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字惊鸿 作品

第 228 章 骗与被骗(第3页)

<p>秦政路过儿子窗前,驻足和他说了几句话。</p>

<p>四岁多点的稚童脸上已经有了坚毅之色,坚持习武也将一张小嫩脸稍稍晒黑了些许。</p>

<p>他不是个白嫩的小崽,而是个一看就能上树下水在村里到处折腾的健壮小孩。但玄景其实没那么熊,反而是小时候白嫩的梓桑经常干这种事情。</p>

<p>可见人不可貌相。</p>

<p>秦政看着他这副模样,已经可以想象出孩子长大后会是什么样子了。</p>

<p>应当是个健朗的年轻人,身形高挑肌肉有力却不会显得魁梧。虽然不是阳光开朗爱笑的性格,却沉稳妥帖叫长辈不必为他操心。</p>

<p>他只是不爱笑,但他不会冷脸对着你。你和他说话他都会认真倾听,长辈有什么想法他都会尽量满足,默默地做完却不会跟你邀功。</p>

<p>——然后用委婉的手段让你从侧面知道他的付出,并留下一个“玄景真是谦逊”的印象。</p>

<p>有些像大桥松,却比大桥松更多几分腹黑。</p>

<p>如果说扶苏的伪装是彻头彻尾的骗局,玄景就是在自身优势上发扬光大。夸大自己的优点,藏匿自己的缺陷,最后塑造出一个长辈都喜欢的形象。</p>

<p>秦政对他很是欣赏,觉得秦王的这个儿子养得极好。</p>

<p>就是对父亲太不设防了一点。</p>

<p>和他家阿苏一个毛病。</p>

<p>秦政同玄景说道:</p>

<p>“梓桑性子霸道又说话难听,是朕以前没养好,把他惯坏了。他虽是你阿兄,却跟个小孩子没什么区别,你莫要与他计较。”</p>

<p>玄景连忙起身行礼:</p>

<p>“太子言重了。”</p>

<p>他何德何能让父亲亲自过来向他致歉,

其实他也没有把梓桑的那点坏毛病放在心里。他才不和秦梓桑计较呢,他是个有肚量的人。</p>

<p>秦政拍了拍儿子的肩膀:</p>

<p>“梓桑要是有你一半稳重就好了,朕也不必日日忧心他。可朕近日国事繁忙,有件事须得托付给你。”</p>

<p>玄景意识到父亲想说什么:</p>

<p>“您放心,我会照顾好阿兄的。”</p>

<p>秦政握了握他的小手:</p>

<p>“也不必你照顾他,那么多侍从在呢,你照顾好你自己就行了。你帮朕盯着他点,别叫他又伤了这里磕了那里的。”</p>

<p>玄景答应下来。</p>

<p>秦政只是略聊了两句就离开了,只留身负重任的玄景深感责任重大。</p>

<p>他忽然就觉得父亲说的有道理。</p>

<p>秦梓桑幼稚是秦梓桑的事情,他个大人活得和小孩子似的,自己何必跟他一般见识?平白拉低了自己的岁数。</p>

<p>虽然在这个世界他不幸成为了梓桑的阿弟,但只要他心里不认,他就也可以是梓桑的阿兄。</p>

<p>玄景觉得自己的心理年龄可比梓桑大多了。</p>

<p>当转变视角去看梓桑后——</p>

<p>其实秦梓桑也没那么讨厌,就是爱炫耀羽毛的小孔雀。自家阿弟要是这样,自己肯定就不会先入为主地讨厌他了。</p>

<p>上午玄景肩负使命来到正殿,开始了他的盯梢日常。</p>

<p>扶苏提出想出去玩雪,被玄景严肃制止了。不可以,会把手冻伤。</p>

<p>扶苏在软榻上躺久了,被玄景指挥人拉起来。久坐久躺都对身体不好,躺一会儿就得下地走两步。</p>

<p>扶苏……</p>

<p>扶苏气得把小孩捉过来揉了一把脸:</p>

<p>“阿父真是够了,还给我找个小管家公过来。”</p>

<p>自己没空盯着儿子,就忽悠别的儿子来帮忙盯人,不带这样的。秦玄景你也太好骗了,你都腹黑都到哪里去了?</p>

<p>玄景抗争无果只能躺平任揉,心里暗暗决定要好好习武,这样等他力气比梓桑大了,梓桑就没办法仗着年龄欺负他。</p>

<p>玄景被揉得说话都断续了:</p>

<p>“看你、被管着、我、心情好。”</p>

<p>他才不觉得自己是被父亲骗了呢,他分明就是自己想看梓桑被管。尤其是管他的还是自己,那就更爽了。</p>

<p>扶苏冷笑:</p>

<p>“阿父就是拿捏住了你这个想法。”</p>

<p>谁说忽悠人只能是忽悠别人去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了?</p>

<p>最高明的忽悠正是他爹干的这种,把人忽悠来做那人本就很乐意去干的事情。完了人家还不觉得你在忽悠他,因为你顺应了他的本心。</p>

<p>玄景拒不承认:</p>

<p>“父亲才不会忽悠我!”</p>

<p>不管怎么说,扶苏的悠闲日子是一去不复返了。虽然被玄景约束的事情做起来不费劲,也确实对他身体好,可主动和被迫总归是有点区别的。</p>

<p>扶苏表情难看地被他拉着在廊下转了几圈,只玩了两刻钟的雪,甜食也被约束着没让多吃。</p>

<p>以前侍从不敢管的,他都敢管。</p>

<p>以前侍从会碍于公子的命令被迫违背医嘱的,现在想都别想,有另一个公子给他们撑腰了。</p>

<p>扶苏的作息饮食健康起来,短短半个月就容光焕发了许多。秦政和秦王看过之后都夸玄景能干,家里没他不行,阿兄以后就交给他照顾了。</p>

<p>玄景崽迷失在了夸赞里。</p>

<p>他沉稳地应答:</p>

<p>“父亲放心[(.co)(com),

以后阿兄都交给我。”</p>

<p>扶苏:……</p>

<p>这人是真不觉得自己被压榨童工了吗?那两人要个四岁的崽子照顾二十岁的兄长,当事人就真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吗?</p>

