容他的,众爱卿放心。”
众爱卿:但我们不敢放心啊!
冯去疾试探着提起老黄历:
“边郡来信说殿下此前戏弄过蒙将军,陛下预备如何安抚将军?”
嬴政:这就开始了吗?
嬴政思索片刻:
“将军辛苦了,朕日后不会再让扶苏待在边郡劳烦他,还是带在朕身边由朕亲自教导吧。”
群臣沉默了。
把干了坏事的殿下带走,真的是为了将军好,而不是想着亲自护在身侧,避免旁人攻讦殿下吗?
嬴政:朕不是那样的人!
群臣:但是其他的始皇帝已经证明了,陛下您在殿下的事情上是没有原则的。
嬴政:……
作者有话要说
嬴政:朕的风评毁于一旦
扶苏为了脱身,不得不扯了个借口出来。
他对蒙恬说道:
“陛下即将抵达,孤要抓紧时间去将那《商战论》写出来。这些事情日后再聊,不着急。”
蒙恬一听也是,等陛下,明显是浪费时间,而且他也不一定能听懂。
还是等朝中群臣抵达了再谈吧。
扶苏顺利脱身,跑回了屋内。
今日份的直播已经结束了,倒是不用继续留下看天幕。
介于扶苏之前已经光明正大地弄了糖果出时他也就没再勉强自己非要用侍者提供的竹简。
说真的,这种书写载具用起来确实不如纸张好用,何况扶苏从功德商城还能买到最好的纸。
既然纸都用最好的了,笔墨自然也不能将就。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纸好笔好墨,写作时也舒畅一些。
侍者替公子研墨:
“也不知按那造纸的法子,还要多久才能制出纸张来。”
公子书写速度极快,没多久就写完了一张。方才他小心地揭下那张纸放到一边去摊晾墨迹,只觉得这纸轻薄细腻,不由畅想起自家位面制出的纸来。
扶苏随口回道:
“那可有得等了,而且如今造出的纸恐怕十分粗糙,书写时也会晕墨严重。”
侍者遗憾地叹气。
他还以为照着那个法子制作,就能做出如公子今日所用的好纸呢。
这边扶苏在写书,那头秦政处理国事之余也不忘给儿子发一些消息。大多都是和经融相关的后世政策,给儿子做个参考。
之前在沙盒世界时,秦政日常就研究这些东西。
虽然他金融水平一般,不见得能把所有经济政策全部研究透。但他政治敏锐度高,哪怕不能彻底看懂这些玩法,也能大致猜到这么做的目的。
秦政从治国角度给出点评,扶苏则从金融角度进行分析。综合父亲的指点,写出来的东西便能更加深入。
不过扶苏得写秦隶才能叫大家看懂,而且这里的秦隶还和扶苏生前的不同,而是和扶苏前世那会儿的差不多。
一不小心就容易写错字。
到最后扶苏烦了,决定还是用秦篆写。
秦国的大篆是肯定不会存在写法不同这个问题的,只是笔画太多,写起来很费时而已。
这么写出来的作品,无论哪个时期的秦人基本都能看得懂。不然为了省事,扶苏肯定直接用简体字了。
太子殿下伏案创作,从白日写到黑夜。如此勤奋,倒叫蒙恬有些不好意思了。
天黑之后他还特意来了一趟。
蒙恬劝说道:
“殿下还是早些休息吧,点灯熬夜容易坏了眼睛。此书也不急于一时,白日再写吧!”
他不说扶苏也不会熬夜写的。
开什么玩笑让他晚上不睡觉加班加点写书?又不是写给他阿父的,他才不干这种委屈自己的事情呢。
扶苏其实正想命侍者去备水洗漱,闻言从善如流地应下,做出一副“孤没有想要偷懒的意思,都是将军劝孤,孤才停笔”的模样。
蒙恬还是太不了解太子殿下了。
他见太子依依不舍地放下毛笔,心里还感慨了一句殿下真是勤勉。想到对方助大秦千秋万代,便彻底忘了这位殿下之前到底有多不做人。
在优点的衬托下,那些小缺点也就不算什么了。
蒙恬又劝了两句殿下注意休息:
“明日千万莫要早起写书,写这些东西耗费心神,还是要好好休养。”
扶苏:蒙将军真是体贴入微!
太子殿下于是理直气壮地睡到了日上三竿,要不是第二日的天幕快要开始播放了,他还不想起床呢。
秦政猜到了儿子会借口写书使人疲乏,可能会睡过头。特意卡点提醒了一下,借消息的提示音给儿子当闹铃。
扶苏窝在床榻上懒洋洋地给阿父回信:
“已经起来了!没有赖床!”
