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以工代赈(第2页)

像六十岁以上的老人,整个大清朝也顶多百万人口,其中像乾隆那样能活八十多岁的少之又少。

不过目前现在京城建立几座养老院作为试点,如果效果不错的话,就建议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此政策。,小/税-宅, ?已~发?布`罪′芯?章~结·

“皇上,咱大清朝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可不少啊?要不要先将京城作为试点,然后再慢慢向全国推行,这样朝廷也能负担的起”!

“准奏,就依和爱卿所言,先在京城作为试点,建立十座养老院吧,不要建设的太奢华,简朴一些就行,朕不要所谓的面子工程,要把真金白银用在百姓身上。还有养老院要分散在京城西周,后续是否扩建视老人情况决定是否增加”。

前世的时候,上层领导发布一些政策,下面的基层领导为了所谓的面子工程。将很多建筑弄的华而不实,根本不实用,这种谄媚迎上的态度简首令人发指!

“奴才遵旨”!

“嗯,这次养老院的选址和建立就和水泥道路的铺设一同开展吧。养老院的建立用水泥和青砖结合使用。到时候朕会画一张图纸下放下去,京城的养老院全部以朕所画的设计方案建设”!

到时候设计成前世农村普遍建设的那种两层楼,上面起个阁楼。既能存放东西又能遮挡阳光,保证下雨天不会漏水。

“奴才遵旨!这就去工部找董大人商议”。

“嗯,跪安吧,养老院设计图纸随后就送到工部去”。

“嗻”!

……

工部办公场所

“和大人,皇上真如此说?”

“和某还能骗你不成,皇上下令建设养老院此举必份民心,真正做到大清朝的百姓老有所养啊,这也是千秋功业”!

“和大人所言极是!当今皇上的眼光和想法总是出人预料,不过对于我们大清来说乃是福分啊。要是先皇能早点将权力下放给皇上,如今大清说不定己经焕然一新了”。

董诰自皇上亲政以来,不管是水泥制作、禁烟亦或是修建水泥路等,桩桩件件都是为百姓谋求利益,而且经常能提出不一样的创新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