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3章
就这么着,一上午都有人给沈隽意送吃的。
有热馒头、新鲜菜、自家腌的咸菜、刚烙的饼,还有人送来新捞的鱼。
每样东西都不贵重,却全是乡亲们的心意。
他们用最朴实的法子表达感激,用最真诚的行动回报恩情。
楚元化在一旁看着,跟沈隽意感慨:“沈大人,您可真是深得民心。我从没见过百姓这么爱戴一个官。”
“这些都是最普通的乡亲,他们盼的其实很简单,就是有个安稳的家,能过好日子。”沈隽意望着远处忙着拾掇新家的人们,眼里满是温情,“你真心为他们着想,他们就拿真心待你。”
“可不是嘛大人。这些天总有人来送吃的,都是自个儿舍不得吃的好东西。”楚元化想起刚才看到的情况,“我瞅见有个老太太,自个儿舍不得吃鸡蛋,专门给您蒸鸡蛋羹”
“所以咱更不能辜负他们的信任。”沈隽意说得认真,“虽说房子分完了,可后头还有不少事要做。得让他们不光有房住,还能在这儿真正过好日。”
这样的场面连着几天都有。
每天早上,沈隽意住处门口准摆着各种吃的。
有时是热粥热饭,有时是新鲜菜,有时是刚烙的饼。
日子长了,送吃的人越来越多,吃食也越来越丰富。
大伙儿像是暗地里较着劲,都想把自个儿最拿手的东西做给沈隽意吃。
譬如这日就有个小女孩跑来,手里拿着个煮鸡蛋。
“沈大人,这是我去河里掏芦苇丛得来的鸭蛋,奶奶让我给您送来的。“小女孩奶声奶气的,小脸红扑扑的,可爱得很。
沈隽意蹲下身接过鸡蛋:“谢你,小妹妹。跟奶奶说我爱吃。“
“沈大人,奶奶说您是好人,以后我长大了,也要成为您一样的好人。”小女孩说得认真,大眼睛里全是纯真和孺慕。
听到这话,沈隽意心里头暖烘烘的。
“好,”沈隽意和声细语地说,“那你好好吃饭长大,以后做个对大伙儿有用的人。”
“我记下啦!”小女孩用力点头,蹦蹦跳跳地跑回家去了。
望着小女孩儿跑开背影,沈隽意攥紧了手里的鸭蛋,叹了口气。
这些乡亲虽说日子过得不富裕,可心里头敞亮得很。
他们用最朴实话、最直接的法子表达感激,让人没法不动心。
可沈隽意也清楚,不能由着大伙儿总这么送东西。
要是乡亲们总把自家舍不得吃的送来,不光添了他们的负担,时间长了怕也会惯出不好的习气。
于是选了个日子,沈隽意把心里的想法说了出来。
“各位父老乡亲”沈隽意朝着围拢来的几百号人,“头一桩事,我得好好谢谢大伙儿这些天的挂牵。你们送来的吃食,每一样都让我尝出了浓浓的心意。”
“不过呢,”随后,他话头一转,“我盼着大伙儿往后别再送吃食了。不是我不领这份情,是想让大伙儿把心思搁在更紧要的事儿上。”
台下有人小声嘀咕,不大明白沈隽意的意思。
“你们的心意,我全装在心里了。可要说最好的谢礼,不是给我送东西,是把自己的日子过红火。”沈隽意接着说,“看到你们家家户户都过得舒坦,比啥谢礼都让我欢喜。”
“沈大人说得在理,我们都听您的!”台下有人扯着嗓子应和,“咱们定要把日子过好,不会辜负大人的心意!”
“沈大人说得对!”又有人跟着喊,“咱们要把日子过好,不辜负大人的期望!”
“还有个好消息要告诉大伙儿,”顿了顿,沈隽意的声音扬了起来,“朝廷已经拿定主意,要在江南修大堤坝。这堤坝一修成,就能彻底治住水患,大伙儿往后再也不用怕洪水了。”
这话一出口,台下的掌声、欢呼声浪一阵高过一阵。
“当真?往后真不会发洪水了?”有人激动得声音都发颤。
他们江南地区多雨水,每隔几年,总是会遇到洪涝,每每此时,大家伙儿的心都是吊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