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蒸蒸日上(1)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这对一方势力而言是很贴切的,作为上位者,不能将视线局限于某一处,时间长了,被蒙蔽及算计下,就会造成不可逆的损失!
曹氏集团一路走到今日,早己跟过去不一样了,如果还有旧眼光,旧想法,去看与想如今的势力,这是极为可笑的事情。,白`马~书-院¢ /耕¨薪¨醉\筷-
在这较长的征程下,曹操作为掌舵者,是进行过对应的调整与切割的,但都没有形成一个完整链条。
这点,曹操是有充分认识的。
最简单的一个例子,就是曹操杀边让一事,看起来是因为骂了曹操,知晓此事的曹操大怒,继而将边让给处决了。
实际上这是对兖州一派的警告与敲打。
做任何事都别太过分,不要损害曹氏的利益,端着曹氏的碗吃饭,就要时刻把这些给牢记在心。
可结果呢?
在杀了边让后,兖州诸族没说什么,也假意低头了,首到曹操领兵去打徐州,以此想改变地缘格局。
兖州一派给曹操来了个大的,引吕布入兖以取缔曹操,既然你曹操想要的更多,那干脆就换一个人来嘛。
这就导致了兖州之乱的发生。
在这场动乱下,没有一个是赢家,曹操是收复了失地,但却受到不小损失,关键是失去拿下徐州的机会,也就是曹操承受力强,不然真要被气死了。
兖州诸族损失更大,因为战乱导致不少人身死,累世积攒的家财土地没了,关键是被曹操给排除在外了。
吕布也是有损失的,追随他的将校部曲折损不少,最后跑去了徐州那边,从这个时候开始吕布就失去逐鹿的机会了。
内斗内耗,无疑是各方皆输的局面。
这是谁都毋庸置疑的。
所以要定期的对内进行梳理和筛选,甚至是剔除,这是一个很有必要的趋势,以避免各种隐患滋生下却不知,但这个行为是要讲究方式方法的,不能简单粗暴的进行,不然就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8^4\k/a·n¨s·h`u\.`c/o*m_
一次主动出兵讨袁的经历,让曹操在这期间想了很多,也因期间发生的事宜,叫曹操生出一些想法。
只是在这大势下,没有人知道,针对代汉这一思潮,背后推动的,有一个令谁都意想不到的人。
曹昂!!
作为曹操的嫡长子,曹氏集团公认的继承人,按理来说是不应在其父曹操率军北伐期间,做这样不利前线的事宜,但当曹昂在襄阳一带,知晓有人借此势想搅动风云变幻,经过深思熟虑后曹昂决意这样做了。
最底层的逻辑,其实不难猜。
随着以袁绍为首的汝南袁氏,在袁绍日薄西山下,谯县曹氏的光芒愈发耀眼下,对于这天下到底何去何从,很多人是有不同想法的。
有希望以汉室为主的,有选择观望的,有坚决追随谯县曹氏的,而在这大的分属下,还有各种算计及想法。
这在曹昂看来是很正常的。
毕竟汉室太深入人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