秦政半个字都不信:
“再不起床洗漱,你就要一边洗漱一边看天幕了。你也不想让人端着水盆站在室外侍奉你洗漱的,对吧?”
扶苏:……
扶苏到底还是有那么一点形象包袱的,他不情不愿地爬了起来,迅速完成了漱口净面和束发。更换衣裳的时候,外头响起了熟悉的天幕片头曲。
侍者一时紧张起来。
扶苏安抚了一句:
“不要紧,迟一些也无妨。”
侍者飞快给他穿戴整齐:
“公子还未用膳呢!”
扶苏便说将膳食摆在庭院中,如今这天气也渐渐暖和起来,又不是寒冬腊月,在户外用膳不要紧的。
蒙恬早就过来等待公子了,被请进院内时就见殿下坐在案几前用膳。脚步一时顿住,有些进退不得。
扶苏招呼他一起坐:
“将军还未用朝食吧?来人,赐膳。”
蒙恬:……末将已经吃过了。
扶苏不管。
他一个人吃着,蒙恬在旁边围观,显得他很不着调。不如赐个膳,这样大家一起吃,就谁都不尴尬了。
蒙恬只好意思意思吃了几口。
今日的天幕依然抽取到了梓桑位面后世的相关内容。
第一次或许是巧合,第二次还抽中这个,那就绝对是有人干预了。扶苏猜测是阿父想看这个,所以今天左右了抽取结果。
俗称,搞了暗箱操作。
今日抽中的不是提前制作好的视频,而是真正的直播秀。昨天的那种所谓的天幕直播应该称之为录播,内容是提前录制好的。
之所以确定是梓桑位面的直播,是因为扶苏看见主播后方背景里出现了“大秦共和国”字样。
应该没有第二个位面存在这个国家了。
直播开头是女孩子在调整镜头。
调整完她冲镜头笑了笑:
【大家好呀,我们今天要去打卡的旅游景点是秦始皇陵博物院。先去快速过一遍兵马俑,重点是逛博物馆。】
同一时间,各界众人眼前弹出一个操作界面,可以发送弹幕。但是发弹幕有时间间隔,一刻钟才能发一次。
由于各界观看的人数众多,所以不可能谁的弹幕都被展示出来。有些人发的弹幕不合时宜的话,会被系统自动屏蔽。
合适的弹幕会随机投放到直播间,让主播看见。而各界这边,也只能看见被挑选进入了主播直播间的那些弹幕。
扶苏一看到“随机”两个字,就知道此事与他无缘。
不过没关系,他真想说什么也能让阿父帮他发。且不说阿父发的大概率能被选中,就是选不中,那不还能黑箱吗?
各界众人被新出现的弹幕模式吸引了注意力,可秦人、尤其是始皇一朝的众人,却不可能忽略主播说的重点。
——逛始皇陵?参观兵马俑???
嬴政:…………
当事人嬴政感觉他现在很不好。
当事人秦政倒是还能稳得住,而且秦政明确知道主播嘴里说的那个始皇陵其实是他的皇陵,毕竟是梓桑位面的未来投影。
蒙毅见他表情冷静,很是忧虑:
“王上?”
秦政端起茶盏抿了一口:
“逛逛丛葬坑而已,不是什么大事。”
去过现代位面的陛下当然见识过后人拿皇陵当旅游景点,他的皇陵好歹没被人开启过,只挖了点兵马俑出来,问题不大。
想想隔壁的汉武帝刘彻,据说东汉末年被董卓把地宫都打开了,尸骨拖出来曝晒,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秦政去汉末位面那次董卓都死了,错过了董卓开皇陵的盛景,后来也忘了询问。
扶苏也很冷静。
他不冷静不行啊,在沙盒世界的时候,年幼且失忆的太子殿下可是说过“清明节到了,我想去骊山陵看看”。搞得他阿父还以为儿子想把亲爹的皇陵当景点逛,细问才知道是想去祭拜始皇帝。
秦·始皇帝本人·政:朕就在你跟前,不用跑去那么远的地方祭拜。
太子殿下冷静了,蒙恬冷静不起来。
蒙恬大受震撼:
“这、这、这成何体统!”
哪怕大秦灭亡了,也没有叫人公然去陛下皇陵游玩的道理。何况他也瞧见了大秦共和国的字样,既然大秦仍在,怎么能如此不敬先祖?
扶苏安抚了将军一句:
“只是去看看兵马俑罢了,不会进入地宫的。”
也进不去,现代人怕汞中毒。
蒙恬不可置信地看向殿下:
“殿下怎么能说出这等言辞?!”
