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晴园 作品

第112集:新的危机(第2页)

米勒的笑容僵了一下,端起咖啡杯的手顿在半空:“施耐德先生,我们与莱茵重工有长期合作协议,具体的商业细节……”

“我理解商业机密。”马克打断他,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份文件,“但我这里有苏氏精工未来两年的采购计划,我们愿意在现行市场价的基础上,上浮5%作为溢价,并且承诺60天内全额付款,不拖欠任何账款。”

米勒的目光落在文件上,瞳孔微微收缩。苏氏精工的采购量虽然不及莱茵重工,但上浮5%的价格和无账期的条件,对任何供应商来说都极具诱惑力。尤其是在莱茵重工为了压缩成本,已经将付款周期延长到120天,并且多次要求降价的情况下。

“施耐德先生,这确实是个有吸引力的提议。”米勒放下咖啡杯,身体微微前倾,“但莱茵重工是我们的战略合作伙伴,突然改变供应优先级,可能会影响我们的长期合作关系。”

“长期合作需要建立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马克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如果莱茵重工继续用低价策略透支市场,最终损害的不仅是他们自己,还有整个供应链的健康。您应该清楚,他们现在的利润率是负数,这种模式能维持多久?”

米勒沉默了。作为资深的供应链管理者,他比谁都清楚莱茵重工的财务状况。最近几个月,克虏伯钢铁的应收账款周期不断拉长,财务部门已经多次发出预警。

“另外,”马克补充道,“苏氏精工正在研发新一代液压件,采用了德国蒂森克虏伯的特种钢材,对原材料的品质要求更高。如果我们能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未来的采购量可能会有更大的增长。”

提到蒂森克虏伯的特种钢材,米勒的眼睛亮了一下。那是一种高端工业材料,利润空间远高于普通钢材。如果苏氏精工真的有相关研发计划,这意味着一个全新的高附加值市场。

会议结束时,米勒没有当场答应,但他承诺会“认真评估苏氏精工的提议,并在下周内给予答复”。走出克虏伯钢铁的大楼,马克立刻给苏晓打了电话,汇报了谈判的进展。

“很好,马克。”苏晓的声音从听筒里传来,带着一丝欣慰,“继续跟进其他主要供应商,用同样的策略试试看。记住,我们不是要挖空莱茵重工的供应链,而是要让供应商明白,谁才是更可靠、更有前景的合作伙伴。”

与此同时,在柏林办公室,林薇正带领公关团队紧张地准备着全球媒体发布会。他们收集了苏氏精工在东南亚所有项目的详细资料,包括中标通知书、施工日志、验收报告,以及工人们的安全培训记录和健康证明。最关键的是,他们找到了印尼那家所谓“发生事故”的工地——实际上那是竞争对手的项目,使用的根本不是苏氏产品。

“发布会定在三天后,法兰克福国际会展中心。”林薇向苏晓汇报,“我们已经邀请了欧洲主流财经媒体,还有行业内的koL。另外,法务部已经向莱茵重工发出了律师函,要求他们立即停止造谣并公开道歉,否则将提起诉讼。”

苏晓点点头,目光落在电脑屏幕上二叔发来的最新邮件。邮件里附上了莱茵重工与黑石资本的关联细节:黑石通过多家离岸公司持有莱茵重工15%的股份,并且在董事会中有一名观察员席位。更值得注意的是,黑石旗下的另一家公司最近正在收购欧洲多家中小型机械制造企业,似乎在布局一个更大的产业整合计划。

“黑石想通过莱茵重工吃掉欧洲的中端机械市场,然后再慢慢消化高端市场。”苏晓对林薇说,“我们的崛起打乱了他们的节奏,所以才会动用莱茵重工来打压我们。”

意识到对手的深层意图,苏晓的思路更加清晰了。这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商业竞争,更是一场资本主导的市场围剿。要想破局,不能只停留在价格和舆论的层面,必须找到黑石资本的软肋。

她打开一个加密文件夹,里面存放着苏氏精工在欧洲的所有合作伙伴资料。目光扫过名单,她停在“莱茵金属”——一家德国军工背景的高端零部件制造商,也是苏氏精工在精密齿轮领域的合作伙伴。“林薇,帮我联系莱茵金属的首席执行官施密特先生,我想和他约个时间,谈一谈‘共同应对市场非理性竞争’的话题。”苏晓的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微笑。莱茵金属与莱茵重工虽然名字相似,但在高端市场一直是竞争对手,或许,他们可以成为意想不到的盟友。

三天后的法兰克福国际会展中心,苏氏精工的全球媒体发布会如期举行。会场内座无虚席,数十家媒体的镜头对准了主席台。苏晓身着一身剪裁得体的白色西装,站在屏幕前,身后是一张张清晰的证据图片。

