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走脆脆莎 作品

第54章 梯队跟不上(第3页)

“今天练了混双新战术。”王楚钦把手机架在多球筐上,对着镜头演示反手拧拉,“林墨的正手快带跟你不一样,他偏斜线,你偏首线。”他突然停下来,声音低了半分,“还是跟你配着顺。”

孙颖莎正坐在海边的礁石上,手机被海风刮得晃了晃。她把镜头转向海面,浪花拍岸的声音透过听筒传过去,像首自然的节拍器。“你听,”她的声音带着风的轻,“这跟我们混双的节奏一样,一波接一波,不能断。”

王楚钦突然把手机对准战术板,上面用红笔写着“远程混双训练计划”,旁边画着两个小人,一个举着手机,一个站在海边,中间用波浪线连着。“肖指导帮着排的,”他的手指点着波浪线,“说这叫心有灵犀。”

训练到第七天,林墨突然出现在镜头里,手里举着个奖杯——是队内混双赛的冠军。“王哥说这得给孙颖莎姐看看。”少年的脸红扑扑的,反手还缠着王楚钦给的绷带,“他说等你回来,要跟你打场真正的决赛。”

孙颖莎的指尖在屏幕上轻轻敲了敲,像在拍少年的头。“替我告诉他,”她的声音突然哽咽,“生煎包记得加醋。”挂了电话,她对着大海喊了声“王楚钦”,回声裹着浪花回来,像他在说“我在”。

总局会议室的新方案:共赢的棋局

三个月后,孙颖莎走进总局会议室时,林墨正站在战术板前讲解混双战术,少年的声音里带着王楚钦的影子,却又多了份青涩的锐气。王楚钦坐在旁边,蓝色运动服的袖口挽着,露出的手腕上,贝壳手链与他的手表链缠在一起。

刘国梁的老球拍放在会议桌上,旁边是份新的梯队建设方案。“孙颖莎归队后,”他的指尖在“混双”两个字上画了个圈,“跟王楚钦主打大赛,林墨和陈幸同打巡回赛,双保险。”

孙颖莎的红色球拍突然在桌上敲了一下,声音像在呼应老球拍。“我还有个建议。”她把青岛海边画的战术图推过去,上面用贝壳拼出的线路旁写着“新老交替节奏表”,“让林墨跟我们练半年,把反手拧拉的旋转再提5%。”

王楚钦突然笑了,从口袋里掏出个东西——是枚刻着“合”字的贝壳,正好能和孙颖莎的“闯”字拼在一起。“我跟他说好了,”他把贝壳放在桌上,与老球拍并排,“等他能赢我们三个球,就给他配新球拍。”

刘国梁看着桌上的贝壳、老球拍和战术图,突然想起年轻时搭档说的话:“好的混双,是两个人都能往前冲,也都能往后退。”他拿起老球拍,对着阳光照了照,拍柄的刻痕与贝壳上的字重叠,像道跨越时空的光。

会议结束时,孙颖莎的红色球拍与王楚钦的蓝色球拍在桌角轻轻一碰,发出清脆的响。林墨站在旁边,手里攥着新领的队服,蓝色的,像道年轻的影子。窗外的训练馆里,2号台的灯光亮得正好,像在等一场新的开始。

贝壳手链重新缠回孙颖莎手腕时,七片贝壳在阳光下晃出银。她看着王楚钦的反手,那里的绷带己经拆掉,露出的旧伤像枚勋章。“走吧,”她的正手快带突然朝他挥了挥,“练混双去,让林墨看看什么叫真正的磁铁。”

王楚钦的反手拧拉迎着她的正手而来,白色乒乓球在空中划出的弧线,像道彩虹,一头连着球台,一头连着青岛的海。原来最好的并肩,从来不是死死抓住对方,是你敢往前闯,我能站得稳,等再回头时,还能在同一个节奏上,打出最漂亮的混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