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1章 考察

苏州行宫,澄心堂。

此处并非扬州驿馆,而是苏州府专为帝后驻跸修缮的园林式行宫。澄心堂临水而建,窗外便是精巧的假山叠石与一池碧水,几尾锦鲤悠然游弋,环境清幽雅致,与扬州驿馆的肃杀迥然不同。

堂内陈设亦显江南风韵,紫檀家具线条流畅,墙上挂着意境悠远的水墨山水,熏炉中逸出的是淡雅的兰芷之香。秦玲与孔衫端坐于上首,已换上更为舒适的常服。

苏州知府周砚步履沉稳地步入堂中,依旧身着那身半旧却整洁的青色官袍。他身后跟着两名书吏,小心翼翼地抬着一个沉甸甸的樟木箱子。周砚行至御座前,一丝不苟地跪拜行礼:

“臣周砚,参见陛下万岁,王爷千岁。”

“平身。”秦玲的声音温和,抬手示意。徐姑姑早已在侧下方备好了一张锦凳。

“谢陛下,王爷。”周砚起身,并未立刻落座,而是示意书吏将箱子抬到御前空地上。他亲自打开箱盖,露出里面码放得整整齐齐、封面标注着年份月份的厚厚簿册。

“陛下,王爷,”周砚的声音平稳而清晰,带着事务性的汇报口吻,“此乃苏州府近三年以来,府库兵粮之出入、仓储、转运、损耗等各项详细簿册,共计三十六卷。自臣三年前到任之日起,至今年三月末止,一笔一划,皆由府衙户房、仓大使及转运司官吏共同记录、复核、签押,并加盖府衙印信。每季亦有按察司派员查验印封。”

他微微躬身,态度恭谨却不卑不亢:“臣斗胆,请陛下与王爷审阅。若有不妥之处,臣甘领责罚,并即刻详查更正。”

秦玲的目光落在那满满一箱子的簿册上,凤眸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化为赞赏。她与孔衫对视一眼,均在对方眼中看到了对这位知府行事作风的认可。寻常官员接驾,无不挖空心思献上奇珍异宝或颂扬文章,这位周知府倒好,直接将最核心、也最繁琐的府库账目抬了上来,其务实、坦荡与自信可见一斑。

“周卿家办事,果然严谨细致。”秦玲颔首,语气中带着赞许,“呈上来吧。”

“是。”周砚应道,亲自从箱中取出最上面标注着“永昌七年”的总纲簿册和几卷关键分册,由徐姑姑接过,恭敬地呈送到帝后面前的书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