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集:科技赋能企业(第3页)
第四章:核心竞争力的重塑
科技赋能带来的不仅仅是效率的提升和成本的降低,更重要的是,它重塑了苏式集团的核心竞争力。
在产品研发上,苏明辉带领的研发团队与Ai深度合作。Ai不再只是一个工具,而是成为了“创意伙伴”。它能根据市场大数据,分析消费者潜在的需求和偏好,为设计师提供灵感;能在成千上万的材料组合和设计方案中,快速筛选出最优解;甚至能模拟产品在各种极端环境下的性能表现,提前发现设计缺陷。
一款融合了最新智能技术的高端家用电器应运而生。它不仅具备传统家电的所有功能,更搭载了苏式自主研发的Ai控制系统,能“学习”用户的使用习惯,自动调节运行模式,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和节能效果。
在产品发布会上,当演示者展示这款家电如何通过Ai分析用户的生活规律,在用户回家前提前调节好室内温度、准备好热水,甚至根据用户的健康数据推荐合适的烹饪方案时,现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这不是简单的智能化,这是真正懂用户的产品。”一位资深的行业评论员在报道中写道,“苏式集团通过科技赋能,完成了从‘制造产品’到‘创造生活解决方案’的华丽转身。”
市场的反馈印证了这一点。新产品一经上市,就受到了消费者的热烈追捧,订单量节节攀升,甚至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这不仅为苏式带来了丰厚的利润,更重要的是,它让苏式在竞争激烈的家电市场中,拥有了独一无二的技术壁垒。
竞争对手们很快反应过来,纷纷开始效仿,加大科技投入。但苏明辉对此并不担心。他知道,科技竞争,拼的是研发实力和创新速度。
在他的推动下,苏式集团成立了“未来技术研究院”,不仅聚焦于现有的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更开始布局量子计算、生物科技等前沿领域。他高薪聘请了国内外顶尖的科学家,与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
“我们不能只看眼前的一步,要看到未来的十步,百步。”苏明辉在研究院的成立仪式上说道,“科技发展一日千里,只有保持持续的创新能力,我们才能在这场没有终点的赛跑中,始终保持领先。”
苏式的年轻一代,也在这场科技革新中迅速成长。苏晓,苏明远的女儿,那个在商业传承课程上崭露头角的女孩,如今已经成为了国际业务部的骨干。她敏锐地看到了科技赋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重要性。
“爸爸,明辉叔叔,”在一次跨国视频会议后,苏晓兴奋地说道,“我们的智能供应链系统和区块链支付系统,在海外市场展现出了强大的优势!当地的合作伙伴对我们的技术实力赞不绝口,这比我们说多少遍‘苏式品质’都更有说服力!”
科技,成为了苏式集团走向世界的一张最硬的“名片”。
第五章:传承的新定义
又是一个清晨,苏明辉再次来到三号厂房的实验室。经过几年的发展,这里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略显简陋的“试验田”,而是成为了苏式集团的“大脑”,汇聚着最顶尖的人才和最前沿的技术。
陈宇正在调试一个新的Ai模型,林薇则在与海外团队沟通区块链项目的落地细节。年轻人们充满活力的讨论声,与隔壁生产线传来的更加智能化、更有效率的机械运转声,交织成一曲属于新时代的交响乐。
苏明远走了进来,拍了拍弟弟的肩膀:“明辉,干得不错。爸要是还在,一定会为你骄傲。”
苏明辉笑了笑,眼神里有欣慰,也有一丝感慨:“哥,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整个团队,是所有愿意拥抱变化的苏式人,一起努力的结果。”
他看着窗外,朝阳正缓缓升起,照亮了整个厂区。那些老旧的厂房,在科技的加持下,焕发出新的生机。
“你说,”苏明远忽然问道,“我们现在做的这些,和父亲当年创业,本质上有什么不同吗?”
苏明辉沉吟了一下,说道:“时代不同了,技术不同了,面对的挑战也不同了。但有些东西是相通的。父亲当年靠的是创新和勇气,我们现在,靠的也是创新和勇气。只不过,我们的创新,是建立在高科技的基础上;我们的勇气,是敢于抛弃旧思维,拥抱新世界。”
“传承,”他顿了顿,语气坚定,“从来不是简单地复制过去,而是在理解先辈精神内核的基础上,用最适合当下时代的方式,把它延续下去,发扬光大。对我们来说,加大科技投入,用科技赋能企业,就是最好的传承方式。”
苏明远点点头,深以为然。
这时,苏晓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文件:“爸爸,明辉叔叔,我们和欧洲一家顶尖的Ai研究机构达成了合作意向,他们对我们的智能家电系统非常感兴趣,想联合开发下一代产品。”
“好!”苏明远和苏明辉同时说道,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三人的身上,也洒在屏幕上跳动的代码和数据上。那些冰冷的0和1,仿佛也被赋予了温度,承载着苏式集团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在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苏式集团正以科技为笔,以创新为墨,在传承的画卷上,书写着属于他们的,更加辉煌的篇章。齿轮与代码的交响,还在继续,而苏式的故事,也将在科技的赋能下,走向更远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