<p>没救了,抬走。</p>

<p>照顾人形成习惯后可就不好改了,而养成一个习惯只需要二十七天。</p>

<p>玄景完全忘记了应该兄长照顾弟弟而不是反过来,也没发现自从他开始照顾兄长后,就下意识包容了很多兄长身上原本叫他忍受不了的小脾气。</p>

<p>秦王没好气地对秦政说道:</p>

<p>“朕的儿子倒教你养成个操心命了。”</p>

<p>别以为他看不出来,这人就是见不得玄景总和他宝贝儿子别苗头。不仅出手化解了双方的积怨,还反手给他儿子养出一个褓姆来。</p>

<p>褓姆,指专职替古代君主的姬妾抚养其子女的人,要照顾生活起居方方面面。</p>

<p>秦政被揭穿了也不惊慌:</p>

<p>“玄景以前不爱照顾弟妹,与弟妹们关系处得一般。你不是一向犯愁此事?有了照顾梓桑的经验,或许能解决他这个问题。”</p>

<p>毕竟梓桑是最难搞的弟妹类型了。</p>

<p>秦王:“……那朕还得多谢你?”</p>

<p>秦政面不改色:</p>

<p>“无需客气,你我不分彼此。”</p>

<p>秦梓桑的厚脸皮当然是遗传的,所以他亲爹也不会脸皮薄到哪里去。</p>

<p>兄弟俩的关系虽然亲近了些,却不代表就不会闹矛盾了。该互怼的时候还是毫不客气,越发有后世那种虽然喜欢互损但感情其实很不错的兄弟模样。</p>

<p>等玄景惊觉自己确实是中计了时,已经过去了许久。</p>

<p>然而他确实养成了管束扶苏的习惯,看不惯对方作践自己身体,而且兄弟两个确实培养出了感情。</p>

<p>玄景别别扭扭地说:</p>

<p>“秦梓桑,你今天已经吃了五个橘子了,再吃就要上火了。”</p>

<p>扶苏充耳不闻。</p>

<p>侍从已经飞快把橘子撤了,连扶苏手里正准备吃的也一并抢走。</p>

<p>扶苏:……</p>

<p>玄景:……</p>

<p>玄景强调道:</p>

<p>“我不是在关心你,我只是不想看你过得太舒坦。”</p>

<p>扶苏拿帕子擦了擦手:</p>

<p>“知道了,你就想折磨我,你是个坏弟弟,绝对没有一点好心肠。”</p>

<p>玄景:孤听出来你在讽刺孤了。</p>

<p>玄景反唇相讥:</p>

<p>“那还是比你好心一点的。”</p>

<p>扶苏不痛不痒:</p>

<p>“是啊,我就是个大坏人,我认。”</p>

<p>这种吵架就没有结果,玄景根本就赢不了。无论你说什么对面都不生气,还嬉皮笑脸地表示你说的对,吵了也白吵。</p>

<p>收拾不了阿兄,只能出去欺负几个软柿子出出气。</p>

<p>比如跑去章台宫帮父亲出主意坑害渊国贵族和夏国贵族,证明一下自己的脑子并没有退化,只是单纯的对梓桑不好使而已。</p>

<p>秦王正巧收到渊王被捉的消息:</p>

<p>“渊王冒着风雪想渡海,可惜恰逢雪停,脚印暴露了行踪。”</p>

<p>原本要是雪一直下,以渊国近期的降雪规模,那点脚印要不了几分钟就会被新雪掩盖。</p>

<p>结果他就是那么倒霉,雪停了。</p>

