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朝中有人(第3页)
——————
“潞州有晋国大将周德威坐镇,梁军在短时间内对其构不成什么威胁。杨师厚名义上还是河北行营招讨使,而今河北局势微妙,校尉不意让他插手。”
一时间,汴梁城中的各个商铺,皆推出了‘绿豆汤’这一饮品,没有条件冰镇不要紧,价格更低一些,总有人赏脸。
“朱温能听那妇人的话?”
“回禀王妃,朝中的说法,沧州现在还未攻下,杨师厚杨太保也已转攻潞州,人人都说河北局势已然焦灼,或要再打半年……”
“你这小孩子,年龄不大,说话却一套一套的。你就直说,大厨是何人?”
其后又因为魁首幻音坊女帝的完整画像一更新,更是引得世人惊叹,一夜而生无数爱慕者,听闻凤翔的外地游人这半年都增长了数万。
他眼珠子咕噜噜一转,用询问的眼神看向段成天。
单只着袍裙,倒显得太轻浮了些。
“忘不了,就等郎君回来为王妃写评语了。”
除此之外,其内还有小池、花园……
骆小北旋即告退而去,张贞娘便才有些索然无味起来。
那不良人却是捋须一笑,自我介绍道:“在下兖州分舵第八代不良人、赵从宜,乃如今汴梁马行的负责人,小郎子可是天速星的关门弟子骆小北?”
此时,外间燥热无比,张贞娘却尤显慵懒的倚在楼阁中,一边享受着四面冰块带来的冷气,一边舒坦的饮着酸梅汤,只是有一搭没一搭的听着说书人为她讲故事。
本已准备告退的骆小北见张贞娘忽地提起此事,便霎时立住,继而一板一眼道:“正好五个月,将近半年。”
大半年前萧砚居于汴梁时,常出入宫城,她便多次伴在朱温身侧面见过他,当时只觉有趣,就随口替萧砚说了几次好话,却不知后者竟就一直对她感激起来,逢年过节都遣安乐阁的人送礼,更是一应新菜品,都早早的送来供她品鉴。
说罢,他才解释道:“此物,乃校尉给那张贞娘写的胭脂评评语,以及校尉对其写的信,天速星还是莫要好奇的好。”
“算他有点良心,记得本妃这一点恩情。”
顺着她的目光看去,便能看见外间供不应求的酸梅汤,此时却摆满了一盛有冰块的木箱,似是什么不值钱的东西一般,孤零零的放在角落里。
“这等军机,小的也不清楚……”骆小北犹豫了下,道:“倒是王妃,常常出入宫苑,可能替小的们带点消息回来?安乐阁上下,可都祈愿着郎君平平安安……”
“又是你这小鬼。”张贞娘披了一件外衫,娇笑着出去。
骆小北霎时正色,一脸正经的叉手行礼:“小北见过前辈。”
他而今虽年幼,但早已从段成天口中听说过。兖州分舵的不良人,才是萧砚真正的心腹,是他起家最大的助力,以后其内的佼佼者,说不得就会成为不良人中的高层。
“咳……不瞒王妃,大多新菜的点子,多出自郎君之手。他出征前,留了许多锦囊,说到了一定时候,就可以打开研究研究新菜品。”
一旁,有不良人一身客商打扮,捋着胡子道:“校尉的意思,便是想办法让那张贞娘献言,遣朱汉宾领兵入河北。杨师厚过于老成,恐不好在他眼皮子底下藏住河北私军……”
“安乐阁的伙计说,此次不是酸梅汤,是一新菜品,名为‘皮蛋瘦肉粥’,是为晨间早食,想请王妃品鉴品鉴……”
张贞娘有些无聊,便召人来询问。
述里朵只着了一件单薄的交领束腰袍裙,负手立在自己的卧帐外,美目虚掩,能看见一只海东青发着鹰唳,从南飞来,落向了大帐的方向。
……
她便略略回眸,淡声吩咐道:“你借问奥姑的事,去大帐打探……”
“哦?”
在极短的时间内,此物已成为达官显贵待客、自饮的必备之物,且因单价偏高,更能彰显身份。而因为配方独家,几乎是安乐阁一家独大。
说到了此处,她便霎时想起了萧砚。
“王妃,安乐阁又送东西来了……”有侍女恭敬入内,禀报道。
那客商打扮的不良人补充道:“不需要让朱汉宾顶替杨师厚,但只要他出河北,杨师厚便会留驻于潞州。校尉在河北的布局便大有可为。”
段成天咳嗽一声,有些不自然的将其揣进怀中。
“就是嘛,又不是人人都能像天暗星校尉那样……”骆小北嘀咕道:“再说了,分明是你说的要教我杀人技,结果就是跑外卖。不跑快点,能行吗?”
胭脂评这一美人榜,早已流传于大江南北,甚而在西域塞外,都有江湖人在讨论此事。同时,因有专属的评语以及详细的信息,胭脂评的含金量还在不断抬升。汴梁城内的美妇人小娘子,谁不想花重金贿赂安乐阁,以期能登榜?
在大营里,可没有大块大块的冰块解暑。
段成天亦是眸光一变,与赵从宜对视了眼。
固然弱势,她也需要保持王后该有的威仪。
“备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