“各位媒体朋友,各位业界同仁,”苏晓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全场,冷静而有力,“最近一段时间,市场上流传着关于苏氏精工产品质量的不实言论,对此,我们深感遗憾。今天,我站在这里,不是为了辩解,而是为了呈现事实。”

她逐一展示了印尼项目的澄清证据,包括工地现场照片、设备铭牌特写、当地政府的验收文件,以及工人的亲笔证词。然后,她又拿出苏氏产品与莱茵重工产品的第三方检测对比报告,用数据证明苏氏精工在材料强度、疲劳寿命等关键指标上的优势。

“我们从不惧怕公平竞争,”苏晓的目光扫过台下,“但我们坚决反对用造谣抹黑和低价倾销这种破坏市场秩序的手段。商业的本质是创造价值,而不是毁灭价值。”

发布会进行到一半,她话锋一转:“就在昨天,我们收到了莱茵重工的正式回函,他们不仅拒绝道歉,反而变本加厉地将同款液压件的价格又降低了10%。这种不计成本的倾销行为,不仅是对我们的恶意打压,更是对整个行业生态的破坏。”

她顿了顿,抛出了一个重磅消息:“基于此,苏氏精工决定启动‘阳光供应链计划’——我们将与欧洲多家核心供应商签署长期战略合作协议,承诺以合理价格采购高品质原材料,并严格遵守付款周期。我们相信,健康的供应链体系,才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话音刚落,台下响起一阵骚动。媒体记者们纷纷举起相机,记录下这一时刻。苏晓知道,这个计划的宣布,既是对莱茵重工的反击,也是向整个行业发出的信号——苏氏精工有实力、有决心维护市场秩序。

发布会结束后,多家媒体当场发表了客观报道,苏氏精工用事实澄清了谣言,赢得了业界的广泛同情和支持。更重要的是,“阳光供应链计划”引起了供应商们的强烈反响。当天下午,克虏伯钢铁的米勒就给马克打来电话,正式同意优先保证苏氏精工的原材料供应,并表示愿意就长期合作进行深入谈判。

与此同时,苏晓在莱茵金属总部见到了首席执行官施密特。这位头发花白的德国企业家听完苏晓的分析后,沉思良久。

“苏小姐,你说得对,莱茵重工的做法确实破坏了市场规则。”施密特端起威士忌酒杯,“黑石资本想要整合市场,这我们都清楚,但他们选择了一条错误的道路。莱茵金属专注于高端市场,我们不希望看到中端市场被这样的恶性竞争搞乱。”

“施密特先生,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苏晓真诚地说,“苏氏精工愿意与莱茵金属这样的优质企业合作,共同维护健康的市场环境。我们正在研发的新一代液压件,正好需要贵司的高端齿轮技术,如果能达成合作,对双方都是共赢。”

施密特眼中闪过一丝兴趣,他放下酒杯,伸出手:“苏小姐,我提议我们成立一个‘欧洲机械制造业公平竞争联盟’,联合更多志同道合的企业,一起抵制恶意竞争。莱茵金属愿意成为第一个加盟者。”

苏晓握住他的手,心中涌起一股暖流。破局的关键,不仅在于强硬的反击,更在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当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恶性竞争的危害,当供应链的天平开始向健康的方向倾斜,莱茵重工和背后的黑石资本,就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窗外的法兰克福笼罩在金色的夕阳中,苏晓站在莱茵金属总部的落地窗前,看着静静流淌的美因河。压力并未完全解除,但她知道,他们已经迈出了关键的一步。这场与国际资本的博弈,终将在供应链的重构和行业生态的维护中,找到破局的曙光。

第八章转机:专利战与资本暗涌

柏林的夏夜带着一丝凉意,苏晓站在办公室的玻璃幕墙前,俯瞰着脚下流光溢彩的城市。距离法兰克福发布会已经过去两周,“阳光供应链计划”成效显着,已有七家核心供应商与苏氏精工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莱茵重工的原材料供应开始出现不稳定迹象,几次紧急订单都未能按时交付。

但她知道,这只是开始。黑石资本绝不会轻易放弃,莱茵重工必然会发起更猛烈的反击。果然,三天前,苏氏精工收到了来自德国专利局的通知——莱茵重工正式起诉苏氏精工侵犯其“液压件压力补偿系统”的发明专利,要求立即停止生产相关产品,并索赔1.2亿欧元。

“1.2亿欧元,他们还真敢开口。”林薇将专利文件摔在桌上,气得脸色发白,“我们的压力补偿系统是自主研发的,光研发日志就有几百页,他们这是赤裸裸的专利流氓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