<p>渊王没料到这一点,他走的时候根本没处理痕迹。走远了才发现雪越下越小。之前留下的脚印估计还没彻底盖住,只能临时处理新脚印。</p>

<p>但是自己积攒下来的雪是蓬</p>

<p>松平整的,

他拿个东西把脚印扫掉就会留下更多的痕迹。</p>

<p>这又不是在山林里,本来就地形杂乱,雪被弄得乱七八糟或许不好分辨。在一望无垠的平原地区,这么做实在太显眼了。</p>

<p>渊王只好兵分几路,试图故布疑阵把追兵引去其他地方。可惜无论分几路兵都是没用的,到码头肯定被抓。</p>

<p>玄景拿过奏报展开一看:</p>

<p>“他连码头都没到?”</p>

<p>还是扶苏之前提出的建议生了效。</p>

<p>扶苏说给庶民立功的机会,所以渊王逃到某个村子附近时,被村里人发现了端倪,果断就上报了。</p>

<p>抓住渊王可是大功一件,奖励自然不会只是区区金钱。当地的太守给他们算了军功,向秦王请爵。</p>

<p>玄景了然:</p>

<p>“这是故意树立一个典型。”</p>

<p>有了抓住渊王的庶民翻身成为贵族的先例,等日后消息传到夏国去,遇到类似的情况肯定也会有夏国人企图效仿。</p>

<p>夏帝怕是插翅难逃了。</p>

<p>秦政提醒儿子:</p>

<p>“最近各地流传起夏帝能力不行的流言来,夏帝被气病了。”</p>

<p>夏帝不一定能活到灭国那天。</p>

<p>对于一个骄傲自负的帝王来说,你骂他昏聩他可能只是有点生气。但是你质疑他的能力,他一定会超级生气。</p>

<p>本来这些年就老有人说夏帝不仁德才会引来天降灾祸,夏帝烦不胜烦,心情就没有好的时候。</p>

<p>人总是生气,便会更容易生病。</p>

<p>最近他心情越发糟糕,也是因为流言的关系。</p>

<p>玄景意识到他哥又干了什么:</p>

<p>“梓桑背着我悄悄做什么坏事了?”</p>

<p>秦政轻笑了一声:</p>

<p>“他做的可就太多了。”</p>

<p>原本大秦只是想解决天人感应的说辞,把帝王从天灾里摘出去。扶苏认为既然都要散播流言,不如多做点安排。</p>

<p>于是夏国各地一开始的说辞是质疑这个天人感应是否靠谱,如果真的是夏帝不仁上天才降下惩罚,为何别国境内也不太平。</p>

<p>夏帝正高兴呢——对对对!别国也灾祸不断总不能跟他有关系吧?他还能管到别国去?他只是夏国的君主啊!</p>

<p>然后流言就变成了:</p>

<p>「夏王僭越称帝,强行宣称自己是天下共主,因而牵连了三国。」</p>

<p>夏帝当时就气得头疼了两天。</p>

<p>好在这番说辞站不住脚,僭越称帝是他自己的行为,凭什么连累三国,又不是三国认了他的帝位。</p>

<p>所以流言很快又变成了此事确实和夏帝无关,夏帝并不昏聩。</p>

<p>夏帝重新舒坦了几日。</p>

<p>接着听说了新观点:</p>

<p>「既然不是夏帝昏聩,那为什么上天要降下灾祸呢?这事是老天爷的主意,我们无法得知。但我们可以确定,夏帝说他是老天爷亲儿子这件事是骗人的,他根本没办法和上天感应!」</p>

