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离烟雨 作品

第147章 失落的锰矿(第3页)

然而,对于被围的德军而言,这个批准,已经来得太晚了。

2.8,苏军的突击部队,已经攻入了克里沃罗格的市区。经过两天的激烈巷战,到2月10日前后,德军被迫放弃了克里沃罗格全城。北面的这把“钳子”,已经死死地夹住了。

第四阶段.尼科波尔的陷落与德军的溃退(2月10日–2月17日)

随着克里沃罗格的失守,对尼科波尔的最后一击,开始了。

托尔布欣的乌克兰第4方面军,从正面发起了总攻。而马利诺夫斯基的坦克集团,则从北侧,完成了对尼科波尔的战术包围。

苏军的炮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密集程度。据统计,在主攻地段,苏军平均每一百米的战线上,就部署了超过30门火炮。整个德军阵地,完全被笼罩在了一片火海之中。

城内的德军,知道自己已无生路,开始了最后的疯狂抵抗。他们决心,尽可能地拖延时间,以便在撤退前,对这里的矿区,进行彻底的破坏。德军的工兵部队,开始大规模地炸毁矿区的采矿设备、铁路和桥梁。滚滚的浓烟,从矿井中升起,笼罩了整个城市。

2月15日,苏军的先头部队,终于突入了尼科波尔的市中心。激烈的巷战,持续了两日。

到2月17日,尼科波尔全境,被苏军完全控制。德军第6集团军的残部,在丢弃了所有的重装备之后,向着第聂伯河西岸,仓皇溃退。

尼科波尔-克里沃罗格战役,以苏军的完胜,而告结束。

在战果上,苏军成功收复了克里沃罗格和尼科波尔这两座极其重要的工业和资源城市。德军第6集团军,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超过3万余人阵亡、失踪或被俘。苏军还缴获了德军来不及带走的大批物资、车辆和火炮。虽然,尼科波尔的矿区设施,大部分都被德军在撤退前炸毁,但对于德国而言,他们永久地失去了这个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地。

在战略意义上,这场胜利,彻底拔掉了德军在第聂伯河南岸的最后一个支撑点。德军的南翼防线,完全失去了依托,门户大开。更重要的是,驻守在克里米亚半岛上的德军第17集团军,其与大陆的陆上联系,被进一步切断,彻底成了一支孤军,其覆灭也只是时间问题。

尼科波尔-克里沃罗格战役的胜利,为苏军在1944年春季,发动解放整个克里米亚的战役,创造了完美的战略条件。

在这场战役中,双方的指挥官,也展现了不同的命运。

苏军的马利诺夫斯基将军,因其坚决主张集中装甲力量,对克里沃罗格实施致命一击的灵活指挥,而备受赞誉。在战役结束后不久,他因其卓越的贡献,而被授予了苏联元帅的军衔。他的搭档,托尔布欣将军,则以其稳健的推进和强大的组织能力,在战后,同样获得了“苏联英雄”的最高荣誉。

而德军第6集团军的司令霍利特将军,则成为了一个悲剧性的人物。他夹在希特勒“死守不退”的疯狂命令和前线补给中断、兵力枯竭的残酷现实之间,左右为难。虽然他尽了最大的努力,组织了顽强的防御,但在战后,他依然被一些军事史家,批评为“未尽全力防御”,成为了替罪羊。

这场战役,是苏军指挥艺术日益成熟的又一个明证。他们已经学会了,如何将压倒性的数量优势,与灵活巧妙的战术机动,完美地结合起来,从而取得决定性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