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晴园 作品

第155集:非洲大陆的野望(第2页)

会议室里先是一阵沉默,随即响起了嗡嗡的讨论声。

“东非?苏总,那里靠谱吗?”负责国际业务的老陈皱着眉头,“我们之前做过初步调研,那边基础设施落后,政治环境也不稳定,商业风险太高了。”

“尤其是物流,”供应链总监接过话头,脸上写满忧虑,“基马尼说物流成本占40%?这还是他的小批量运输。如果我们要大规模进入,考虑到苏氏产品的体积和重量,这个比例只会更高,甚至可能达到45%,甚至50%!这完全无利可图,甚至可能亏损严重。”

研发部主管也提出了技术难题:“火山岩?用它来做建筑模块,这可不是小事。火山岩硬度高,加工难度大,如何切割、成型?还有,作为建筑材料,它的承重、抗震性能如何?防腐处理怎么做?我们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技术储备几乎是零。”

市场调研专家则补充道:“非洲的中产阶层确实在崛起,但他们的消费能力和消费习惯与欧美、亚洲都不同。模块化家具,尤其是用火山岩这种‘非传统’材料制作的,他们能接受吗?市场教育成本会非常高。”

质疑声此起彼伏,每一个问题都切中要害。40%的物流成本,像一堵高墙,横亘在苏氏进入东非市场的道路上。按照传统的商业模式,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跨越的障碍。

苏晓静静地听着,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她知道团队的担忧是合理的。但她更清楚,真正的机遇,往往隐藏在这些看似不可逾越的障碍背后。

“我知道困难很多,”苏晓等大家稍微安静下来,才缓缓开口,“物流成本高,我们就想办法降低物流成本。技术不成熟,我们就投入研发去攻克。市场接受度低,我们就耐心去培育。”

她站起身,走到巨大的电子屏前,调出东非地区的地图和人口、经济数据图表。

“大家看,东非的人口增长率是全球最高的之一,城市化进程正在加速。未来十年,这里将新增数亿城市人口。住房、办公、商业空间的需求是海量的。而现有的供给,远远无法满足。这是一个真正的蓝海市场,一片未被充分开发的处女地。”

“但是苏总,物流成本……”老陈还是忍不住提醒。

“所以,我们不能再用传统的‘生产-运输-销售’模式。”苏晓的目光锐利起来,“基马尼的困境,恰恰给了我们启示。为什么要从中国运输模块过去?我们可以在当地生产!”

“当地生产?”供应链总监惊讶地睁大了眼睛,“坦桑尼亚?那里有什么制造业基础?我们去建工厂,成本也不低啊,而且人才、技术都是问题。”

“是的,去坦桑尼亚建装配式工厂。”苏晓语气坚定,不容置疑,“这确实是冒险,但我认为值得一试。首先,就地生产,直接面向当地和周边市场,能最大程度降低物流成本。其次,当地有丰富的火山岩资源,我们可以就地取材,这不仅能降低原材料成本,还能打造‘本土可持续材料’的卖点,符合全球环保趋势。”

“用火山岩做建材,这个想法太大胆了。”研发主管喃喃道。

“大胆才有突破。”苏晓看向他,“张工,你带领研发团队,立刻启动‘火山岩建材应用’项目。我们需要知道,这种材料到底适不适合做模块化建筑,需要攻克哪些技术难关。资金不是问题,我会给你们最大的支持。”

她又转向供应链总监:“老李,你负责调研坦桑尼亚的投资环境、政策法规、基础设施(虽然可能很落后),以及当地火山岩开采和初步加工的可能性。我们要评估建厂的可行性,包括土地、能源、劳动力等各方面的成本。”

“苏总,这可是一笔巨大的投资,而且风险极高。”老陈依然忧心忡忡,“董事会那边……能通过吗?”

苏晓沉默了片刻。董事会的压力,她当然清楚。尤其是那些秉持传统观念的老董事,对于这种高风险、长周期的海外投资,向来持保守态度。

“我会说服董事会。”苏晓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不容动摇的决心,“我相信,这是苏氏走向全球,真正实现‘基业长青’的关键一步。非洲大陆,不能再被我们视为‘商业荒漠’。这里有需求,有资源,有潜力。我们苏氏,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她的目光扫过会议室里每一个人,眼神里充满了激情和期待:“想想看,三年后,五年后,如果苏氏能在东非建立起完善的生产和销售网络,用当地的火山岩,为非洲的年轻人建造 affordable(负担得起的)、staable(可持续的)、odern(现代化的)家园,那将是怎样的成就?这不仅是商业上的成功,更是一种责任,一种传承。”

会议室里的气氛,渐渐从疑虑和担忧,转变为一种被点燃的热情。苏晓的话,就像一团火,照亮了前方看似崎岖的道路,也点燃了大家内心深处对开拓、对创新的渴望。

“好!苏总,我们干!”研发主管率先表态,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我马上安排人去坦桑尼亚做实地调研。”供应链总监也跟上了节奏。

老陈看着苏晓,又看了看团队成员,最终也叹了口气,点了点头:“既然苏总决定了,我们就全力以赴。希望这一次,我们能在非洲大陆,打下苏氏的烙印。”

苏晓露出了笑容。她知道,这个决定意味着巨大的挑战和不确定性。在坦桑尼亚建工厂,用火山岩做建材,这每一步都充满了未知。但她骨子里流淌着苏承宗的血液,那种敢于冒险、敢于创新的精神,驱使着她不断向前。

40%的物流成本壁垒,或许正是一道分水岭。跨过去,是一片广阔的天地;跨不过去,就只能永远在岸边观望。苏晓选择了前者。非洲大陆的野望,从此刻起,不再仅仅是一个想法,而是变成了苏氏集团一项实实在在的战略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