那是你亲爹的陵寝!
扶苏:那还是我的陵寝呢,我作为主人为什么不能说?
扶苏想了想,换了个说法安慰将军:
“这个应该是我那个位面的后世,你放心,不是你们陛下的陵寝,是我阿父和我的陵寝。”
蒙恬:那也不能去啊!
等等,什么叫“我阿父和我的”?
蒙恬还待细问,主播已经排队检票入场了。
主播举着手机,笑吟吟地解说:
【想必大家都知道,秦始皇陵,也就是骊山陵,是我国古代唯一一座父子双帝陵。之所以加上前缀‘父子’,是因为后来还有个夫妻双帝陵。】
【不过人家夫妻合葬很正常,父子合葬就很少见了。根据史书记载,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我们陛下担忧太子,觉得哪里都不如他的地宫安全,于是收留了爱子一起住进去。】
蒙恬闻言微微一愣。
不过想想昨日直播里父子情深的感人场面,又觉得并不叫人意外。不过陛下为何会觉得只有他的地宫安全,难道二世陛下的地宫就不安全了吗?
这个问题,也是其他秦人疑惑的。
主播:
【可能有人就要问了,那二世为什么不自己修个很安全的地宫呢?当然是因为时间不够、材料也不够啦!】
【骊山陵从陛下还在当秦王的时候就开始修建了,一直修到了陛下驾崩还没彻底完工。随后后头都是搬陪葬品和进行软装,但严格算下来确实就是没完工嘛。】
很快有人发布弹幕,但似乎并不是各界中人发的,而是主播的真正粉丝。
网友1578:「我记得秦始皇好像活了八十岁吧?那岂不是修了六七十年?」
嬴政:?
等等,秦政他活了多久?!
都是始皇帝,为什么秦政就能多活三十年???
主播毫无所觉地回答网友的问题:
【是呀,修了六七十年呢!光里头那个水银河就是个非常恐怖的规模了,刚开始还只有巴清献上的丹砂。后头几十年一直在攒水银,最后硬生生把“东海”都造出应该只有个湖的规模。】
【考古学界不敢开地宫不就是因为这个水银吗?而且现在也不提倡打扰死者安眠了,哪怕没有水银也不会开。但在这个规定出来之前,骊山陵没人动还真就是因为水银的关系。】
始皇的太阿剑:「那是现代顾虑这个,古代好像因为皇帝都认他当祖宗,所以不能乱动他的皇陵。就算是秦末大动荡的那两百多年,大家也担心骊山陵联通龙脉,怕会损伤龙脉什么的。」
网友1578:「那这么看的话,确实骊山陵比较安全,也难怪陛下觉得太子葬在别的地方都不安全了。」
话虽如此——
远在咸阳的其他公子们:父亲为何只关心大兄的陵墓是否安全???
主播去买了一份景区地图册,说是地图册,其实包含了很多景区的介绍图文。她特意翻了翻,翻到了地宫布局的复原图。
主播把那个复原图展示给镜头:
【喏,这就是骊山陵地宫的布局。最中间这个是仿雍都蕲年宫建造的,据说是陛下和太子的停灵之所,棺椁就在这里。】
【周围一圈是大秦皇宫,比如正北边是玄宸宫,东边是咸阳宫。依旧是仿皇宫制作的宫殿群,只是砍掉了一些不必要的宫室,规模稍微缩小了一些。】
【这些都属于内城区了,一道城墙相隔,外面就是中城区。中城区据说复刻了天下山川,水银河就在这里。】
【前些年考古队用专业仪器检测过了,按照汞分布的测算,可以确定史书记载无误,水银河确实是照着大江大河分布的。】
【往外再过一道城墙,是外城区。这里有陪葬坑和丛葬坑,陪葬坑就是臣子们的墓葬区域,丛葬坑就是兵马俑这种。】
【最外头还有一道城墙,用来防御鬼界的外敌。这就是整个骊山陵的格局了。】
复原图上画得清清楚楚,一看便知。
但是秦人气傻了都。
李斯气得手都在哆嗦:
“岂、岂有此理!陛下的陵墓格局怎能如此直白地公告天下?这岂非在给盗墓贼指明方向?!”
这次倒是嬴政不怎么生气了:
“那又不是朕的皇陵布局。”
李斯:……啊?