<p>夏帝:……</p>

<p>天人感应的问题解决了,天人感应遗留的麻烦却还在。现在夏帝要么承认自己昏聩,要么背下愚弄臣民的黑锅。</p>

<p>这还没完,紧接着就是对夏帝能力的质疑。</p>

<p>先质疑他们老夏家搞个天人感应没什么卵用不说,差点把自己埋进去,是不是夏家君主比较蠢。</p>

<p>很快这个质疑凝聚到了夏帝一人身上,毕竟夏帝准备十几年结果愣是灭不了渊国属于事实,还被秦国摘了桃子。</p>

<p>这不就是能力不行吗?</p>

<p>最后图穷匕见</p>

<p>,开始宣扬秦王有多英明神武。夏帝从此沦为对照组,遭到了反复拉踩。</p>

<p>玄景看完忍不住说道:</p>

<p>“梓桑果然很懂怎么气人。(<a href=" p="">

硬生生远隔千里给夏帝气病了。

恰逢最近又一次大降温,来得太过猝不及防,宫人没有及时增添更多的炭盆保暖,本就虚弱的夏帝病得更严重了。

听说现在情况不太乐观,一个没养好可能就会一命呜呼。

玄景立刻起了坏心眼:

“既然病重将死,那就让他直接死了了事。我记得夏国还有当初父亲和梓桑留下的后手,正好可以发挥作用。”

夏帝虽然能力一般,可他到底是实权帝王。换成个十岁出头的皇子继位,本就不是上下一心的朝堂只会更乱,对方也根本镇不住场子。

秦王和秦政也是这个想法,点头赞同了玄景的提议。

事实上夏帝能那么恰到好处的着凉,加重病情,里头也有秦国的手笔。

玄景又翻了几封奏折,出了几个坑害敌国大贵族的坏主意,就回太子宫去了。

把睡午觉已经睡过头了的阿兄从床上叫起来,同他说了一下渊国和夏国的最新近况,又说了自己提出的几条建议。

扶苏掩唇打了个哈欠:

“不错,你已经学到了为兄的几分精髓,馊主意出得像模像样。”

玄景呵呵一声,根本不理他。

换成以前,玄景肯定要争辩一番,不让扶苏往自己脸上贴金。他本来就是腹黑的性子,不用跟扶苏学也会坑人,哪里就是扶苏的功劳了。

但现在,玄景深知自己说不过他哥,干脆不来自讨苦吃了。只要无视对方,那话就只是打中了空气,说了也白说。

扶苏把小孩揽过来,脑袋往他头顶一搁,用玄景崽给自己当个支架撑着头。玄景习以为常地忽略他,自己翻书看。

挣扎是没用的,与其浪费力气,不如干点正事。

扶苏抱着小孩又打了个盹,才松开他伸了个懒腰。

听到小孩头也不抬地丢下一句“你该出门走走了”,才不情不愿地答应下来。下了软榻披上外袍,出门溜达去。

两刻钟后,他带回来一个小雪人放在玄景桌上。

扶苏哄小孩似的说:

“阿兄给你捏了个雪人,你看他长得像不像你?”

玄景默默地看着那个丑雪人:

“你还是尽早放弃堆雪人这个难度过大的爱好吧。”

玄景以前以为他哥是故意捏个丑的来埋汰他,但是想想大家都是扶苏,长得一样,这么做属于伤敌一千自损一千。

后来就发现了,他猜的果然没错,秦梓桑就是单纯的手艺太差而已。手残就不要挑战精细的手工活了,为难自己也摧残别人。

扶苏轻哼一声:

“不喜欢就算了。”

玄景叹了口气,让人把雪人挪到外头去,找个不会被踩踏的位置放好。

玄景故作嫌弃地说:

“丢在屋子里很快就要化的,到时候又流了满桌子的雪水。”

扶苏微微挑眉:

“随你。”

而后出门又捏了两大一中三个雪人,最后大中小雪人一家四口排排站地立在栏杆上,很是和谐。

他想了想,又补了一个纤细的大雪人,不能忘了阿娘。

玄景通过窗户看到这一幕:

“……幼稚。”

说完还是凑到窗户跟前提醒了阿兄一句,今天风大,可能会把雪人吹掉下去。扶苏就把雪人挪到了廊下靠墙的地方,叮嘱侍从小心不要踩到。

作者有话要说

秦王:口嫌体正直

玄景:口嫌体正直

秦政:顶级大忽悠

梓桑:顶级大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