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的云 作品

第1793章 盐利岂能轻易让(二)(第3页)

所以这次很多之前行解盐的地方也纷纷上疏,不愿再行解盐,他们的理由是由于解盐价高质劣,百姓不愿意食用,私盐泛滥,国课亏损,这些官员们在奏疏中称:“盐徒兴贩,在北者取之长芦,在南者易之两淮,是河南五府名属河东,其实所食者长芦、两淮之盐矣。民食朝廷官盐,乃令假手于盐徒之私贩,不亦深可惜哉?为今之计,莫如量为通变,近北者分属长芦,近南者分属两淮,近西者仍属河东。庶盐行既便,其价自减,彼私贩者不禁而自息矣。”

但是河东巡盐御史金阶上疏称现在解池的食盐生产已经得到了恢复,他在奏疏中称:“今春琼珠布满,盛夏捞采,可足数年。淮商富,解商贫,数年盐少以来,微本压垫,负累已久。今盐花甫盛,而复夺其行盐之地,此辈有委而去耳,如边饷何复?”

支持解盐的晋党最主要的论据,就是解盐关系到朝廷的边饷和军储,这确实朝廷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朱载坖对此也十分的头疼,因为解池减产,对于山西的经济也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影响,山西的官员们也纷纷上疏称:“往者解池减产,乃创为预责商办,待池盐盛生补给之说。迄今为河东大害,环中条数百里间,富家无故破产者十室九矣。”

而在这场行盐地域的大争夺中,原本应该发声的两淮盐运司却一言不发,原本朱载坖还颇为好奇此事,结果一看,两淮巡盐御史孙继先为山西盂县人,他肯定不愿构怨于乡党,所以只能选择不吭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