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晴园 作品

第226集:王爷的令牌(第2页)

“快从密道走!”老账房扯着他往柜台后的暗门跑,那里是第228集提到的协同庆密道入口。掀开青石板的瞬间,苏半城瞥见骑兵腰间的腰牌——上面的云纹比令牌上的少了道弧线,是伪造的记号。

密道里弥漫着铁锈味,墙壁上挂着的油灯忽明忽暗。苏半城摸着令牌上的莲花纹往前走,想起第218集的蒙古文密语里写着“莲开七瓣,路分七岔”,果然在前方看到七条岔路,每条路口都刻着朵花瓣数量不同的莲花。

选了刻着七瓣莲的岔路,走了约莫半柱香的功夫,脚下突然踩到个硬物。弯腰摸起来,竟是枚锈迹斑斑的箭簇,尾羽早已朽烂,箭杆上的“怡”字却还清晰——与杀虎口尸身旁的箭簇一模一样。

“这里死过人。”老账房声音发颤,指着地上的暗色污渍。苏半城用令牌刮开表面的浮土,露出块染血的衣襟,布料上绣着的莲花与谭管家袖口的红绳缠成的结,竟是同一种针法。

岔路尽头是道铁门,门环正是朵莲花形状。将令牌扣上去的刹那,门轴发出“咔嗒”声响,缓缓向内开启。门后不是预想中的密库,而是间堆满卷宗的石室,最上面那册写着《盐引舞弊录》,封皮上盖着的朱印,与盐引上的官印分毫不差。

翻到第三十七页,记载着道光二十五年的旧事:怡亲王与山西盐商勾结,用官盐引运私盐,守将赵玉贞(第215集提到的嫁妆匣主人)不肯放行,被诬陷通敌,满门抄斩。她的嫁妆匣里藏着联名举报的血书,却被谭家管家换了包——匣底的夹层里,藏着半块刻着莲花的羊脂玉。

“原来赵玉贞才是关键。”苏半城指尖停在“谭宗浚”的名字上,墨迹比周围的深些,像是后来添上去的,“谭家老爷子当年是怡亲王的账房,帮着做假账,才得了这泼天富贵。”

石室角落有个上锁的木箱,钥匙孔竟是令牌的形状。打开时,里面躺着件褪色的官服,补子上绣着三品武官的孔雀纹——是赵玉贞父亲的品级。口袋里装着张字条,字迹娟秀,写着“铁人左眼,藏有兵符”。

此时密道外传来脚步声,苏半城迅速将卷宗塞进怀里,带着老账房从石室后侧的暗门钻出,竟落在晋祠的铁人阵里。晨光正照在铁人的左眼上,反射出刺眼的光。他搬开铁人底座的青石,露出个油布包,里面是半枚虎符,与令牌上的凹槽严丝合缝。

“不好!”老账房指着远处,十几个蒙面人正举着火把冲过来,为首那人掀开面罩,露出谭管家那张布满刀疤的脸,“苏掌柜,交出令牌饶你不死!”

苏半城突然注意到谭管家耳后有颗黑痣,与第222集提到的“黑布下的痣”完全吻合。他将虎符与令牌拼在一起,突然明白父亲日记里写的“虎莲相扣,盐路自通”是什么意思——虎符能调动守关军队,莲花令牌能号令盐商,两者合一,就能揭开二十年前的冤案。