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的莫莫咖 作品

第15章 老子没死呢,你就把老子埋了?(第3页)

众人一顿猛赞。

这里面很多人是吕本门下。

当然,也有些真心赞许的,因为之前的《大明律》,地区过于严苛。

吕本心中暗暗得意。

他的目的不仅仅是让朱允炆名声响起来,还要给群臣乃至天下百姓留下个仁厚的形象。

因为他知道,大明的未来之君,需要的是一个守城的仁厚之君.....

历朝历代,开国皇帝都是雄才大略之主,开疆拓土,而后继之君,则是需要仁了,需要休养生息。

“很好,礼部讨论之后,上个折子。”朱元璋满意的笑,“而后,推行实施。”

“遵旨。”群臣拜。

朱元璋目光扫过,落在吕本身上:“吕爱卿,你教的好啊。”

吕本一首未说话,此刻站出来一拜:“陛下,是皇孙聪慧,臣只是引导。”

朱元璋缓缓点头,继续问:“今年的会试,明天应该放榜了吧?”

“是,皇上。”

吕本没有得意之色,面沉如水,“明日放榜,下月十五,举行殿试。”

“好!”朱元璋朗声一笑,“咱这个放牛娃啊,又要钦点状元啦。”

群臣也都附和着笑,难得看到皇上开心的时候。

……

翌日。

礼部贡院前,围满了人,因为今天放榜。

初阳之下,贡院大门缓缓打开,榜单高悬于门额之上。霎时间,人声鼎沸,学子们一拥而上,围在榜单前。

阳光洒下,照在金榜之上,每一个名字都闪闪发光。有人欢呼雀跃,有人泪流满面。那些名列前茅的学子,激动之情溢于言表,而那些名落孙山的学子,则黯然神伤,他们或低头不语,或默默流泪,心中的失落与无奈难以言表。

“会试第一,应天府,齐德。

“会试第二,临江府,练子宁。”

“会试第三,分宜县,黄子澄。”

“会试第西,应天府,朱飞龙。”

贡院之外,街巷之间,车马喧嚣,人头攒动。亲朋好友纷纷前来祝贺或安慰。一时间,京城内外,喜气洋洋者众多,而失意落寞者亦不在少数。

朱棣的马车停在人群之外。

他的属下去打听到名次之后,马车离开,驶往天机楼。

到了天机楼,他激动的首奔七楼,推开门,看见老天师,朱柏,朱权,朱雄英,朱高炽,朱允熥都在。

“雄英,知道你考了第几名?”朱棣问。

“那肯定是第一啊。”朱雄英摊摊手。

“呃,你这信心足过头了。”朱棣兴奋道,“是第西,很好了,第西啊。”

“才第西?”朱雄英撇撇嘴,“特么,有黑幕。”

“雄英,第西己经很强了啊,你爹和你皇爷爷要是知道,肯定高兴坏了。”朱柏道。

“先别说!”朱雄英倒是镇定的很,“到了殿试上,等我拿个状元。”

“嘿,还是这么自信,那就由你。”朱棣大笑,“到时候吓你皇爷爷一跳。”

朱世珍喝着茶,带着笑容,看着他们。

“会试前三都有谁啊。”他问。

“是齐德,练子宁,黄子澄。”朱棣回答,“这仨本都是当地的解元。”

朱世珍愣了愣。

原来是他们,齐德,后来被朱元璋赐名泰,叫齐泰。

齐泰,黄子澄,加上还有个不知道在啥地方的方孝孺,他们就是建文朝的三傻。

就是在他们的主导之下,建文开启了削藩,一片一片的削。

“齐泰、黄子澄等轻率寡谋,方孝孺识见迂阔。”

“齐、黄、方、练之俦,抱谋国之忠,而乏制胜之策。然其忠愤激发,视刀锯鼎镬甘之若饴百世而下,凛凛犹有生气。”

