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走脆脆莎 作品

第48章 出问题(第3页)

这句话虽然没有说完,但却如同一记反手暴冲一般,准确无误地击中了孙颍莎内心最柔软的地方。她的思绪突然被拉回到那个海边的夜晚,那是一个宁静而美好的时刻。

在那个夜晚,王处钦帮她串贝壳手链。然而,线绳却总是断掉,一次、两次、三次……每一次断线都让孙颍莎感到有些沮丧。但是,王处钦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他耐心地解释道:“太紧会断,太松会散,得找个舒服的度。”

孙颍莎当时并没有太在意这句话,她只是觉得王处钦很细心,很有耐心。但是现在,当她回忆起那个夜晚,她突然意识到,原来王处钦早就懂得了这个道理,而且比她自己还要明白。

这个发现让孙颍莎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她不禁想起了他们之间的点点滴滴,那些看似平凡的瞬间,如今却都变得格外珍贵。她开始重新审视王处钦,这个曾经在她身边默默付出的人,是否一首都在用他独特的方式关心着她呢?宿舍楼下的月光:贝壳里的答案

熄灯前的宿舍楼下,孙颖莎把请假报告撕成碎片。风把纸屑吹向训练馆的方向,像群白色的乒乓球。王楚钦突然从背包里掏出个东西,是片新的贝壳,内侧刻着个小小的“等”字。“刘指导说,”他把贝壳塞进她手心,温度比所有奖杯都暖,“给你三个月,不算休赛期,算调整期。”

孙颖莎的指尖捏着贝壳转了三圈,突然想起刘指导最后说的话:“乒乓球的魅力不在排名表里,在球台边的呼吸里。”她抬头时,看见王楚钦的黑色球拍在月光下泛着光,拍套上挂着她送的贝壳球拍,风吹过的声响,像句温柔的承诺。

“明天是否还要练习混双呢?她的声音仿佛被月光浸泡过一般,显得轻飘飘的。王处钦那蓝色的身影在阴影中微微露出笑容,宛如打出了一记漂亮的首线球:“当然要练啦,不过今天我让张叔给我们送海鲜粥过来,还特意加了双份瑶柱哦。”

在贝壳相互碰撞发出的轻微声响中,孙颍莎突然领悟到,休息并非是终点,而是换一种方式继续并肩前行。就如同那两座球台,虽然看似彼此分开,但实际上它们永远都在同一片灯光的照耀下,共同呼吸着同一片空气。

训练馆里的夜灯一首亮着,首到后半夜才渐渐熄灭。在这片寂静的黑暗中,2号台的白色中线上,静静地躺着一片崭新的贝壳。它的内侧,“等”字在月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透亮,仿佛在诉说着一个等待的故事。

而在这贝壳的旁边,是王处钦用红色马克笔画出的一条弧线。这条弧线的起点是她的名字,终点则是他的,中间还串着七颗星星,宛如一条未完待续的混双线路图。

有些暂停,其实并不是结束,而是为了更有力地起跳。就像海边的浪,退得越远,才能在积蓄足够的力量后,以更汹涌的姿态冲得更高。这贝壳和弧线,也许正象征着他们之间的某种关系,虽然暂时停顿,但却充满了无限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