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晴园 作品

第225集:盐引上的水印

太原府衙的烛火晃得厉害,苏半城将那方沾血的盐引铺在案上,指尖悬在纸面三指高处,不敢轻易触碰。胡七的尸身已送去验房,可这盐引上的水渍却比尸身的伤口更让人不安——暗红的血渍晕染间,那朵云纹水印正随着烛火明暗,显出几分诡异的流动感。

“先生,隆昌号的账册都搬来了。”陈三抱着个沉甸甸的木箱进来,袖口沾着些雪沫,“刘巡检说,隆昌号的掌柜听闻胡七死了,当场就晕了过去,现在还躺在后堂哼哼呢。”

苏半城没抬头,只是从笔筒里抽出支银簪,轻轻挑起盐引的边角。这盐引的纸质比寻常官盐引略厚,边缘带着极细的竹纤维——是晋南特有的桑皮纸。更奇怪的是水印,官造盐引的云纹该是五朵连枝,可这张上却藏着第六朵小云,像片被风刮歪的叶子,躲在主纹的褶皱里。

“去把赵玉贞的嫁妆匣取来。”他忽然开口。

陈三一愣:“那匣子不是在库房锁着吗?您说过轻易不能动。”

“现在就去。”苏半城的目光没离开盐引,“记得戴手套,别碰里面的锦缎。”

片刻后,描金漆匣被放在案上。苏半城掀开匣盖,一股陈年的檀香混着樟脑味漫出来。匣底垫着的红绸上,静静躺着半张盐引,正是前几日从赵玉贞嫁妆里找到的那半张。他用银簪挑起这半张,与胡七身上的那张拼在一起,接口处的撕裂痕严丝合缝,连血渍的形状都能对上。

更惊人的是水印。两张盐引拼合后,那第六朵小云忽然变成了完整的月牙形,月牙中间还藏着个极小的“晋”字。

“这不是官盐引。”陈三倒吸口凉气,“官造的水印哪有这么多花样?”

苏半城没说话,转身从隆昌号的账册里抽出道光二十五年的总账。指尖划过泛黄的纸页,在“三月初六”那栏停住——当日支银三千两,用途写着“采买桑皮纸”,旁边还画着个小小的云纹记号。他忽然想起二十年前父亲书房里的那箱旧纸,也是这种带着竹纤维的桑皮纸,只是当时年纪小,没留意上面是否有水印。

“去验房问问,胡七的指甲缝里有没有纸浆。”他合上账册,“再让仵作看看,他手腕的勒痕是不是新伤。”

陈三刚走,门外传来靴底叩地的声响。谭宗浚披着件玄色斗篷进来,肩头落着层薄雪,手里还攥着本蓝布封皮的账册——是常老三的那本。

“你要的东西。”他把账册拍在案上,目光扫过盐引,“胡七死在杀虎口,手里却攥着盐引,这事儿怕是和二十年前的旧案脱不了干系。”

苏半城将拼好的盐引推过去:“你看这水印。”

谭宗浚凑近了些,忽然“咦”了一声,从怀里掏出个小巧的银镜,借着烛光照在水印上。镜中反射出的光影里,那月牙形水印竟浮现出细密的纹路,像是串反写的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