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走脆脆莎 作品

第54章 梯队跟不上(第2页)

孙颖莎的呼吸顿了一下。那是三十年前刘国梁和他混双搭档的名字,后来搭档因伤退役,他再也没打过混双。“老球拍比谁都清楚,”她的指尖抚过刻痕,“缺了一半,就再也拼不回圆满。”

刘国梁突然笑了,笑声里带着烟草和岁月的味道:“女队能顶上来,男队呢?”他的目光变得锐利,“你走了,王楚钦的心气一散,谁来带林墨?他可是把你当混双的底线在守。”

这句话像记重锤,却没砸中孙颖莎的软肋。\萝¢拉?小~说\ ?已!发/布′最¢新¨章?节.她从口袋里掏出那枚刻着“闯”字的贝壳,放在老球拍旁边:“他昨天赢球后给我发消息,说‘单打也能打出混双的劲儿’。”她的声音稳得像正手快带,“您困住他的从来不是混双,是怕他飞太远。”

刘国梁的手指在贝壳上捻了捻,突然把所有文件推到一边:“好,我给你三个月。”他的指尖在“休息报告”上重重一戳,“但你得答应我,每周跟王楚钦打一次混双训练,视频也行。”他盯着她的眼睛,“我要看见你们的心跳,还在一个频率上。”

孙颖莎的贝壳手链突然发出轻响,七片贝壳碰撞的声音里,藏着如释重负的叹息。“还有个条件。”她把林墨的资料又往前推了推,“让他跟王楚钦练两周反手,算我求您的。”

刘国梁看着她眼里的光,突然想起河北少年队那年,她也是这样攥着省赛奖牌说“我要跟王楚钦配混双”。那时她的眼睛亮得像现在,带着股撞了南墙也不回头的闯劲。“成交。”他把老球拍放回桌角,拍柄的刻痕对着贝壳手链,像完成了场跨越三十年的交接。

训练馆的新节奏:分开的并肩

王楚钦从新加坡回来时,训练馆的2号台多了个陌生身影。林墨穿着白色训练服,正对着墙壁练反手,动作生涩却有股狠劲,像头蓄势待发的小豹子。“肖指导说你要带我练反手。”少年转过身,手里的球拍还在微微发抖。

王楚钦的蓝色球拍在球台上磕了一下,突然笑了:“先跟我打十个球,让我看看你的拧拉。”他抛起球的瞬间,看见孙颖莎站在挡板外,红色卫衣的袖子挽着,手里攥着那枚“闯”字贝壳,像个督战的小教练。

十个球打完,王楚钦的眉头松了劲。这小子的反手拧拉角度刁钻,就是旋转差了点,像块没打磨好的玉。“手腕再沉半寸。”他站到少年身后,握着他的手示范,动作像极了当年肖战指导教他的样子,“想象球是草莓,得攥紧了才不会掉。”

林墨的脸突然红了,挠着头说:“我看过你和孙颖莎姐的混双,你们的反手像磁铁。”王楚钦的动作顿了顿,看向挡板外,孙颖莎正对着他竖大拇指,贝壳手链在阳光下晃出银,像串会说话的星星。

午休时,孙颖莎把草莓汽水递过来,罐身的水珠滴在王楚钦的手背上。“林墨是块好料,”她的指尖划过他的肩伤,那里的绷带薄了一层,“比你当年听话。”王楚钦突然把她拽到器材室,反手关上门,动作快得像拧拉。

“想我了没?”他的下巴抵在她发顶,声音带着汗味和阳光的暖。孙颖莎的指尖戳着他胸口的队徽,那里沾着点白色粉末,是林墨的训练球蹭的。“想你的生煎包了。”她笑着躲开,却被他拽进怀里,贝壳手链缠上他的手腕,像个解不开的结。

器材室的角落堆着旧球拍,其中一把红黑相间的,像极了孙颖莎的备用拍。王楚钦突然指着它说:“等你回来,我们用它打场混双,就我们俩,不带教练。”孙颖莎的眼泪突然涌上来,打湿了他的蓝色运动服,像片小小的海。

青岛海边的远程训练:同频的心跳

孙颖莎回青岛的第三周,视频电话里的王楚钦瘦了点,下巴的线条更锐了。他举着手机绕训练馆转了圈,2号台的球网边放着个草莓挂件,是她留下的,旁边多了个新的——是林墨送的,塑料做的,却像模像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