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台湾空战
上一回咱们说到,在贝里琉那个被遗忘的珊瑚岛上,美日两军上演了一场战略上多余、战术上却极其重要的血腥预演。麦克阿瑟为了兑现“我会回来的”承诺,硬是把战线拉向了菲律宾;而日军指挥官中川州男则彻底抛弃了“滩头决战”和“万岁冲锋”的老一套,把贝里琉岛变成了一个巨大的、以消耗美军有生力量为唯一目的的立体死亡迷宫。结果,一场原计划“三天打完”的战斗,硬生生拖成了两个多月的地狱折磨。陆战一师这支王牌部队被打到元气大伤,付出了惨烈至极的代价,才拿下一个战略价值微乎其微的小岛。但这场被遗忘的战斗,也让美军第一次系统地领教了日军全新的“纵深防御、血腥消耗”战术,算是为后来更残酷的硫磺岛和冲绳战役,提前交了一笔昂贵的学费。 就在贝里琉岛的血腥鼻头岭还在炮火连天、尸臭熏天的时候,太平洋战争的棋盘上,另一场更大规模的较量已经拉开了序幕。这一章,咱们就把镜头从满是山洞和地堡的陆地,摇向真正决定战争走向的广阔天空。
话说在珍珠港那次着名的“神仙吵架”之后,罗斯福总统最终拍板,玩了一手漂亮的政治平衡术。他大手一挥,批准了“麦天皇”那个充满个人情怀和政治正确的方案:“下一站,菲律宾!”
但是,罗斯福毕竟是老谋深算的政治家,他不能完全忽视“舰队派”大佬尼米兹的军事考量。尼米兹担心的侧翼安全问题,确实是重中之重。于是,一个影响深远的妥协方案就此诞生:麦克阿瑟可以去光复菲律宾的莱特岛,但有个前提——为了确保这次史无前例的庞大登陆行动万无一失,海军必须先干一件脏活累活。
这个任务,就落到了人称“公牛”的威廉·哈尔西海军上将和他麾下那支无敌的第三舰队头上。任务目标很明确:动用你所有的航空母舰,对盘踞在冲绳和台湾岛上的日本陆基航空力量,实施一次彻底的、毁灭性的“扫荡”,把那里的日军飞机和机场全部砸烂,确保当麦克阿瑟的大军在莱特岛海滩上登陆时,他们的头顶上不会突然冒出一大群日本飞机来捣乱。
这个决定,在当时看来是一个谨慎而必要的军事行动。但没人能想到,它无意中为一场史无前例的空中大屠杀,以及一个足以载入史册的巨大谎言,悄悄地设定好了舞台。
与此同时,在东京霞关的联合舰队司令部里,气氛比西伯利亚的冬天还要凝重。几个月前菲律宾海的那场“马里亚纳射火鸡大赛”,让日本海军的航母舰载机部队几乎输光了底裤,经验丰富的老飞行员损失殆尽。曾经威震四海的航母舰队,现在成了一群没有牙齿和爪子的“纸老虎”。
穷则思变,在绝望的压力下,一份名为“捷号作战”的计划被摆上了台面。这份计划,与其说是争取胜利的蓝图,不如说是帝国海军最后的墓志铭。
“捷号作战”的核心思想,就是彻底的“换家”。既然航母不行了,那就把宝全部押在陆基航空兵身上。它把整个防御圈分成了四个区,分别应对美军可能在菲律宾(捷一号)、台湾及冲绳(捷二号)、日本本土(捷三号)或更北边的北海道(捷四号)的登陆。
计划的核心,不再是航母对决,而是把部署在台湾的第二航空舰队、菲律宾的第一航空舰队和日本本土的第三航空舰队,当成新的“战斗核心”。他们的任务就像一群愤怒的马蜂,当美军舰队这头巨熊靠近蜂巢时,就倾巢而出,用一波又一波的攻击去消耗它、骚扰它,为后面仅存的那些战列舰、巡洋舰等水面部队创造一个冲上去肉搏的机会。
为了给这支士气低落的“马蜂军团”打气,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丰田副武海军大将决定亲自飞往前线视察。然而,命运跟他开了一个天大的、黑色幽默般的玩笑。
10月10日,丰田大将刚刚结束在台湾的视察,正准备坐飞机返回东京的指挥部。突然,警报大作——哈尔西的舰队像个幽灵一样,毫无征兆地出现在了北方,开始猛烈空袭冲绳!丰田的座机根本无法起飞,他,堂堂联合舰队的最高指挥官,在决战即将打响的最关键时刻,被活生生地困在了台湾岛上。从军事术语上讲,日本联合舰队在开战前的一瞬间,遭遇了“指挥官斩首”。
这下可乱了套了。远在东京的司令部里,指挥权临时落到了他的参谋长草鹿龙之介中将的肩上。草鹿中将对着地图,眼前是一支号称拥有超过一千架飞机的庞大舰队,可他就像一个蒙着眼睛的赌徒,完全搞不清对方的真正目标到底是台湾,还是菲律宾。
在巨大的压力和信息极度不完整的情况下,草鹿做出了一个事后被证明是灾难性的决定。他没有等到水面舰队主力就位,也没有进一步确认美军的意图,就急匆匆地下令:启动“捷二号”作战的航空部分!把为了决战而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所有空中力量,像一把梭哈一样,全部推上了赌桌,投入到一场对美军舰队的孤注一掷的攻击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为了应对美军可怕的空中优势,日军手里还捏着一张自以为的王牌——一支名为“t攻击部队”的特殊精锐。“t”是台风的缩写,寓意着这支部队能像台风一样,在美军最不擅长的黑夜和恶劣天气里发动致命一击。 这支部队的飞行员,都接受过专门的夜间鱼雷攻击训练,驾驶着装备了简陋雷达的双引擎轰炸机。他们的战术理念,是在绝境中寻求一种“非对称优势”:你白天厉害,我晚上打你;你晴天无敌,我专挑刮风下雨的时候出动。这可以说是日本在技术和数量全面落后时,一次战术创新。
