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懂云天 作品
序章 能源重建中的裂隙伏笔
2036年4月的风,终于拂去了笼罩地球的灰黄烟尘。
清晨六点,西山旧能源站的金属穹顶在初升朝阳下泛着斑驳的银光——那是十年前“植物拯救计划”初见成效后,人类给这座废墟刷上的第一遍防锈漆。穹顶下方,临时搭建的白色板房里亮着暖黄的应急灯,叶云天盯着屏幕上跳动的能源读数,指尖在布满划痕的控制台上轻轻敲击,节奏与十年前他在实验室调试云舟1号时如出一辙。
“第17号管道的辐射值降到安全阈值了,”林月瞳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她手里攥着一台巴掌大的探测器,屏幕上的绿色波形正缓慢趋于平稳,“不过残波干扰还在,你看——”她将探测器凑到叶云天面前,屏幕边缘的杂波像细碎的雪花,“比昨天排查的12号站强了3个微特斯拉,有点不对劲。”
叶云天抬头时,晨光刚好透过板房的透气窗,落在林月瞳鬓角的碎发上。这十年里,他们从“种子培育组”的搭档变成“能源修复小队”的核心,脸上都多了些风霜——林月瞳的实验服袖口总沾着泥土(那是她仍坚持每周去生态基地育苗的痕迹),而叶云天的眼镜框换了三次,每次都选和当年研发云舟1号时一样的款式,仿佛那副金属框架能锚定他与过去的联系。
“把残波频率调出来,和云舟1号的虫洞波动库比对。”叶云天按下控制台侧面的红色按钮,屏幕瞬间切换到加密文件夹——“云舟1号研发档案”的字样在黑暗中亮起,下方标注着“仅限叶云天、林月瞳访问”。这是2026年年初,他们从国家科研库调出的原始数据,里面封存着当年穿越时空的每一组参数,包括那些被匆忙标注为“已解决”的技术瑕疵。
林月瞳的手指在探测器上飞快操作,半分钟后,两组频率曲线在屏幕上重叠——浅蓝色的“西山残波”与深紫色的“云舟1号虫洞波动”像两条缠绕的藤蔓,除了振幅强度不同,波峰与波谷的间隔完全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