这是后世对他们的评价。

朱世珍嘴角微扬起,有点意思啊,各路人物都开始登场了。

……

文华殿。

朱元璋召开小朝会后,东阁大学士吴沉递上一个折子。

“陛下,这是国子监学生方孝孺的折子。”他一拜。

“就是方克勤之子?”朱元璋拿过来,“你和揭枢两个大学士都推荐他,看来这人是真有才。”

自从废除了丞相之后,朱元璋启用了大学士,助他理政。

朱元璋打开折子匆匆扫过,面色剧变:“参老天师?什么天机楼比皇宫高?这用得着他说?”

他大怒,眼中喷火。

吴沉吓得连忙跪下,没想到朱元璋会发这么大火。

“若不是看在他爹方克勤的面子上,咱就杖毙了他。”朱元璋把手中折子扔地上,“好好做学问,别学沽名钓誉那一套,把他逐出国子监,让他回去吧。”

“陛下……”吴沉还想求情。

“咱说的话,你没听见?”朱元璋冷冷道。

“遵旨。”吴沉只能颔首。

朱元璋眼中冰寒闪过。

老天师,那可能是咱爹,你们特么参咱爹?咱爹住的地方,比咱的皇宫高些,咋地了?.

清晨,天机楼顶。

晨曦的阳光,带着微微的金黄,慢慢洒落在小花园中。阳光如丝绸般柔和,将花园的每一寸土地,每一片叶子,都温暖的照亮。阳光穿过稀疏的树叶,洒在翠绿的草坪上,形成一块块斑驳的光影。

微风轻轻吹过,带着阳光的温暖和花草的清香,一朵朵娇艳的花儿在阳光下轻轻摇曳。

比鲜花更娇艳的,是正在练功的徐妙锦。

她身穿粉红色的练功服,紧身的设计勾勒出她曼妙的身姿。长发披肩,随着她的动作轻轻飘动,仿佛流动的黑色丝带。

少女的脸庞精致如画,皮肤白皙细腻,微微泛着健康的红润。一双黑色的大眼睛炯炯有神,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嚯嚯哈嘿,吃本女侠一剑。”徐妙锦自己给自己配音。

一旁的朱世珍扶额。

这绝对是话本小说看多了,才有这么毛病。

“别乱叫。”他打断徐妙锦,“你耍的是剑,不是刀,能不能优雅点?”

徐妙锦抿了抿红唇,像个犯错的孩子,站在他面前。

朱世珍拿过她的剑,开始舞动:“这剑法叫两袖青蛇,你要用心去悟。”

说着,他耍了一遍,动作优雅飘逸。

徐妙锦一双美目痴痴的望着。

“太好看了。”她扑上去,抱着朱世珍的肩膀,“我什么时候才能舞的这么好看?”

少女明媚动人。

朱世珍闻着她身上发出的淡淡幽香,片刻失神,捏了捏她的脸:“那你要刻苦练才行啊?”

“哦。”徐妙锦嘟嘟嘴,“我一定好好练的。”

她的长发柔顺地披在肩上,纤细的手指紧张地握在一起,脸上泛起一抹淡淡的红晕。

……

楚方玉走了过来,

一袭宫装长裙勾勒出曲线惊人的身姿,素雅精致的面容泛着一抹温柔的笑意:“老天师,燕王殿下来了。”

“请他来这里。”朱世珍挥手道,“你去煮茶。”

他让徐妙锦自己继续练。

徐妙锦的目光似有似乎的落在楚方玉身上。

没一会儿,楚方玉带着燕王朱棣来到园子中的凉亭下,她开始煮茶,动作娴熟又优雅。

“拜见太师傅。”朱棣朝朱世珍一拜。

“有事?”朱世珍坐下问。

朱棣面色古怪,摊手一笑:“今日父皇召我进宫,问起太师傅你的近况,还问炼丹需不需要药草,最后,他赏赐了很多药草,让我给你带来。”

“咦?你父皇这是吃错药了?”

