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仓廪丰实:预言破灭,盛世初显(第2页)
“快!快卸车!丙字仓满了!丁字仓也快见底了!赶紧开戊字仓!不!立刻征调民夫,给本官连夜加盖新仓!”
长安太仓令嗓子己经喊哑,脸上却泛着前所未有的红光,看着那如同小山般不断堆积的神粮,激动得首搓手。
他做仓令三十年,做梦也没想过有朝一日,会因为仓库不够放粮食而发愁。
“大人!不能再堆了!梁...梁要压断了!” 一个小吏看着一座临时征用的旧庙宇粮仓,那被硕大麻袋压得吱呀作响、明显弯曲的横梁,惊恐地喊道。\小_说+C?m,s, ?耕?芯\醉~全¨
— —
民间,更是家家户户洋溢着前所未有的富足与踏实。
地窖里,土豆堆成了墙,散发着泥土的芬芳;
房梁下,一串串晾晒的番薯干如同金色的瀑布;
孩子们抓着烤熟的、香喷喷的番薯,啃得满脸黑灰,笑声清脆。
主妇们看着满缸满瓮的粮食,再也不用为下一顿发愁,脸上是发自内心的满足笑容,盘算着今年终于能给全家扯几尺新布,给娃儿做双新鞋了。
预言破灭!
最令人心悬的山东之地,虽有旱魃肆虐,赤地千里,龟裂的土地如同老人干枯的皮肤。
然而,那些顽强扎根在旱地里的土豆和番薯,以其深扎的根系和顽强的生命力,硬是顶住了缺水的煎熬!
收获时节,虽然不如丰水区那般硕果累累,但亩产依旧远超往年种植的耐旱粟米!
预想中“赤地千里,饿殍遍野”的惨剧并未上演。
农人们看着窖藏中足够支撑到明年夏收的粮食,跪在田埂上,朝着长安方向重重磕头:“圣君活命之恩!圣君活命之恩呐!”
紧随其后的小规模蝗灾如期而至,遮天蔽日的飞蝗扑向田野。
百姓们却不再像往年那样惊慌绝望。
他们拿着竹竿、敲着铜盆驱赶,脸上甚至带着一丝“看热闹”的轻松。
“怕啥?啃就啃点叶子!咱地里的宝贝(指土豆番薯块根)它们啃不动!”
“就是!谷子麦子被祸害了心疼,这神粮,根在土里呢!它们能奈我何?”
蝗虫群掠过,啃食了一些番薯藤蔓和玉米叶子
,但对深埋地下的块根和大部分玉米棒子无可奈何。
预言中“颗粒不留”的末日景象,如同一个拙劣的笑话,在神粮坚挺的身影和百姓们安心的笑容面前,彻底化为齑粉!
民心,前所未有的安定。
街头巷尾,茶馆酒肆,谈论的不再是饥荒和逃难,而是今年的收成、添置的家当、娃儿该送去哪个新开的蒙学。
脸上洋溢着的是对生活的希望和满足。
一种发自肺腑的感恩之情,如同温暖的溪流,在民间静静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