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六丑 作品

第950章 大唐双龙传(乱世)(第3页)

单美仙没有回头,只是微微紧了紧拢在袖中的手。易华伟的预言精准,但李阀的困境也残酷地揭示了一个道理:

纵有真龙之姿,在未腾飞九天之前,也随时可能被强大的外力扼杀!天命并非坦途,而是布满了荆棘与万丈深渊的险途,一步踏错,便是粉身碎骨。乱世如棋,落子无悔,一步生,一步死。

船舱内,气氛与甲板上的凝重截然不同。

易华伟盘膝坐于窗前的蒲团之上。他依旧是一身月白锦袍,袍服质地细腻如云,纤尘不染,只在衣襟和下摆处用极淡的银线勾勒出几缕流云纹路,更衬得他气质清冷高华,仿佛与这喧嚣的乱世格格不入。面前置着一张古朴的七弦琴,琴身呈深栗色,纹理如流水,显然是传世名器。

修长如玉的手指轻轻拂过冰凉的琴弦。他眼帘微垂,眸光深邃平静,仿佛沉入了另一个世界。

指尖拨动。

“铮——”

一声清越悠长的琴音骤然响起,如同初春融化的第一滴雪水,滴落在幽静的山涧寒潭,瞬间涤荡了舱内所有的杂音,也隐隐穿透了厚重的舱壁,飘向甲板。琴音初起时,清泠婉转,如山泉流淌,林鸟轻鸣。旋律中仿佛带着江南三月的烟雨,西湖畔的修竹婆娑,断桥残雪的空濛意境。指尖在弦上跳跃、揉捻、勾挑,技法已臻化境,每一个音符都饱满圆润,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生命力。

这并非简单的演奏,而是将意境、情感乃至精神,都完美地融入到了琴音之中,正是他在《笑傲江湖》百年帝王生涯中沉淀下的、出神入化的琴道修为。

然而,这空灵的意境并未持续太久。

琴音渐转!

那潺潺流水仿佛融入了奔腾的江河,鸟鸣化作了战场上的号角。旋律陡然变得雄浑、激越,带着金戈铁马般的铿锵杀伐之气!弦声如裂帛,似有千军万马在厮杀,战鼓擂动,刀剑交鸣。

一股无形的肃杀之气弥漫开来,仿佛将舱外那万里河山的烽烟战火、无数生灵的挣扎呐喊,都浓缩在了这方寸琴弦之间。琴音时而急促如骤雨,时而沉重如闷雷,每一次拨动都仿佛敲击在听者的心弦上,令人血脉贲张,又心生寒意。

但就在这杀伐之音达到顶峰,几乎要将人心撕裂之际,琴音又是一变!

如同狂风暴雨后的第一缕晨曦,穿透厚重的云层。激烈的旋律缓缓沉淀、收束,最终化为一种难以言喻的苍茫与辽阔。那是一种超脱于战场之上的俯瞰,一种阅尽沧桑后的沉静。琴声变得悠远、深邃,如同亘古不变的星河,如同奔流不息的长江,包容着一切,又漠视着一切。所有的金戈铁马、悲欢离合,最终都在这浩瀚的琴音中归于沉寂,只剩下一种洞悉万物、看破生死的淡然。

一曲终了,余音袅袅,在船舱内久久回荡,也将人的心神也带向了那不可知的辽远之境。

易华伟的手指轻轻按在犹自微微震颤的琴弦上,止住了最后一丝余韵。缓缓睁开眼,深邃的目光投向舷窗外浩渺的江水和两岸隐约可见的、被战火蹂躏过的焦土,眼神平静无波。

“公子琴技通神,此曲……蕴含天地至理,苍生悲欢,妾身闻之,心神震荡。”

单美仙不知何时已悄然立于舱门口,雍容的脸上带着深深的震撼与叹服。单婉晶也跟在一旁,小脸上满是惊奇。

易华伟微微抬眸,目光掠过单美仙,最终落在她身后更远的北方:“琴音不过心声。这乱世,便是最好的谱。”

顿了顿,语气平淡地揭晓了此行的真正目的:“传令下去,航向转巴陵。”

“巴陵?”

单美仙微微一怔,随即秀眉轻蹙。巴陵并非东溟派势力核心区域,更非前往蒋州(南京)的必经之路。

“公子欲往巴陵?那里如今应是巴陵帮的势力范围,我们…”

易华伟淡淡道:“巴陵帮的情报网,四通八达,深入市井江湖,于这乱世,价值连城。此网,当为我所用。”

“此行,取其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