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集:多元业务拓展(第3页)
多元化的航船行驶到第二年,遭遇了始料未及的风暴。全球金融市场动荡,苏氏金融板块投资的几个债券项目出现违约风险;与此同时,文化公司斥巨资打造的一部院线电影票房失利,引发了股东对多元化战略的质疑。
“我就说不该碰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老董事的指责像重锤敲在会议室里,“现在好了,金融踩雷,文化赔钱,主业的现金流都被拖累了!”
苏晓站在落地窗前,看着楼下车水马龙。手机里,是文化公司年轻导演发来的信息:“苏总,我们拍的非遗纪录片在海外视频平台点击量破千万了,好多外国观众问哪里能买到那些手工艺品。”
她深吸一口气,转身面对质疑者:“没错,我们在金融投资上犯了过于乐观的错误,在电影项目的商业评估上也有疏漏。”她没有回避问题,而是将两份报告放在桌上,“这是金融板块的风控整改方案,我们将引入第三方评级体系;这是文化板块的业务调整计划,我们会聚焦‘文化+实业’的变现模式。”
真正说服董事会的,是苏晓拿出的第三份资料——一份来自中亚经销商的紧急订单。原来,那部票房失利的电影虽然在商业上失败,但其拍摄地的壮美风光和民族服饰,却意外通过社交媒体引发了海外关注。苏氏纺织板块借此推出的“电影同款”民族风系列面料,接到了中亚客户500万米的加急订单,利润足以覆盖文化公司该项目的亏损。
“这就是多元化的意义。”苏晓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它不是为了追逐每一个热点,而是让企业在面对不确定性时,拥有更多元的视角和更灵活的转身空间。电影项目的‘失败’,意外打开了面料出口的新市场,这就是协同效应的魔力——它有时以你意想不到的方式呈现。”
终章:浪潮之上——多元根系深扎大地
三年后,苏氏集团的年度财报发布会引起了业界关注。传统制造业板块的利润占比虽降至55%,但金融、文化及其他新兴业务的总和已达45%,且关联业务带动效应使整体利润率提升了8个百分点。更引人注目的是,集团的抗风险能力显着增强,在当年全球供应链危机中,多元化业务组合帮助企业平稳度过了难关。
在一次高校演讲中,有学生问苏晓:“您认为家族企业多元化最重要的成功因素是什么?”
苏晓想起了父亲指着老照片讲述创业艰辛的那个下午,想起了在苗寨被烫出水泡的手指,想起了金融风暴中那封来自中亚的订单邮件。她微笑着回答:“不是资金,也不是资源,而是‘根’与‘翼’的平衡。我们必须深扎实体产业的根,才能让多元化的翅膀有起飞的底气;同时又要敢于展开翅膀,去拥抱不同领域的风,这样企业才能在商业浪潮中,既站得稳,又飞得远。”
暮色中的苏氏大厦,玻璃幕墙反射着城市的万家灯火。顶层的会议室里,新一代的项目团队正在讨论元宇宙领域的文化ip开发,而视频会议的另一端,金融板块的同事正在对接绿色能源项目的跨境融资。苏晓站在窗边,看着楼下川流不息的车辆,仿佛看到了企业多元化的脉络,如同城市的交通网络,在传承与创新的交织中,延伸向更广阔的未来。那些曾经的质疑与挑战,都已化作根系深处的养分,让这棵百年家族企业之树,在多元的土壤中,生长出更蓬勃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