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离烟雨 作品

第119章 铁血雨岭(第2页)

第二天清晨,当炮声终于停息,幸存的美军官兵们从散兵坑和掩体里爬出来时,眼前的景象,让他们永生难忘:

整个亨德森机场,已经变成了一片布满了巨大弹坑、到处冒着黑烟的焦土。两条主跑道被彻底摧毁,机场上90%以上的设施,包括指挥塔、机库、维修车间,都被夷为平地。更惨的是,停放在机场上的近90架美国飞机,有超过一半被彻底炸毁,剩下的也大多带伤,能够起飞作战的,寥寥无几。航空油库更是被直接命中,燃起了冲天大火,黑色的浓烟在几公里外都清晰可见,那大火,整整烧了好几个小时。

埃德森上校在事后视察机场时,看着那片狼藉的景象,用他那嘶哑的声音,对范德格里夫特将军说了一句:“这次,他们不是想打败我们。他们是想毁灭我们。”

这次毁灭性的舰炮轰击,几乎在一夜之间,就将“仙人掌航空队”好不容易才积攒起来的那点家底,给彻底清零了。亨德森机场的作战能力,也近乎瘫痪。

地面决战打响:百武的总攻

在用战列舰的巨炮,把亨德森机场给“犁”了一遍之后,百武晴吉觉得,时机成熟了。他相信,美军的空中力量已经被彻底摧毁,士气也肯定跌入了谷底,现在,正是他手下的陆军勇士们,上场“收割”胜利果实的时候了。

从10月23日深夜开始,日军的地面总攻,在瓜岛南部的丛林和西面的马塔尼卡乌河沿岸,同时打响了!

战斗焦点一:拉沃河谷的机枪与肉搏

在机场南侧,也就是之前埃德森岭战斗的主战场附近,丸山政男指挥的日军第二师团主力,再次从那片被诅咒的丛林里钻了出来。他们要面对的,是美国陆军第164步兵团和海军陆战队第7团的混合防线。

战斗的模式,几乎是埃德森岭的“翻版”,但规模更大,也更血腥。日军的步兵,在夜色的掩护下,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一波又一波地向着美军的阵地发起“万岁冲锋”。美军则依托着相对完善的工事,用机枪、迫击炮和铁丝网,织成了一张张死亡之网。

在一个被称为“棺材角”的阵地,战斗进行得异常惨烈。日军的突击小队,利用黑暗和地形的掩护,匍匐前进,一度摸到了美军的战壕边缘,双方士兵甚至能闻到对方身上的汗臭味。紧接着,就是一场最原始、最野蛮的近距离搏杀!手榴弹在战壕里爆炸,刺刀与工兵铲碰撞出火花,士兵们用枪托、拳头、甚至石头,进行着最后的、也是最绝望的战斗。在这场血战中,美国海军陆战队的一位机枪班长——约翰·巴斯隆,以几乎传奇般的勇敢与坚韧,一战成名。他所指挥的机枪阵地,恰恰位于日军主攻方向的要点。在友军大多伤亡、弹药濒临枯竭、通讯中断、阵地被反复突破的情况下,他带领仅存的几名战友死守阵地,硬是顶住了日军一波接一波的夜袭冲锋。

在战斗最紧要的时刻,重机枪过热、冷却水耗尽,备用隔热手套也早已遗失,巴斯隆徒手端起滚烫的水冷式勃朗宁1917机枪,在枪管烫得冒烟的情况下,硬生生搬着它穿越火线,重新部署阵地,继续开火阻击。他不仅亲自抢修机枪、组织火力反击,还在炮火间穿梭,为其他阵地的战友送去弹药。两昼夜之内,他与寥寥几人守住了关键火力点,击退了数百名日军的轮番冲锋,据战后统计,至少100余名日军死于他的火力网之下。

这场壮举震惊美军高层。约翰·巴斯隆因此被授予美国国会荣誉勋章,成为海军陆战队中的英雄人物。而在他后续于硫磺岛战役中再次冲锋陷阵、壮烈牺牲后,他又被追授海军十字勋章。他也因此成为整个美国陆战队历史上,唯一一位同时获得这两项至高荣誉的士兵,其名字与精神,被永远铭刻在陆战队的荣誉墙上。

战斗焦点二:机场南防线的最后决战

百武晴吉将他最后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对机场南侧防线的中央突破上。他将手下最精锐的部队,都投入到了这个方向。日军的步兵,在少量坦克的掩护和步兵炮的支援下,向着美军的主阵地,发动了不计伤亡的、自杀式的疯狂冲击。

美军的防守,也同样顽强到了极点。他们集中了几乎所有的炮兵和迫击炮,对着日军的冲锋路线,进行着地毯式的轰炸。炮弹像犁地一样,将日军的冲锋队列,成片成片地炸飞。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美军的炮兵,甚至直接使用高爆弹进行近距离的“平射”,用炮弹的冲击波和弹片,来清扫那些已经冲到阵地前沿的日本兵。

有好几次,日军的“敢死队”都成功地突破了美军的第一道防线,冲到了距离机场跑道只有几百米的地方。但每一次,他们都在美军预备队的果断反击和密集火力的交叉射击下,被打了回去。

在经历了连续两个晚上的血腥冲锋之后,日军的攻势,终于在25日清晨,彻底地、不可逆转地瓦解了。当太阳升起,照亮这片被鲜血浸透的战场时,美军阵地前沿的景象,让所有人都感到触目惊心——数以千计的日本士兵的尸体,层层叠叠地堆积在铁丝网前和弹坑之中,那场面,简直就是一场“用尸体堆成的堤坝”。

百武晴吉站在后方的指挥所里,看着地图上那纹丝未动的战线,和他手下各个部队雪片般飞来的伤亡报告,面色铁青,一言不发。他知道,他输了。他输得比一木清直和川口清健还要惨,还要彻底。

天空燃烧:南太平洋海战爆发(圣克鲁斯群岛)

就在百武晴吉的陆军在瓜岛的泥泞和血污中苦苦挣扎的时候,海面上,一场更大规模的、也是日美双方在太平洋战争中第四次航空母舰之间的大对决,也同时拉开了序幕。这就是——圣克鲁斯群岛海战。

日方的指挥官,依然是那位在中途岛栽了大跟头、急于“雪耻”的南云忠一海军中将。他这次,手里攥着日本海军几乎所有能动弹的“家当”了,包括修复归队的“翔鹤”号、“瑞鹤”号这两艘精锐航母,以及轻型航母“瑞凤”号和刚刚改装完毕的“隼鹰”号,总共四艘航空母舰,辅以强大的战列舰和巡洋舰编队。他们的任务,就是要在瓜岛东北海域,寻找并彻底歼灭美国海军的航母特混舰队,为百武晴吉的地面总攻,提供最后的、也是最关键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