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出问题(第2页)
孙颖莎的指尖抚过拍面的胶粒,突然想起王楚钦的黑色球拍,每次大赛前他都会用砂纸磨掉旧胶,说“让拍子喘口气”。“你现在就像块绷太紧的胶皮,”刘指导的手指点在她请假报告的“世界排名”西个字上,“再打下去,就该裂了。”
窗外的训练馆传来熟悉的击球声,是王楚钦的反手暴冲。孙颖莎的心跳突然加速,那个力度,那个落点,和他们混双夺冠的最后一分完美重合。¢u~s^i-p′m~a*x!.¨c¨o+m?“去年世乒赛决赛,”刘指导的声音漫过回忆,“你打完第七局,球拍都握不住了,楚钦帮你收的拍子,记得吗?”
当然记得。她当时瘫在球台边,看王楚钦把她的红色球拍放进拍套,动作轻得像在呵护只受伤的鸟。后来才知道,他那天发着38度的烧,反手的绷带渗着血,却在领奖台上把她的手举得最高。这些画面突然涌上来,让“休息”两个字变得格外沉重。
战术板上的留白:未完成的线路图
刘指导突然从抽屉里拿出块战术板,上面画着密密麻麻的线路,终点都指向“巴黎”两个字。“这是你去年定的奥运计划,”他的指尖划过其中条虚线,“说要在混双决赛用这个新战术。”孙颖莎的呼吸顿了顿,那条线的弧度,和她贝壳手链的曲线一模一样。
“楚钦昨天给我打电话,”刘指导的目光突然亮了,像发现了关键分的战术,“说你在海边练了反手快撕,角度比以前开了10度。”孙颖莎的耳尖泛起热意,想起王楚钦帮她捡球时说的“这个角度能治所有削球手”,原来他什么都告诉了刘指导。
走廊里传来脚步声,停在门口时,孙颖莎听见王楚钦的声音:“刘指导,莎莎的训练日志……”他的话在看见她时卡住,手里的蓝色文件夹突然掉在地上,露出里面夹着的混双训练计划,每
一页都有他补画的红色箭头——是她的正手线路。
“正好,”刘指导把战术板推到两人中间,“你们俩的混双新战术,我还没批呢。”孙颖莎的指尖碰着王楚钦捡文件夹的手,他掌心的温度透过皮肤传来,像海边日出时的阳光。她突然发现,他的指甲缝里还嵌着海边的细沙,和她贝壳手链的纹路完美咬合。
训练馆的黄昏:两座球台的对话
离开办公楼时,夕阳把两人的影子拉得老长。孙颖莎的红色运动鞋和王楚钦的蓝色板鞋,在走廊的瓷砖上踏出相同的节奏,像支没配乐的双人舞。“为什么不跟我说?”他的声音突然低了,像打丢了关键分的懊恼,“连退赛都要自己决定?”
孙颖莎的贝壳手链在他手腕上晃了晃,七片贝壳突然卡住他的手表链——时间正好停在下午三点十七分,是他们每天混双训练开始的时刻。“不是退赛,”她的指尖划过他手表的指针,“是想把节奏调慢一点,像你打磨贝壳那样。”
训练馆的灯光亮起时,2号台突然有了动静。孙颖莎的红色球拍被王楚钦放在球网边,旁边是他的黑色球拍,拍柄对着拍柄,像在进行场无声的对话。“你看,”他突然发球,白色的乒乓球在两台之间画出弧线,“球台不会跑,积分可以再挣,但你要是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