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什么?”王也惊愕地喊道,“徐庶?”
“什么?”王也惊愕地喊道,“徐庶?” 望着王也的诧异神情,徐庶急忙解释:“并非徐某有意隐瞒,只为避难才改名单福,请小郎君勿怪。”
王也哪里敢怪罪,这可是三国中的大谋士!
有了徐庶,便能找到诸葛亮、庞统、郭嘉等智囊。他们都是谋略界的精英!王也心中激动不已,既然让我遇见,岂能轻易放过。
然而,瞧着王也那热情洋溢的目光,徐庶心中却有些忐忑不安。这小郎君不会有什么怪癖吧?
离开客栈后,王也匆匆赶往蔡府。这一耽搁,已近一个时辰。当他抵达蔡府时,只见府前马车云集,竟有二十余辆之多。
我心中暗惊,路途拥堵原来如此。
王也对蔡府贵宾充满好奇,不解何人能有此等阵仗。
随仆人指引,王也步入静谧花园,再入一厅堂。堂内四人已坐定,蔡邕居中,王也认出其中一人。
行礼毕,蔡邕介绍:尚书仆射士孙瑞、博士祭酒黄崇、河东才子卫仲道。
王也见卫仲道,笑而拱手问候。卫仲道略显尴尬,回礼。两人表面客气,心中各有盘算。
蔡邕讶于二人相识,询问缘由。
王也随意提及:“卫兄曾向我购蚊香。”蔡邕恍然。
卫仲道担心王也搅局,忙转话题:“蔡公,关于婚事,您意下如何?”
蔡邕沉吟:“此事需问过小女,关乎她终身。”
王也闻言,八卦之心大起。原来,卫仲道来求婚,那些马车皆属他。河东世家气派,果然非凡。
王也暗自感慨,不知何时能积累这等财富。
黄崇对蔡邕之言不以为然:“儿女婚事,岂能自主?”他转向卫仲道,满眼赞赏:“仲道温文尔雅,相貌出众,才华横溢,且出身河东世家,名将之后,无论家世、相貌还是才学,皆为上选。”
卫仲道因蔡邕之言沮丧,黄崇的称赞让他重拾信心。他暗想,自己条件世间难寻敌手。
黄崇受卫家厚礼,自然卖力促成。卫仲道信心满满。
王也旁观,心想卫仲道条件娶蔡琰也在情理。若换自己,也会答应。
然而遗憾,卫仲道空有其表,娶蔡琰后不久离世,是否圆房未知,更无子嗣。
蔡琰命运多舛,夫君亡故后,又被匈奴左贤王掳走,育有二子。
驱逐赵日天等人后,王也回望,见自己驴车后方,尚停一辆破旧驴车。
此刻,斗笠男坐在车内,手法熟练地为自己包扎伤口,显然非初历战阵。王也注意到,车棚内还躺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婆婆。
他猜测,刚才呼喊“吾儿休矣”的正是这位老婆婆。
“在下王也,字长山,感谢阁下援手!”王也向斗笠男拱手道谢。
斗笠男点头苦笑:“小郎君客气了,倒是我献丑了。”
王也摆手笑道:“我也是借了宝刀之力,不能与阁下相比。”
他转而询问老婆婆的身份,斗笠男回答:“这是我母亲。”
老婆婆脸色惨白,时而清醒时而昏迷,身形消瘦,似有重病。
经王也询问,得知老人突发重病,斗笠男已遍访长安名医,耗尽家财却未能治愈。
闻此,王也心生同情,对斗笠男说:“我正欲前往蔡府,或许能请蔡公出面,请太医为令堂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