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于役 作品

第791章 威胁齐王

凤祥十四年秋,田唐开国皇帝田秀驾崩。按照周礼,皇帝驾崩要举行国丧,全国都要替皇帝守孝,各诸侯王也要回京,为皇帝守灵。

然而,皇太后郭瑗之却另有顾虑,如今局势动荡不安,藩王们握重兵各怀心思。

若是让他们齐聚洛阳,难保不会有人生乱,威胁到田彻的皇位。

权衡再三,郭瑗之最终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不让各诸侯王回京给田秀送葬。

当然,郭瑗之肯定不敢由自己拟诏,他让皇帝田彻下诏,公布这个消息。

田彻本来觉得母亲这么做有所不妥,可又不敢违拗母亲,只得同意。

皇帝的诏书下达以后这一消息如同一个重磅炸弹,在朝廷上掀起轩然大波。

李斯听说这个消息以后就入宫劝说皇帝,田彻无奈只好把事情说出。

听说这个主意是郭瑗之出的,李斯气恼不已。

郭太后做的也太过分了,居然教唆陛下下这种诏书!

她是真不怕弄得天下大乱。

李斯来到嘉德殿,劝说郭瑗之,希望她收回称命。

郭瑗之面对李斯的劝说是这样说的:

“丞相,孤明白您的意思,不过如今的局势,您应当能看明白,外面那些藩王虎视眈眈,要是让他们进京给皇帝发丧,难保这些人会不会借机生事。”

李斯眉头一皱,郭太后这话倒也有几分道理,只是,这些藩王能善罢甘休?

“太后,齐王,楚王,晋王他们都是先皇的儿子,您不让他们回来给先皇发丧,恐怕会引起他们的不满。”

郭瑗之说:“不是不让他们给皇帝发丧,是有次序,有计划的给皇帝服丧,要分批次,一个一个回到洛阳给皇帝守孝。”

李斯还想再劝,郭瑗之直接让手下人送开。

无奈的李斯只能离去。

出了嘉德殿,李斯忧心忡忡。

皇帝才刚刚驾崩,郭氏就已经迫不及待的对朝政指手画脚。

自己要不要拿出皇帝的遗诏,除了这个祸害?

李斯眼神中闪过一丝狠厉。

最终他还是摇了摇头。

郭瑗之不让藩王回京,这事虽然做的不地道,但也的确是为了皇帝考虑。

要是自己因此赐死郭太后,只怕皇帝就算不说什么,心里也会记恨自己。

哎!暂且忍耐了她这次。

李斯离开后,郭瑗之半躺在榻上,心里气恼不已。

他李斯居然敢来说教自己。

他怎么敢?

如今自己可是皇太后,皇帝的生母。

汉朝的吕太后大权独揽,谁敢说三道四?

“该死的李斯!”郭瑗之忍不住骂了一声。

子佩听到了以后,就在一旁说:“皇太后,既然您这么恼恨李斯,何不借陛下之手除了此獠?”

郭瑗之摇了摇头。

她知道李斯手上还有一封能将自己置于死地的遗诏。

若是自己对他出手,李斯被逼急了,肯定会拿那封遗诏出来,到时死的只能她。

郭瑗之说道:“想除掉李斯,还得细细筹谋。”

……

群臣经过商议之后为田秀上庙号太祖,谥号高。

按照皇帝生前的遗愿,田秀要和赵媛同葬于帝陵。

郭瑗之却不愿意。

她说:“赵媛那个女人帮助废太子谋反,凭什么跟陛下合葬?”

显然,郭瑗之还在为这么多年以来一直被赵媛压着耿耿于怀。

以前她没机会报复赵媛,如今有了机会当然不会放过。

郭瑗之下令把赵媛的灵柩从帝陵移出来,挪到旁边的妃陵。

群臣都觉得此举不妥。

但并没有人为此出头。

赵媛都已经死了,没人愿意为一个死人去得罪皇太后。

按照礼制,天子驾崩了要停灵一年。

田秀临死前虽然留下了遗诏,让天下臣民只为他服丧一日即可。

不过老百姓不用再给皇帝服丧,其他人还是要的。

各地手握重兵的将军、郡守、司马都接到了诏谕,回到洛阳,给皇帝服丧。

所有人都能为皇帝服丧,唯独那些藩王没有得到朝廷的诏令。

这一下子,所有的藩王都炸了。

尤其是汉中王田承业。

他本来就对田彻继承皇位耿耿于怀,此次新皇帝居然不准他们这些哥哥回京给皇帝送达,在田承业看来,这简直就是一种挑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