哦,懂了,又是其他始皇帝的。也对,他们陛下肯定不会和公子合葬,约莫又是秦梓桑那边的东西。
蒙恬忍不住频频看向殿下。
扶苏依旧十分淡定,还有心情吃早餐。
这种消息在现代根本不是秘密,网上一搜就能看见了。不曾直播给梓桑位面的古人看见就行,何况阿父要是觉得不妥,肯定直接就把直播掐了。
扶苏猜测阿父可能想看看那个博物馆是什么模样的,才一直按兵不动。
说实话扶苏也好奇。
其他位面的后世,逛始皇陵主要是看兵马俑。唯独这里说主要逛博物馆,可见博物馆里肯定有一些特殊的东西。
扶苏左思右想,也没觉得他们皇陵里有什么特殊的。丛葬区都是些寻常物件,哪里值得细细观赏了?
主播带着大家走入兵马俑展馆:
【目前只挖了一个兵马俑坑,好像是说准备挖第二个坑的时候,突然出土了《骊山陵志》,得知丛葬区还有个藏书坑。】
【藏书坑里什么书都有,想研究秦朝军队的话直接去藏书坑找书就行了,所以就没再祸害兵马俑。这些兵马俑本来颜色很艳丽的,接触空气后氧化褪色了,很可惜。】
扶苏:这么巧的话,那孤就要怀疑是不是我们地府里的人干了什么。
扶苏感觉这像是自己能干出来的事。
毕竟藏书坑本来就是他和阿父留给后人的后手,担忧后人哪天文化断代了,还能靠挖藏书补上。所以他绝对干得出来用藏书坑拯救兵马俑,把考古学家吸引走的操作。
主播在展馆里被人流推着走,胡乱逛了一圈,感觉也没看到什么。这种远距离围观也就是走个过场,真想看细节还不如上网找图片和视频资料。
好不容易走出展馆,主播松了口气。
【好了,逛完兵马俑了。要不是来一趟骊山陵不看一眼兵马俑觉得有点浪费,其实我是不太愿意进去挤的。】
【接下来我们就去博物馆,那边……唉?我突然发现直播间热度怎么这么高?】
主播可算发现在线观看人数不正常了。
数了半天发现人数显示好几亿,这个数值明显不对劲。忍不住吐槽了一句平台又出bug了,这次的bug有点离谱。
他们平台的用户总人数都没这么多。
算了,不管它。
随手向签约自己的经纪人反馈了一下这个问题,主播很快就把它抛之脑后,继续直播。
【骊山陵这边的博物馆有好几个,最不出名的那个就是展览一些陪葬品的。大部分都是挖兵马俑坑的时候挖出来的,还有一些是从周围的丛葬坑里零星出土的。】
【剩下的几个博物馆就比较有意思了,我们第一个要去的是秦二世画作展。】
扶苏:?
扶苏仔细一回忆了一下,他应该没多少画作流落在外吧?这还值得单独弄个博物馆出来展览?
怀疑自己记错了,扶苏还发消息问阿父。他的作品99%都陪葬地宫了,成为了地宫里宫殿中的装饰挂画来着。
秦政也有些疑惑:
「朕记得,你只有寥寥几幅画作传世,其中有些还是阴嫚他们说要陪葬的。」
该不会是他其他儿女孙辈的墓被挖了吧?!
好在主播很快给出了解答:
【前些年官方派遣最新的小型探测机器人进入地宫,录制了里面的影像。大量只存在于史书记载的二世亲笔画终于重见天日,让我们可以一睹太子的画技。】
【不过正品肯定还是在地宫里没动的,机器人只是进去拍摄了一下,拍完就出来了,没有打扰老祖宗们。所以博物馆里的那些画都是仿品,通过电脑技术还原修复,再打印出来的。】
提起这个,弹幕就跳得飞快了。
「打印的可还行,好歹找人照着画一幅啊!」
「你说得倒是轻巧,太子几十年里画了几千幅画呢,复刻得过来吗?」
「这个得复刻得很像才行吧,不然就失去了展览的意义」
「别争了,已经有大佬在学了,你得给人家点时间」
「我听说现在展览的大部分还是打印画,偶尔几幅替换成了亲笔绘制的高仿」
「是这样的,那高仿防盗措施做得,我差点就以为是真品了」
「害,好多文物的展览也是用的仿品,不照样上一堆防护吗?正常的啦」
嬴稷看得眼花缭乱:
“梓桑画了几千幅画啊,他怎么那么闲?”
嬴柱:……重点是这个吗?
嬴柱义正言辞:
“画这么多画一定很辛苦吧,梓桑这孩子就是不知道好好爱惜身体。”
看他,他这样才是个慈爱的长辈。不像他爹,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下回见到梓桑一定要好好说道说道。
嬴政也在疑惑:
“他怎么那么闲?”
很快,嬴政就想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