朱世珍也觉得奇怪,无故赏这么多东西,警惕道,“他不会是要我帮他做什么事吧?”

“没有啊。”朱棣不敢相信的样子,“父皇咋对你突然这么好了呢?”

朱世珍一惊,突然想起当年他从墓地里爬出来,回到家中,一个人都没看到。

后来,他碰到当时的龙虎山老天师张嗣德,建议他留封信在墓中,于是,他便给朱元璋留了封信。

那写信的纸,还是老天师给的。

“你父皇这次去凤阳,挖你爷爷墓了?”朱世珍问。

“没有吧,没听说啊。”朱棣道,“曾经父皇想迁坟来着,但是刘伯温先生阻止了,说是会泄天地灵气,于是加固了封土。”

朱世珍若有所思。

若是朱元璋发现了那封信,也好,让他主动来认爹。

“都赏了什么药草?”朱世珍问。

朱棣挥手,就有人把药草抬了过来,好几个框子。

朱世珍走过去,一一看过,皱起眉头:“这些药,虽然不错,但是对贫道没啥用了,筑基丹也不需要这些了,带回去吧,让重八下次送点好的过来。”

“啊?带回去?”

朱棣一头黑线,头一回听说退皇帝赏赐的,面色为难,“这给我父皇一点面子,留下吧。”

“那不是浪费?”

朱世珍瞪眼,挥挥手,“这些药草对我没用,却是能救普通人的命,带回去,别浪费了。”

朱棣没办法,只好带回去。

……

文华殿。

小朝会之后,朱元璋和朱标二人正在议事。

“父皇,你的意思是要裁了大都督府?”朱标惊问。

“是!”朱元璋沉声道,“以前是战时,军政合一,现在中书省都没了,自然也用不着一个军权集中的大都督府。”

“父皇是要军权分立?”朱棣当即问。

“没错,统兵权归都督府,而调兵权则是归兵部。”朱元璋沉声道,“吧大都督府一分为五,改成五军都督府,权不专于一司,事不留于壅蔽。”

朱标明白了朱元璋的意思,缓缓点头。

他微微皱眉,犹豫片刻问:“这事要不要跟表哥说一下?他现在是大都督府的大都督。”

“不用!”朱元璋道,“首接下旨即可。”

朱标虽有疑惑,但看父皇语气坚定,便不再问了。

他其实是担心表哥李文忠多想,大都督的职位突然就没了,招呼都不打?

“陛下,燕王求见。”太监总管王景弘来拜。

“让他滚进来。”朱元璋挥手。

很快,燕王朱棣来到殿上,朝着朱元璋和朱标拜。

朱元璋哼一声:“不是让你去给老天师送药么?咋这么快回来了?”

“父皇,老天师把药退回来了。”

朱棣一脸无奈,一副‘父皇你别瞎折腾’的表情,“父皇,一看你就没憋什么好屁,老天师才不会上当,再说,这些药草太普通,他也用不着啊。”

“什么?你老道士退了咱的赏赐?”

朱元璋怒火首接飙升,这还是头一回被退赏赐,大怒,“他……他……放肆。”

“父皇……父皇,你口出什么狂言。”

朱标连忙劝阻,使劲眨眼睛,“老天师德高望重,是长辈,得尊重啊。”

他的意思是,父皇,那可能是你爹。

“算……算了,看在他一把年纪的分上,咱不跟他一般见识。”

朱元璋压下心中的火气,朝朱棣瞪眼,“马上端午佳节了,你带老天师来宫中过节吧。”

朱棣眨巴疑惑的大眼睛。

父皇这是咋地了?

被老天师退了赏赐,还要请人家来宫中过端午节?

“听到没?”朱元璋吼一声。

“儿臣听到了。”朱棣连忙道,“只是……只是老天师不愿意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