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离烟雨 作品

第149章 春季的雷鸣(第3页)

其次,德军在南线,也紧急调集了增援部队。由经验丰富的奥托·沃勒将军指挥的德军部队,依托雅西城坚固的防御工事,展开了极为顽强的抵抗。

从4月下旬,到整个5月,苏军对雅西城,发动了多次强攻,但都在泥泞的道路和德军的顽抗面前,损失惨重,未能成功。

到6月份,战役陷入了彻底的僵持。此时,一个更重大的战略事件,即将发生——盟军,即将在法国的诺曼底,发动登陆。为了配合西线的行动,并避免在南线这个次要方向上,进行无谓的消耗,苏联最高统帅部,最终决定,停止在雅西方向的进攻,就地转入防御,进行休整。

第一次雅西–基希涅夫战役,以苏军未能达成其战略目标,而宣告结束。 这场战役,是苏军在1944年一系列辉煌胜利中,一次少有的、明显的“挫折”。苏军为此付出了约15万人的伤亡,而德罗联军的伤亡,则约为4.5万人。

然而,这次战役的失败,也给德军高层,带来了一种致命的错觉。他们认为,南翼的防御,在经过增援之后,依然是可以维系的。他们没有意识到,这次失败,只是暂时的。苏军,正在这次“挫折”中,总结经验,积蓄力量,准备在几个月之后,以一种更为强大、也更为致命的方式,卷土重来。

1944年的春天,对于东线战场而言,是一个充满了胜利、僵持与挫折的、复杂的季节。但从整体上看,战略的主动权,已经牢牢地、不可逆转地,掌握在了苏联红军的手中。

在北方,历时近900天的列宁格勒围困,被彻底解除。这是整个卫国战争中,最具象征意义的伟大胜利之一。

在中部,苏军通过一系列残酷的围歼战,粉碎了德军在科尔松、胡贝等地的突出部,重创了其有生力量。

在南方,整个乌克兰右岸和克里米亚半岛,都得到了解放。红军的兵锋,已经直抵罗马尼亚和波兰的边境。

而在德军方面,则是一片愁云惨雾。

曾经不可一世的南方集团军群和A集团军群,在连续的打击之下,遭到了毁灭性的削弱,几近瘫痪。

像曼施坦因、克莱斯特、库赫勒这样的一代德国名将,纷纷被希特勒解职,德军的指挥体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乱和危机之中。

德军的元气,遭到了极大的损伤,他们已经完全无力,在广阔的东线,组织起任何有效的、持久的战略防御。

这些军事上的胜利和失败,也直接引发了一系列的政治和战略后果。

德国的盟友——罗马尼亚和芬兰,在看到德军的惨败和苏军的逼近之后,其战斗意志和对德国的信心,发生了剧烈的动摇。他们开始秘密地通过各种渠道,寻求与同盟国单独媾和的可能。

更重要的是,德军为了应对南方和北方的危机,被迫不断地从其中央战线,抽调兵力,去“拆东墙,补西墙”。这就导致了,他们最核心的、也是看似最稳固的中央集团军群的防线,在实际上,已经变得兵力空虚,外强中干。

德军高层,似乎还没有意识到这个致命的危险。他们错误地判断,苏军在1944年夏季的主攻方向,依然会是在南方。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苏联最高统帅部,正准备在他们意想不到的地方,发动一场人类战争史上,规模最大、也最为彻底的歼灭战。

不过,从下一回开始,我们将把视线暂时移开这片战火纷飞的东线战场,转向许久未曾提及的另一条战线——太平洋战场。那里,同样正上演着另一场规模空前的较量:美国与日本在浩瀚的海洋上,进行着决定未来亚洲命运的残酷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