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储君暗战(第3页)
可朱高炽听完,只是虚弱地摇了摇头,态度固执而坚决,几乎没有丝毫尤豫便一口拒绝了周正的建议。
他声音嘶哑却不容置疑:“朕朕活不了多久只想在死前过得痛快一点就算出了事,也是朕自找的,与谁都无关。”
说罢,朱高炽便侧过身闭上眼不再理会,显然是铁了心要将享乐进行到底。
周正看着皇帝决绝的背影,无奈地苦笑着摇了摇头。他知道再劝无益,这位老皇帝一生要强,到了晚年更是听不进逆耳忠言。
离开锦绣阁后,周正没有回太医院,而是径直赶往慈庆宫——他必须将皇帝的状况告知太子,这不仅是臣子的本分,更是为了大明的安稳。
见到太子朱瞻基时,周正将皇帝拒绝医嘱、执意享乐的事一五一十地说了,语气里满是担忧:“殿下,陛下心意已决,臣实在劝不动长此以往,恐有不测啊。”
朱瞻基坐在书案后,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沉默了良久。窗外的阳光通过窗棂照进来,在他脸上投下明明暗暗的光影。
最终,他长叹了口气,对周正说:“周院使的心意,我明白。只是父皇的性子,我也清楚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他既已做了决定就随他去吧。”
朱瞻基顿了顿,眼里闪过复杂情绪:“你们只需尽力调养,其他的事,孤自有安排。”
周正听后,又沉思了良久,最终还是躬身应道:“臣遵太子令。”
只是转身离开时,他的脚步格外沉重。
不知怎的,皇帝病危的消息象是长了翅膀从锦绣阁几个宫女的窃窃私语中悄悄传开。
先是宫人们私下议论,接着消息便流出紫禁城,如同瘟疫般在京城四处散播。茶馆里、酒肆中,百姓们都在低声猜测“陛下是不是快不行了”,连街头
巷尾的小贩都知道,宫里怕是要出大事了。
太子朱瞻基与越王朱瞻墉几乎在同一时间接到了父皇病危的消息。
朱瞻基立刻召集心腹在东宫密议。他站在地图前,手指划过京城的防卫布防图,冷静地规划着名后续步骤:“第一步,加强宫城守卫,尤其是东华门、西华门这些关键节点,必须由咱们的人接管;第二步,派人去和杨士奇商讨一应事务以防万一;第三步,密切关注越王府的动静,派人盯紧朱瞻墉的亲信,一旦有异动,立刻回报。”
朱瞻基条理清淅地布置着任务,眼中没有慌乱,只有对权力交接的精准预判——他必须确保一切平稳过渡,规避任何可能引发动荡的风险。
越王朱瞻墉在得知消息后,眼中却燃起了野心的火焰。
他在王府密室中来回踱步,脸上是压抑不住的兴奋与疯狂。“父皇病危,大哥必然放松警剔,这是天赐良机!”
他猛地一拍桌案,对心腹护卫下令:“立刻召集所有能用的人手,备好兵器甲胄,再过几天,咱们兵分三路,一路控制宫门,一路包围东宫,一路去锦绣阁保护父皇!只要能抓住太子再逼迫父皇下旨传位,天下就是我的!”
多年的隐忍终于在这一刻爆发,他彻底下定了谋反的决心,眼中只剩下对皇位的渴望。
一场围绕储位的宫廷风暴,就这样在暗流涌动中悄然逼近。东宫的灯火彻夜通明,朱瞻基正紧锣密鼓地布置防御;越王府的阴影里,甲胄的碰撞声隐约可闻;而锦绣阁的病榻上,朱高炽依旧沉浸在最后的温存中,对即将到来的腥风血雨一无所知。
紫禁城的夜空,乌云密布,一场决定大明未来的较量,已箭在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