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晴园 作品

第147集:科技赋能企业(第2页)

“Ai可以分析老师傅们一辈子积累的操作数据,把‘手感’‘经验’转化为可复制、可优化的算法模型,让新工人更快上手,让老工艺更加精准。”

“区块链可以记录每一个零件的生产流程、原材料来源,让我们的‘匠心’有迹可循,让客户更加信任我们的产品。”

“大数据可以帮我们分析市场趋势,提前布局,让我们不再是被动地适应市场,而是主动地引导市场。”

他放下笔,看着那位老工程师:“王叔,您总说现在的年轻人吃不了苦,学技术不扎实。如果我们用Ai把您的经验数字化,是不是就能让更多年轻人,在最短的时间内,学到您毕生的精华?这难道不是另一种形式的‘传承’吗?”

老工程师张了张嘴,一时语塞。

苏明远适时地补充道:“明辉说得对。时代在变,我们的传承方式也要变。科技不是敌人,是工具,是翅膀。我们要做的,是让苏式这棵大树,在新技术的土壤里,扎更深的根,开更繁的花。”

会议最终达成了共识,但苏明辉知道,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让这些理念落地,如何让习惯了传统模式的员工,真正拥抱变化。

他决定从最基础的生产环节入手,选择了一个试点车间——正是那位老工程师王叔负责的精密零件车间。

当装载着最新智能控制系统的机器人手臂被运进车间时,工人们的眼神是复杂的,有好奇,有怀疑,还有一丝不安。王叔更是黑着脸,一整天都没怎么说话。

苏明辉没有急于求成,他让陈宇的团队派了专人,一对一地给工人们培训,讲解新系统的原理和优势,更重要的是,告诉他们,这些技术是如何辅助他们工作,而不是取代他们。

第三章:智能之光点亮生产线

转变是从一次意外开始的。

一天深夜,试点车间的一台关键设备突然出现了故障,按照以往的流程,需要通知维修人员,排查故障点,可能需要几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才能恢复生产,这意味着一笔不小的损失。

当时值班的是一位年轻工人小李,他想起了培训时提到的智能诊断系统。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他打开了系统界面,输入了设备的异常参数。

几秒钟后,系统给出了一份详细的故障报告,不仅指出了具体的故障部件——一个不起眼的传感器,还给出了维修步骤和所需零件的库存位置。

小李按照指引,不到半小时就换好了传感器,设备恢复了正常运转。

第二天,这个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了车间。连一直板着脸的王叔,也忍不住凑到智能控制系统前,研究了半天。

“这玩意儿……还真有点门道。”王叔喃喃自语,语气里的怀疑少了许多。

苏明辉抓住这个机会,让小李在车间里分享了他的经历。“以前遇到这种情况,我肯定得手忙脚乱地找师傅,找维修单,现在有了这个系统,就像身边随时跟着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傅,还是个不会累、不会出错的老师傅。”

渐渐地,工人们开始主动接触这些新技术。他们发现,Ai系统不仅能快速诊断故障,还能根据历史生产数据,提前预测设备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防性维护;能根据订单量和原材料库存,自动优化生产排程,减少浪费和等待时间。

王叔也放下了成见,他主动找到陈宇的团队,把自己几十年积累的“独家秘方”——一些关于零件打磨力度、温度控制的微妙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了出来。

“这些东西,我带进棺材就没了。”王叔说得很实在,“要是能变成代码,让机器也‘懂’,那才是真本事。”

在王叔的带动下,更多的老师傅加入进来,他们与研发团队紧密合作,将传统工艺的精髓与现代科技结合。

不久后,一个融合了Ai算法和老师傅经验的“智能打磨系统”诞生了。它不仅能完成人工难以达到的高精度打磨,还能根据不同的零件材质和要求,自动调整参数,甚至“学习”新的打磨技巧。

当第一个由智能打磨系统生产出来的零件,经过严格检测,各项指标都远超传统工艺标准时,车间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王叔看着那个零件,又看了看屏幕上运行的算法模型,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好,好啊!”他拍着苏明辉的肩膀,“明辉,你做得对!这不是忘本,是把本儿发扬光了!”

生产效率提升了40%,能耗降低了25%,产品不良率下降到了0.5%以下……一组组亮眼的数据,是科技赋能最有力的证明。

不仅仅是生产环节,科技的光芒开始照亮苏式集团的各个角落。

在管理方面,苏明辉引入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合约系统。以往需要层层审批、耗时良久的采购合同、销售订单,现在通过智能合约,只要满足预设条件,就会自动执行,大大提高了效率,也减少了人为干预可能带来的风险。

供应链管理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物联网技术,每一批原材料从采购、运输、入库到投产,都被实时追踪,数据上链,不可篡改。这不仅解决了以往供应链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还让苏式集团在面对供应商时,有了更精准的评估和更高效的协同。

一次,原材料供应商突发状况,交货可能延迟。但由于区块链系统实时捕捉到了这一信息,苏式的采购部门提前做出了反应,启动了备选供应商方案,不仅没有影响生产,还因为应对及时,从备选供应商那里拿到了更优惠的价格。

“这在以前,是根本不敢想的。”负责供应链的副总感慨道,“以前靠的是关系,是人情,现在靠的是数据,是系统,更可靠,也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