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离烟雨 作品

第187章 雅尔塔再聚首(第2页)

苏联(斯大林):

斯大林,则是这场会议中,真正手握王牌的玩家。他稳坐钓鱼台,以逸待劳。他的战略目标,清晰而明确:

第一,确保苏联的绝对安全。他要求在苏联的西部边境,建立一个由“友好”的、亲苏的政府组成的、宽大的战略缓冲地带。这其中,波兰是重中之重。

第二,严惩德国。他要求从德国索取巨额的战争赔款,并彻底肢解这个国家,使其永远丧失再次侵略苏联的能力。

第三,在远东获取利益。他看准了对日作战这个机会,准备开出一系列价码,以换取苏联出兵,包括收回沙皇俄国在日俄战争中丧失的所有领土和权益。总的来说,斯大林凭借着红军在战场上的强势地位,在谈判中准备好咄咄逼人地,为苏联争取最大化的国家利益。

在里瓦几亚宫那间挂着沉重窗帘、充满了雪茄烟和紧张气氛的大厅里,这三位分别代表着理想主义、帝国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巨人,围绕着这些核心诉求,即将展开一场决定世界命运的、激烈的唇枪舌战。

雅尔塔会议,从一开始,就陷入了关于波兰问题的激烈交锋。波兰的边界应该如何划分?它未来的政府,应该由谁来组成?这两个问题,像两块巨大的礁石,横亘在三巨头的面前。

会议桌旁,罗斯福首先发言。他身体微微前倾,用一种疲惫但真诚的语气说道,他希望苏联能表现出慷慨,在波兰东部边界问题上,将利沃夫这座历史名城及其周边的油田,让给未来的波兰。

“我相信,美国人民大体上赞成以寇松线作为波兰的东部边界。但如果苏联政府能考虑在利沃夫及其所属油田问题上作出让步,那将产生非常良好的影响。我只是提出这一建议供参考,不会坚持一定要这样做。”

利沃夫是波兰东部的象征性城市,也是石油资源丰富的工业重地。它不仅在历史上属于波兰文化圈,更在波兰民众情感中有着强烈的归属感。

因此,当罗斯福提议“苏联是否能在利沃夫及其油田问题上作出让步”,实际上是试图争取一个象征性的妥协:既表示对苏联边界要求的尊重,又希望保留一点对波兰的体面和对西方舆论的交代。但他同时也表示“不会坚持”,显示出美国在该问题上实际并无太多筹码,更多是一种试探性建议。

接着,他谈到了更棘手的政府问题,强调必须建立一个能代表所有波兰人的、基础广泛的联合政府。

“有一种可能的方案,是建立一个由波兰各党派领袖组成的总统委员会,由他们来组建一个包括工人党、农民党、社会党等五大党派领袖在内的政府。我们必须确保的一点是:波兰必须同苏联保持最友好合作的关系。”

斯大林听罢,立刻不露声色地补充了一句:“波兰不仅应与苏联友好,也应同所有盟国友好。”

接着,丘吉尔发言了。他挥舞着他那标志性的雪茄,用他那富有戏剧性的、抑扬顿挫的语调,开始了他的长篇大论。他首先表示,自己原则上支持以“寇松线”作为波兰的东部边界,尽管这在国内为他招来了不少批评。

“我一贯在议会和其他场合声明,英国政府将支持寇松线作为波兰东部边界,哪怕利沃夫也划归苏联。这一立场招致了一些批评。但是我认为,在俄国为这场战争付出如此巨大牺牲之后,寇松线的确定并非出于武力,而是出于公正。”

但他话锋一转,也呼吁斯大林能对“弱小的波兰”表现出慷慨。然而,相比于边界线,丘吉尔更关心的,是波兰的主权和独立,这关系到大英帝国的“荣誉”。他动情地说道:

“我对波兰主权独立的关切远甚于边界问题——我希望看到波兰人拥有自己的家园,在那里他们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组织生活。”

“别忘了,大不列颠是在最危急的关头为了保卫波兰免受德国侵略而投入战争的,这几乎让我们丧失了立足之地。英国对波兰没有物质利益可图,此问题关乎我们国家的荣誉。因此,凡是不使波兰成为一个自由独立国家的解决方案,我们政府都断然不能接受。”

最后,他提出了一个具体的建议:能否就在雅尔塔,现场成立一个新的波兰政府,把伦敦流亡政府和苏联支持的卢布林政府的人,都包括进来?

丘吉尔话音刚落,斯大林平静地要求,暂停会议十分钟。

这是一个经典的、斯大林式的谈判策略。他让紧张的空气在房间里发酵,让对手去揣测他的意图。短暂的休息后,斯大林重新开口,开始了他那系统性的、逻辑清晰、且不容置疑的反驳。他的声音不高,但每一个字,都像一块沉重的石头,砸在谈判桌上。

首先,他回应了丘吉尔的“荣誉说”。 “丘吉尔先生说波兰问题对大英帝国是荣誉问题,我理解这一点;但对于我们俄罗斯人而言,它既是荣誉问题,更是安全问题。这关系到俄罗斯过去许多旧恨要不要一笔勾销,更关系到国家安危。波兰与我们接壤,在历史上一直是侵略俄罗斯的走廊。仅过去三十年间,我们的德国敌人就两次穿过这条走廊发动进攻。”

他提高了语调,目光扫过罗斯福和丘吉尔。

“波兰之所以成为走廊,就是因为她太弱了。俄罗斯希望看到一个强大、独立、民主的波兰。……光靠俄国的军队从外部是锁不上这道大门的,只有波兰自己才能把它从内部关上。因此,让波兰独立、强大和民主,对俄罗斯来说不仅关乎荣誉,更是生死攸关。”

接着,他逐条反驳了美英的提议。关于边界,他明确拒绝了在利沃夫问题上做出任何让步。

“关于寇松线,对利沃夫省让点步的建议——我必须提醒你们,这条线可不是俄国人定的,而是寇松和克里孟梭这些外国人在1918-1919年搞出来的。当时我们俄国人根本没被邀请,这条线是在我们反对的情况下定下来的。……我们难道要比寇松和克里孟梭还不顾俄罗斯的利益吗?要是那样,我们回到莫斯科还怎么见人?人们会说斯大林和莫洛托夫还不如寇松、克里孟梭会为俄罗斯着想呢。”

“所以,提议对寇松线作出的这些修改,我们绝不可能同意。我要说,我宁可让战争多打一些日子,用德国的土地去补偿波兰,也不会在我们这边让步。……我可以坦率地说,我坚持让波兰的边界一直延伸到西尼萨河,并请求本次会议支持这一主张。”

然后,他转向了更棘手的政府问题。他半开玩笑地,驳斥了丘吉尔想在雅尔塔“创造”一个政府的想法。

“首相先生刚才说在这里创建一个波兰政府。我看他这话是说走了嘴——没有波兰人的参与,是不可能创建出波兰政府的。……都说我独裁、不民主,可我还是有一点民主素养的,不会在没有波兰人参与的情况下就去扶植一个波兰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