然而,在这份看似周密的计划和“秘密武器”的背后,隐藏着一个致命的硬伤。
“捷号作战”的纸面上,确实集结了超过1700架海陆军飞机,听起来浩浩荡荡。但实际上,这里面至少有三分之一是“趴窝机”,因为缺少零件或者合格的维修人员而根本飞不起来。
更要命的是飞行员的素质。战争初期那些身经百战、能在空中“玩出花儿”来的老鸟们,早就消耗得差不多了。现在补充上来的,绝大多数都是刚刚从航校毕业,飞行时间短得可怜,甚至没怎么打过靶的“菜鸟”。他们很多人连在复杂气象下降落都费劲,更别提去执行高难度的夜间鱼雷攻击了。
所以,日本即将投入决战的,根本不是一把锋利的武士刀,而是一把看起来吓人,实则内部已经锈迹斑斑、一碰就碎的道具刀。
指挥系统的混乱,加上战斗力的虚胖,最终导致了一个悲剧性的结果。草鹿龙之介中将过早地打出了这张“王牌”,其效果,无异于让一群新手村出来的玩家,直接去挑战满级的世界Boss。这场即将到来的空战,从一开始,就注定是一场对日本陆基航空力量的单方面屠杀。
1944年10月12日,拂晓前的太平洋,天空“黑得像一顶倒扣的礼帽内部”。
在第38特遣编队的“无畏”号航空母舰上,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紧张、刺鼻的味道——那是航空燃料和肾上腺素混合的气味。飞行甲板上,地勤人员在战斗机引擎喷出的蓝色排气火焰映照下,像一群高效的工蚁,做着最后的检查。
隶属于第18战斗机中队的飞行员们,正迈着沉稳的步伐走向他们的座驾——f6f“地狱猫”战斗机。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是刚从本土训练营出来的新手,几个月前还在佛罗里达的阳光下练习飞行,今天,他们即将迎来人生中第一次真正的大规模空战。一种难以言喻的,“不祥的预感”,像一层薄雾,在这些年轻人的心中蔓延。
随着起飞指令的下达,16架“地狱猫”在短短十分钟内,咆哮着、怒吼着冲离甲板,像离弦之箭般刺入东方的晨曦。它们在空中与附近其他航母起飞的兄弟们汇合,很快就组成了一支遮天蔽日的庞大攻击编队,浩浩荡荡地越过外围护航的驱逐舰警戒圈,向着西方的台湾岛飞去。仅仅在这一天,美军就计划出动1378架次的飞机,要把整个台湾岛从南到北犁一遍。
挂载着500磅炸弹的“地狱猫”机群飞越了台湾青翠的海岸线和连绵的中央山脉。弗兰克·赫雷尔中尉的视线穿过座舱盖,死死锁定了他的第一个目标——新竹机场。从万米高空俯瞰,机场那六个呈“L”形排列的机库,像玩具模型一样清晰。
“准备俯冲!”
赫雷尔猛地向前推动驾驶杆,战机发出一阵尖啸,带着巨大的重力加速度进入了陡峭的俯冲。就在此时,地面上瞬间喷射出成百上千道火舌,密集的防空炮火像致命的红色线条,从四面八方划破长空,试图编织一张死亡之网。
台湾上空,瞬间变成了一个巨大、立体、混乱的修罗场。
vf-18中队的查克·德莫斯少尉感觉自己仿佛在“看一部imAx战争大片”。飞机在空中“像无数把剪刀一样疯狂地交错飞过”,曳光弹在你追我赶,机炮在怒吼,不断有飞机在空中“砰”地一声炸成一团火球,然后拖着黑烟坠落,偶尔还能看到飞行员跳伞后,那朵小小的、白色的降落伞在混乱的空中飘荡。
然而,这场看似混乱的空战,从一开始就呈现出一边倒的态势。
f6f“地狱猫”战斗机,这家伙简直就是为了欺负日本零式战斗机而生的。它不像零式那样轻巧灵活,能在空中玩出各种花里胡哨的机动。它就是个“空中铁憨憨”——皮糙肉厚,装甲坚固,马力强劲,最关键的是,它装备了6挺12.7毫米的勃朗宁重机枪,一开火就像电锯一样,能瞬间把脆弱的零式撕成碎片。
美国飞行员们牢记着战术手册:绝不跟零式玩狗斗绕圈子,而是发挥自己的优势,用“猛扑-脱离”战术。从高处带着能量优势俯冲下来,对着目标“突突突”一梭子,不管打没打中,立刻拉起爬升,绝不恋战,然后再寻找下一个俯冲的机会。简单、粗暴、有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而从一名日本飞行员的视角来看,这场战斗就是纯粹的绝望。传奇王牌飞行员岩本彻三曾在他的手记里描述过这种处境:面对数量、火力和皮实程度都占绝对优势的美军,他们唯一能依靠的,就是自己精湛的飞行技巧和“先敌发现、先敌攻击”的意识,在刀尖上跳舞,在夹缝中求生。 然而,当整个天空都被黑压压的“地狱猫”像乌云一样覆盖时,任何技巧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更惨的是,许多日军飞机甚至连起飞的机会都没有,就在地面上被美军俯冲扫射的弹雨打成了筛子,连同机场的油库、机库一起,变成了一片燃烧的废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