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懂云天 作品

第14章 王医生与“生命探测探针”

2016年的海龙镇卫生所,是栋两层的白色小楼,墙皮已经有些斑驳,门口的“全科诊室”牌子掉了一块漆。45岁的王医生坐在诊室里,面前围着三个病人:左边是咳嗽不止的小孩,中间是说腰腿疼的老人,右边是拿着体检报告咨询的年轻人。他穿着洗得发白的白大褂,脖子上挂着听诊器,手里的钢笔在病历本上快速记录,额头上渗着细密的汗。

王医生叫王建国,在卫生所当了二十年医生,是镇上唯一的全科医生——从感冒发烧到跌打损伤,从孕妇产检到老人慢性病管理,他都得管。镇上的人信任他,说他“手稳心细”,可只有他自己知道,基层医疗的局限像一层无形的网,把他困在里面:卫生所只有一台老旧的B超机,没有Ct,没有核磁共振,遇到症状模糊的疑难杂症,他只能凭经验判断,常常夜里翻来覆去地想“会不会误诊了”。

“王医生,我这咳嗽都半个月了,吃了药也不见好,是不是得了什么大病啊?”小孩的妈妈焦虑地问。

王医生放下听诊器,摸了摸小孩的额头:“体温正常,听着肺里也没杂音,可能是过敏性咳嗽,我再给你换种抗过敏的药,记得别让孩子接触花粉和宠物毛。”

送走这家人,已经快中午了。王医生揉了揉发酸的肩膀,想起昨天上级医院送来的一批淘汰下来的旧医疗器具,说是能拆零件用,让他整理一下,没用的就当废品处理。

他走到后院的储藏室,推开门,一股灰尘味扑面而来。角落里堆着几个纸箱,里面装着旧注射器、坏了的血压计、生锈的手术刀架,还有一些叫不上名字的金属零件。他蹲下身,一个个纸箱翻找,希望能找到还能用的听诊器配件——他现在用的听诊器耳塞已经磨坏了。

翻到最底下的一个纸箱时,他的手指碰到了一个冰凉的细长物件。拿出来一看,是根约十厘米长的金属探针,通体银白,尖端有一点微弱的蓝绿色荧光,像是萤火虫的尾巴,握柄处缠着黑色的防滑橡胶,上面刻着几个模糊的小字。

“这是什么仪器上的零件?”王医生皱了皱眉。他当了二十年医生,从没见过这种探针——不是手术用的探针,也不是检测用的取样针,尖端的荧光更像是某种电子仪器的指示灯。他凑到眼前仔细看握柄上的字,才认出是:海龙镇海天街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